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
考查知识点及角度
难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中国环境管理政策的体系构成
2、3
6
8
三大环境管理政策
1、4
5、7
一、选择题
1.征收排污费制度主要考虑到
(
)
①污染物排放是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利用 ②增加生产总量,促进经济发展 ③利于节约环境资源 ④促进防治污染技术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三同步”、“三统一”、“三同时”分别属于
( )
A.环境保护原则、环境保护原则与环境管理制度
B.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管理制度
C.环境保护原则、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
D.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制度与环境保护原则
答案:A
3.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止了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
( )
A.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性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D.环境管理具有阶段性
答案:A
4.“以防为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对过去和现在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积极治理
B.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破坏采取预先防范措施
C.让污染者承担其治理责任和费用
D.纠正“有钱铺摊子,没钱治污染”的行为
解析:注意理解“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政策的内涵,环境保护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要预防在先。
答案:B
5.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哪一项
(
)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解析:工程建设对环境肯定会造成一些影响,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进行论证,可以对人类活动事先作出预测和评估,并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地防止不利于环境的事件发生,是实现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答案:B
二、综合题
6.环境竞争力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体现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资源环境、环境管理等指标。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环境竞争力分布图
材料二 图中A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1)分析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环境竞争力高的主要原因。
(2)A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改变其环境竞争力较差的现状?
答案:(1)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好,环境保护投入多(环境管理较好)。
(2)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发展生态农业,治理水土流失;发展循环经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7.当今世界水污染日趋严重,各国都在采用各种措施和技术,减少排污量,以保护水资源环境。污染厂家则在政策和环保压力下通过技术投入,降低排污成本和排污量,同时大大促进了水环境的保护。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近些年来“太空水”、“纯净水”走俏家庭,主要原因是什么?
(2)水污染项目中的氮、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3)欧洲地下水为何受到污染?
(4)水污染后果有哪些?
(5)污水处理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技术保证,由图看出,通过________,使排污者实际所承受的费用降低,其降低额面积为________。在一定的排污收费标准下,________的潜力越大,________所得到的费用节省也越大。排污收费客观上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
答案:(1)水污染严重。
(2)生活、生产污水,农业化肥、农药随径流进入水体。
(3)农药的大量使用。
(4)水质下降,可用水减少,影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合理即可)。
(5)污染控制技术革新 ABWM 污染控制技术革新 排污者 激励污染企业不断革新技术
8.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____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 )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题以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为背景,考查了我国的主要行政区域分布、有效信息的提取、沙尘暴天气产生的气候背景与天气特征、环境管理、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措施等内容,试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最难答对的是第(1)小题。因为这是无图考图,要求学生心中装有中国政区图。
答案:(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