5.1 环境管理概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文档属性

名称 5.1 环境管理概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5 08:5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
环境管理概述
同步练习
【基础达标】
1.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A.保护环境免遭破坏
B.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C.实现可持续发展
D.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
2.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在解决环境问题时技术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加强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强环境管理,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B.环境管理措施与技术措施相悖
C.环境管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
D.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主要是加强环境管理
3.环境管理手段中没有(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新闻媒介手段
D.军事手段
2011年7月18日,国家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共同下发文件:公布关于调整第八期政府采购环境标志产品清单的通知。据此回答4、5题。
4.国家强制采购环境标志产品,体现了国家在环境管理中(

A.是执行主体
B.是被管理对象
C.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
D.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
5.国家对政府采购环境标志产品的调整所属的环境管理类型是(

A.资源环境管理
B.区域环境管理
C.专业环境管理
D.政策环境管理
6.北京从一个古老的都城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国际都市,并且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大气质量很差。请分析在图示条件下,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
(2)为了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北京市应采取哪些治理环境的措施?
(3)加强每个企业的环境法制观念对于环境保护具有什么意义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山东省沿东线工程的一些县区,环境部门依法强制关停了一些企业单位的自备井。根据材料回答1、2题。
1.环保部门依法“封杀”自备井的做法,属环境管理范围的(

A.区域环境管理
B.资源环境管理
C.部门环境管理
D.环境技术管理
2.环保部门的管理手段,主要运用了(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仍挤出资金投入到建立设施齐全的污水处理厂,这样做贯彻了(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D.先污染,后治理原则
4.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止对环境的危害,说明(

A.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性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D.环境管理具有阶段性
5.我国违反环境法律的案例中,引起犯罪的主要原因除部分公民不懂法律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

A.经济利益的驱动
B.执法力度不够
C.环保意识淡薄
D.环境状态良好,不需要过多保护
二、非选择题
6.(案例探究题)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学校所在地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最科学地开发利用了自然资源?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种果树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苹果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
B.种花生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叶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答案解析
【基础达标】
1.【解析】选C。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极限,即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免受破坏、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只是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途径和措施,因此A、D项错误,B项明显不是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而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2.【解析】选C。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源,以工程技术措施为主。
3.【解析】选D。环境管理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教育手段和新闻媒介手段。
4、5.【解析】4选C,5选C。第4题,在环境管理上,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第5题,开展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生产,推广有利于环境的实用技术属专业环境管理。
6.【解析】第(1)题,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又因国家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大气污染更加严重。第(2)题,环境管理,即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第(3)题,法律手段是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包括制定环境法律法规,组建执法队伍,通过强制手段调整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经济或刑事制裁。通过加强企业的环境法制观念可促进环境保护。
答案:(1)工业发展迅速,工厂排放的废气较多;法律法规不健全。
(2)制定环保法规及规划,加强环保宣传,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和程度;加强环境治理,搬迁污染企业,推广清洁生产,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植树造林种草,美化环境等。
(3)加强环境法规的宣传,让企业了解哪些行为是环境法所禁止的,了解环境法是如何认定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等内容,将有利于减少环境犯罪,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力提升】
1、2.【解析】1选B,2选A。本题组以南水北调为背景,考查对环境管理的分类和手段的理解。第1题,自备井比较随意抽取地下水资源,“封杀”自备井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水资源,所以属于资源环境管理。第2题,环保部门代表国家行使对环境的管理,其主要运用的手段是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知识拓展】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1)行政手段是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
(2)法律手段是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
(3)经济手段是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间接手段管理环境。
(4)教育手段是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加强思想动员。
(5)科学技术手段是借助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保护环境。
3.【解析】选A。社会发展要追求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不能“先污染,后治理”。
4.【解析】选A。加强执法力度是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防治环境污染的体现。
5.【解析】选A。公民违反环境法律的案例中主要原因一是法律意识淡薄,二是经济利益的驱动。
6.【解析】由材料可知,这是一道模拟现实的实际应用题。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根据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公式可推知,该地纬度是30°,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为北纬30°,北纬30°大致位于长江以南,东8区的经度范围是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可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东南丘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低山丘陵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可分析题中的设问。
地区的远景规划只要符合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的实际,方案科学即可得分。
答案:(1)第三种方案。
(2)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喀斯特地貌可发展旅游业。
(3)规划一: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进行疗养、生物培养,利用山区种植野蘑菇,利用丘陵建果园、茶园。规划二:利用水库、喀斯特地貌发展旅游业,改良湖泊沼泽地,养鱼种藕与平原配套发展生态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