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6张PPT。 祖 国莱蒙托夫(俄)作者简介 莱蒙托夫(1814-1841)
十九世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
的伟大诗人。十四岁开始写
诗,1837年他为普希金因决
斗而死写的《诗人之死》一
诗名震文坛。由于反抗专制
统治,因此屡遭流放和入狱,
最后死于预谋的决斗,年仅
二十七岁。诗人作品简介 把热爱祖国和歌颂自由作为诗歌创作的基本主题,其风格沉郁中有刚劲,手法上既能出色地运用浪漫主义,又擅长现实主义的描写。背景介绍 <<祖国>>发表于1841年4月号的<<祖国纪事>>杂志。1839年俄国斯拉夫派诗人霍米亚柯夫发表一首<<祖国>>,认为俄罗斯的伟大在于人民的温顺和对东正教的虔信.沙皇统治集团的御用文人也借爱国主义来炫耀他们的文治武功1.普希金的继承者 2.生平(1814-1841)
3岁丧母,外祖母抚养成人,
27岁决斗中弹而亡。3.主要作品:《诗人之死》《帆》 《假面舞会》等 4.高尔基对他的评价:“是一曲未唱完的歌”1.统摄全文的句子是哪一句?
2.奇异表现在何处?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诗歌赏析“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首先看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相当于美好的“爱情”=爱国之情
而那些 用鲜血换来的光荣,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无论是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都是不能激起我的爱国之情几个表示让步的句子,强调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情”是无以替代的。 鲜血换来的光荣有些人认为沙皇统治集团镇压国内外人民起义得来的“胜利”,那用鲜血换来的“光荣”就是爱国的理由。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有些人认为农奴主对农奴制度坚固长存的信念和对东正教的迷信,即他们所谓的“高傲的虔信的宁静”,就是爱国的理由。远古时代神圣的传言还有贵族民族主义者的复古倾向,他们虚构自己祖先的英雄业绩,用远古时代的神圣传说来炫耀自己 并以此作为爱国的理由总之,诸如此类的虚假“爱国主义”都无法代替诗人对祖国的“奇异的爱情”。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转折词“但”和接连的两个破折号,表明“爱”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 既然上述种种都不能作为爱国的理由,那么是什么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 ”?是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最普通的农家生活 对俄罗斯山河景物和淳朴乐观的人民的热爱。诗人没有用豪言壮语去盛赞祖国的光荣历史、英雄业绩,也没有去歌颂名山大川,无尽宝藏,而是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和农家生活。原因是?平实中见真情
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黑人谈河流兰斯顿·休斯 兰斯顿·休斯(1902-1967)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他是20世纪20年代黑人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哈莱姆(纽约黑人聚居区)的桂冠诗人”。 他写作的题材大多是黑人的生活和种族问题,为黑人文学开辟了现实主义道路。出版的诗集有《困倦的布鲁斯》《给犹太人的漂亮衣裳》等。 《黑人谈河流》是休斯发表的第一首诗,写这首诗时,他还是一个中学生,不到二十 岁,这是他著名的诗篇。 在《黑人谈河流》中,作者没有接触到黑人的受难和斗争。它只是通过黑人种族与几条河流的联系,象征性地然而又是形象地表达了它的历史行程。但是,这首诗却是有助于激发黑人的斗志的。 朗读诗歌赏析诗歌 黑人谈河流
象征历史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
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不是某个具体的黑人,而是代表整个黑人的种族。()()反复强调强调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黑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种族,是最早在地球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的。他们见证了人类历史。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黑人不仅仅了解河流,并且已经深入地用“灵魂”去感受“河流”。
也就是说,黑人的“灵魂”因见证历史而深邃。承上
启下由了解——进而灵魂感受见证了哪些历史?——进而转入对历史的回顾晨曦中我在幼发拉底河沐浴。
幼发拉底河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曾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
在刚果河畔我盖了一间茅舍,
河水潺潺催我入眠。刚果河是非洲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 字塔。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也诞生过灿烂的古代文明。当林肯去新奥尔良时,
我听到密西西比河的歌声,
我瞧见它那浑浊的胸膛
在夕阳下闪耀金光。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大的河流。林肯在担任美国总统时,废除了奴隶制,使美国的黑奴获得解放。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回顾历史。“我”的身影掠过亚、非、美三大洲,从古代到现代,在每一个地方都有令“我”难忘的河流。尼羅河 刚果河密西西比河幼发拉底河中东亚非美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
在句式上与第一节相仿,但句子更短,表意更简明。喻指黑人的历史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是第二节的重复,前后呼应,意在强化突出主题。黑人种族见证了人类的发展历史,黑人的 “灵魂”里容纳着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积淀,因而显得 “深邃”。小结这首诗显示了黑人对自己种族的自豪感。在诗人生活的时代,种族歧视的恶习在美国还没有根除,诗人代表自己的种族写下了这样的诗篇,无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亮点研究1、把抽象的哲理,完全融于形象的诗句中。
遍布世界的大大小小的河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摇篮,是人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发祥地。诗人用一幅幅的历史图画,把我们的思想带到了人类的洪荒时代,让我们感受到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黑人民族的伟大作用。2、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是跳跃的,但又有着严密的思想逻辑。
我认识河流——它比人类久远——我在河流的哺育下发展、繁殖,河流是我生存的见证——因此我认识河流——生河折磨了我,教育了我,我的思想、灵魂和河流一样深沉。3、语言结构特点。
长短句互相交错,参差跌宕
第二节诗中四个排比句,上半句结构相似,下半句发生变化,均不相同,结构既整齐均衡又活泼自由。再读诗歌
体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