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同步作业-第六章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1同步作业-第六章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18: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B.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C.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D.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的稳定性
2.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e→e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动物细胞在e→a时期完成中心粒的倍增
C.高等植物细胞在c→d时期染色体结构最清晰
D.高等动植物细胞在d→e时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
3.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既要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其中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下列有关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周期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和物质运输速率均会变小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太大时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C.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期
D.分裂期时间长的细胞更适合用于观察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
4.某同学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经甲紫溶液染色的洋葱根尖临时装片,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已知洋葱根尖细胞一个细胞周期大约12小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B.若视野中有100个细胞,统计发现图乙类型共有5个,即可推算出中期持续时间约为0.6小时
C.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甲细胞中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缓慢移动
D.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
5.有丝分裂涉及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问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裂间期:核DNA复制后数量加倍,为遗传物质均分做准备
B.前期:染色体凝集、纺锤体形成等都为均分做结构上的准备
C.中期:染色体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有利于遗传物质均分
D.后期:DNA随着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基本相同 B.纺锤体形成时期和方式完全相同
C.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加倍都发生在同一时期 D.细胞质一分为二的方式完全相同
7.连续分裂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几种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细胞类型 细胞① 细胞② 细胞③ 细胞④
细胞周期 17.3 15.3 22 22
分裂间期 15.3 13.5 21 20.5
分裂期 2.0 1.8 1 1.5
A.人体内存在不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
B.分裂间期细胞处在代谢缓慢的休眠状态
C.不同细胞的分裂间期都明显长于分裂期
D.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高的是细胞②
8.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A段表示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核DNA含量加倍
B.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两组中心粒
C.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为1∶2∶2
D.细菌与BC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也不会发生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这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
C.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后期消失
D.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
10.为探索航天搭载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对组织培养的福橘茎尖细胞进行显微观察。观察时拍摄的两幅显微照片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出现了落后的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照片b中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2倍
B.照片a中可观察到福橘茎尖细胞的染色体和赤道板
C.照片a和b中的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和后期
D.有丝分裂过程中,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纺锤丝异常导致的
多选题
11.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
C.在观察的图像中,甲属于分生区细胞,细胞已死亡
D.统计图⑧中处于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可计算细胞周期的时间
12.如图1是一个细胞周期内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2是根据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将大量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统计每组的细胞数而绘制的柱形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ef段的染色体数是cd段的一半
B.图2丙组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C.图2中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ab段
D.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图2的丙组细胞
非选择题
13.如图甲为高倍显微镜下的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图,图乙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越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_______,物质运输效率越_______。
(2)图甲中表示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的时期及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3)与图乙所示细胞的分裂末期相比,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特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特征与______(填细胞器)的作用直接相关。
(4)某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发现细胞好像都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另一个同学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有丝分裂,应观察的区域是___________,观察发现该区域大多数细胞处于细胞分裂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粘连蛋白(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彼此粘连)的裂解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关键性事件,分离酶(SEP)是水解粘连蛋白的关键酶,它的活性被严密调控,调控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填“分裂间期”或“分裂期”),该时期主要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_期,此时APC蛋白含量上升使SCR分解,导致分离酶(SEP)活性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据图分析,与b时期相比,c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图甲表示某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期的图像(已显示细胞所有染色体),图乙表示细胞周期中相关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有丝分裂_____期的图像。该细胞为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从细胞结构方面分析,作出该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填序号)时期。
(3)用图乙中的序号和“→”表示细胞周期的完整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 C
解析 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体细胞数量及生殖细胞数量,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从而使生物体完成生长、发育、繁殖、遗传,A正确;B、细胞增殖先要经历物质准备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再进行细胞分裂,整个过程是连续的,B正确;原核生物进行的是二分裂,真核生物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增殖,C错误;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染色体的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D正确。
2.答案 C
解析 e→a为分裂间期,分裂间期动物细胞进行中心粒的复制,B正确;b→c时期染色体结构最清晰,C错误;d→e为末期,该时期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从中间向内凹陷而缢裂,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D正确。
3.答案 B
解析 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变小,物质运输效率会变小,但物质运输速率不变,A错误;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C错误;分裂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比例大的细胞更适合用于观察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D错误。
4.答案 A
解析 该实验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图乙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中期持续的时间=12×(5/100)=0.6(小时),B正确;此时的细胞都是失去活性的细胞,观察不到甲细胞中染色体向赤道板的位置缓慢移动,C正确;甲处于前期,乙处于中期,丙处于后期,丁处于末期,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的细胞,D正确。
5.答案 D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移向细胞两极,DNA随着染色体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但此时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错误。
6.答案 A
解析 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一次,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基本相同,A正确;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两组中心粒向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的,而高等植物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所以动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时期相同而形成方式可能不同,B错误;染色体加倍在后期,核DNA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C错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将细胞一分为二,而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最终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D错误。
7.答案 B
解析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在分裂间期细胞也有适度的生长,B错误。
8.答案 A
解析 动物细胞中,在间期完成中心粒复制后直到细胞分裂完成时前都含有两组中心粒,B错误;在CD段细胞核中没有染色单体,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C段细胞处于中期,细胞中也没有核膜和核仁,D错误。
9.答案 D
解析 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但是会发生DNA的复制,A错误;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B错误;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末期消失,C错误。
10.答案 B
解析 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运动,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落后染色体的出现很可能是纺锤丝异常导致的,D正确。
11.答案 AC
解析 洋葱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该区域细胞有丝分裂旺盛,A正确;该实验步骤中③和④的顺序颠倒了,应先漂洗再染色,B错误;在观察的图像中,甲属于分生区细胞,在解离后细胞已死亡,C正确;统计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只能推算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占时间的比例,无法知道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D错误。
12.答案 BD
解析 图1中cd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f段包括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cd段的2倍,A错误;图2丙组细胞中的核DNA含量为4n,其中只有部分细胞(后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图2中乙组细胞所处时期相当于图1中的bc段,C错误;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最佳时期为中期,此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为清晰,对应的是图2中的丙组细胞,D正确。。
13.答案 (1)小 低 (2)A C (3)出现细胞板(或形成新的细胞壁) 高尔基体 (4)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 (5)分生区 分裂间期的时间较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
解析 (2)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即图甲中的A;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即图甲中的C。(3)图乙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特有的特征是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该特征与高尔基体的作用直接相关。
14.答案 (1)分裂间期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中 升高 (3)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解析 (1)据图可知,a所示细胞有完整的核仁、核膜,染色质没有发生螺旋化,a所处的时期为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图b细胞的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时期,APC含量上升,APC与SCR结合,使SCR分解,SEP活性升高。
15.答案 (1) 后 动物 该细胞含有中心体,但是不含细胞壁
(2) ① (3)③→②→①→③
解析(1)图甲的细胞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向两极移动,细胞膜开始向内出现凹陷,是有丝分裂后期的表现;该细胞含有中心体,但是不含细胞壁,可判断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2)图甲中的细胞着丝粒已经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说明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①无染色单体且核DNA数和染色体数均加倍,说明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乙图①无染色单体且核DNA数和染色体数均加倍,说明①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②有染色单体且核DNA数为染色体数目2倍,说明②时期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③无染色单体且核DNA数和染色体数未加倍,说明③时期表示分裂间期未进行DNA复制时或有丝分裂末期完成时。因此用图丙中的序号和“→”表示细胞周期的完整过程:③→②→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