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5.3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中国环境法规体系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排污交易权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排污交易”依据的是________制度( )
A.征收排污费
B.污染源限期治理
C.三同时
D.环境影响评价
2.“排污交易”对________类企业有利( )
A.造纸
B.钢铁
C.有色冶金
D.微电子
3.“排污交易”是环境管理中的________手段( )
A.法律
B.教育
C.经济
D.行政
【解析】 第1题,“排污交易”交易的是排污权,增加了污染企业的生产成本,类似于征收污染费。第2题,微电子属于污染较少或没有污染的企业。第3题,“排污交易”是通过排污权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
【答案】 1.A 2.D 3.C
读下列材料,完成4~5题。
材料一 以“让湖泊休养生息,全球挑战与中国创新”为主题的第13届世界湖泊大会于2009年11月在武汉召开。武汉市以世界湖泊大会为契机,制订全市各个湖泊的详细整治方案,限期整治,全面提升湖泊水质环境。
材料二 南方报业网2010年06月01日报道:宝钢股份身陷排放门,环保部再次要求限期整改,发出最后通牒。
4.武汉对湖泊“限期整治”属于________的限期治理( )
①区域 ②流域 ③行业 ④点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通牒限期整改”依据的是________制度( )
A.三同时
B.排污收费
C.污染限期治理
D.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解析】 第4题,武汉是一个区域,湖泊是流域。第5题,“限期整改”是对排污企业的一种强制措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要求将环保工作切实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是“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体现。
【答案】 4.A 5.C
银川新闻网2011年03月04日讯 昨日下午,银川市信访督办局联合兴庆区环保局、兴庆区工商局、富宁街派出所,依法取缔一家噪音扰民的洗车行,并将其吸尘器、洗车机等高噪音设备依法暂扣。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银川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规定,不得在居民楼下、楼内进行高噪声经营活动,而该洗车行屡次违反条例,因此被从严处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在我国环境法规体系中,该《条例》属于( )
①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 ②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④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列行为一定会受到该《条例》处罚的是( )
①建筑施工敲打声 ②汽车喇叭声 ③夜市摊点的喧哗声 ④居民区的“夜半歌声”等噪音扰民的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在民事责任上,“避免噪声扰民”是( )
A.赔偿损失
B.排除危害
C.强制执行
D.分析抽样
【解析】 第6题,该《条例》是针对城市噪声扰民而制定的,属于专门性法规;该条例是由自治区政府制定的,属于地方性法规。第7题,建筑施工和汽车鸣笛只要不影响其他居民的休息、学习和身体健康,就不属于噪声。第8题,“避免”是关键词,是为了避免噪声污染,在民事责任上属于“排除危害”。
【答案】 6.D 7.B 8.B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0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资源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探矿权人在勘查过程中给他人造成生产资料和其他财产损害的,依法予以补偿。
9.该条规定制定的依据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的( )
①《宪法》 ②《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④《民法通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资源管理条例》属于( )
①环境保护综合性法规 ②环境保护单行法律
③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④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9题,《宪法》中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条例是制定环境法的依据和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依据;《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是国际上各国为防治全球性环境问题而制定的;《民法通则》不是环境法规。第10题,“矿山资源”是关键词,说明该条例是为保护新疆矿产资源而制定的专门性法规;“新疆”是关键词,说明该法规是新疆政府批准并颁布的,属于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
【答案】 9.C 10.D
二、综合题
11.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大对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材料二 中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构成表
年份
投资总额(亿元)
国家预算内资金(%)
企业自筹资金(%)
其他(%)
2001
174.48
20.83
4.29
74.88
2002
188.37
22.28
4.25
73.47
2003
221.79
8.45
64.00
27.55
2004
308.11
4.50
73.81
21.69
2005
458.19
1.70
78.93
19.3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数据计算)
(1)分析表中数据,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治理投资来源的变化趋势。
(2)通过表中数据判读我国污染治理责任的变化。
(3)企业应如何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解析】 第(1)、(2)题,主要考查读表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不断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比重不断上升;这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第(3)题,要想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科技投入,对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理。
【答案】 (1)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下降;企业自筹资金所占比重大幅上升。
(2)政府承担的责任减小,企业承担的责任增大(体现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清洁生产或发展循环经济;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清洁能源,加大技术投入。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日早晨,一场暴雨过后,甲某承包的鱼塘炸开了锅,数不清的白鲢、花鲢拼命跳出水面。几小时后,鱼塘恢复了平静,近万条死鱼浮上水面。
在鱼塘西侧3千米远的地方,有一家奶牛养殖场和一家蘑菇生产基地。暴雨过后,甲某看到乳白色的污水从西面流过来,汇入鱼塘,“流到哪里,鱼蹦到哪里”。
(1)甲某将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告上法庭,如果你是甲某聘请的律师,你准备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这三部法规在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中属于哪类法规?
(2)如果你是法官,并判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应当赔偿甲某的损失,说明他们应当负有环境保护法中的哪两种民事责任?
(3)为了证明鱼塘中鱼的死亡与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的污水排放有关,应当采取哪些环境标准来检测鱼塘中的水体?
【解析】 第(1)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关键词,说明它们是国务院制定或批准的,属于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标准”是关键词,说明它是环境保护标准。第(2)题,“赔偿甲某的损失”是关键词,说明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应当负有环境保护法中的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奶牛养殖场和蘑菇生产基地在选址和生产过程中也应负有“排除危害”的民事责任。第(3)题,“检测”是关键词,该行为应当是环保方法标准;要证明污染物来自奶牛场或蘑菇生产基地需要监测它们排放污水的污染物含量是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这需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是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是环境保护标准。
(2)赔偿损失,排除危害。
(3)环境质量标准、环保方法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