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 )
A.1931 年 9 月 18 日 B.1932 年 9 月 18 日
C.1933 年 9 月 18 日 D.1934 年 9 月 18 日
2.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
A.柳条湖事件 B.皇姑屯事件
C.中村事件 D.万宝山事件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 B.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
C.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D.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其代表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一二 九运动
C.淞沪抗战 D.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
5.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主要领导者有( )
A.杨靖宇、赵尚志 B.马占山、李杜
C.吉鸿昌、冯玉祥 D.张学良、杨虎城
6.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但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于是发生了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D.西安事变
7.“……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是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松花江上》的歌词。该歌词反映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 )
A.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B.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C.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9.口号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口号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民主、科学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自强求富 ⑤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⑤③④ B.⑤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⑤ D.④②③①⑤
10.“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的概括了1935年中国严峻的社会形势。为此北平青年学生掀起了( )
A.“华北自治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五四运动
11.以九一八事变为标志,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不仅早于意大利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早于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更早于德国法西斯侵略波兰。上述史实能够用来证明九一八事变( )
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B.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C.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D.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侵略计划中
12.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八一宣言
13.1936年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引起了一些国民党爱国将领的不满,张学良和杨成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蒋抗日,史称( )
A.一二九运动 B.宁汉合流 C.东北易旗 D.西安事变
14.一座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遗址的东南侧。该地点是震惊中外的▲发生地(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辽东半岛战役
15.揭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6.毛泽东说:“西安事变,把我们从非狱中解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事变的领导者,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中共一直怀着特殊的尊重与感激之情。”这段话的涵义是西安事变( )
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②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④十年内战基本停止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7.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 )
A.九一八事变时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
C.七七事变后 D.国民党一大召开时
1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通电全国:“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起了关键作用,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中心任务是( )
A.结束帝制 B.团结抗日 C.打倒军阀 D.和平建国
20.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1.下图是一本关于“西安事变”始末的史学研究专著的封面,书名为《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对“拐弯”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C.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 D.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2.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逐次成熟的时候,起到促进合作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台儿庄战役 D.重庆谈判
2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道:“‘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C.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D.国共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24.某记者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的“统一”指的是( )
A.国共两党正式组建联合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C.国共两党开始由内战到合作抗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5.历史题材歌曲是时代的最强音。“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折射出的历史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二、非选择题
26、填空题
(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__________。
(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其代表事件是__________。
(5).日本扶植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的时间是__________。
(6).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7).西安事变的发动者是__________。
(8).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
(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在于__________。
(10).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27.从1921年到2021年.10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幼年到成熟,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之路,,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从无到有】
材料一: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百年中国》
【从弱到强】
材料二:人民军队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习近平总书记说:“这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硬仗的人民军队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幼年到成熟】
材料三: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钱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
【从挫折失误到成就辉煌】
材料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出现过失误,但中国共产党能不断更正自身失误,成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1)材料一中为什么1921年被看作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2)材料二中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不断发展.请写出在不同时期人民军队曾经使用过的名称,两例即可)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名称,当时中共中央正领导红军进行哪一人类历史前所未有壮举
(4)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的正确性
材料五中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8.“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阅读下列讲话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列举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内容。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马列主义的突出事例。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材料三 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3)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的标志是哪一事件?为坚持党指挥枪古田会议确立了哪些原则?
材料四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统一战线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在这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前方守土之将士浴血杀敌,敌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固对介公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张学良、杨虎城(十二日)
(1)材料一中的文字是蒋介石发给谁的电报,“此后”指什么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材料一的做法带来了什么后果?张、杨在何时、何地发表该文?
(3)张、杨这样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1-5AABDB 6-10DAACA 11-15BDBCD 16-30BBBBC 21-25CBDCA
26.(1)1931 年 9 月 18 日。
(2)柳条湖事件。
(3)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
(4)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战。
(5)1932 年。
(6)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张学良、杨虎城。
(8)1936 年 12 月 12 日。
(9)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0)国共两党的矛盾;中日民族矛盾。
27.(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新了。
(2)事件:南昌起义。名称:工农红军、八路军。
(3)名称:遵义会议。壮举:长征。
(4)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积极推动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28.(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南昌起义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9.(1)张学良 九一八事变
(2)东北三省沦陷 1936年 西安
(3)逼蒋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