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 5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植物的生殖 2025/2024/2023/2022/2021·选择题 从近五年广东省中考试题来看,本专题核心素养渗透深化,强调生殖发育中的结构与功能适应、遗传与变异的关联;侧重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通过生殖发育知识引导健康生活(如青春期保健)及生态保护(如两栖类减少与水质关系)。
考点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023/2021·选择题 2022·填空题
考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021·选择题
考点01 植物的生殖
1.(2025·广东·中考真题)园艺师使一株三角梅长出多种颜色的“花”(花苞片),所用技术最可能是( )
A.扦插 B.嫁接 C.种子繁殖 D.组织培养
2.(2024·广东·中考真题)下列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荔枝嫁接繁育 B.蒜瓣生根发芽
C.草莓组织培养 D.水稻种子繁殖
3.(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切下的胡萝卜末端在适量水中能长成胡萝卜苗(如图)。下列繁殖方法与此不同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椒草叶片长成新植株
C.马铃薯块茎生根发芽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4.(2023·广东·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劳动课上将甘薯藤(茎)按一定方向插入土壤中,一段时间后甘薯藤长出新的幼苗。这种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5.(2022·广东·中考真题)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绿化植物。将绿萝的一段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能长出新的根,形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6.(2021·广东·中考真题)将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 )
A.嫁接 B.杂交 C.扦插 D.太空育种
考点0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2023·广东·中考真题)某学校研学团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蝴蝶的多样性。如图中表示蝴蝶变态发育过程中蛹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2·广东·中考真题)荔枝蝽是荔枝和龙眼果园中常见的害虫。我省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1912—1997)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虫害,效果显著,在生物防治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果园中所有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 ,从其组成成分看,果树属于 ,掉落泥土中的果实在 的作用下会慢慢腐烂分解。
(2)根据图可知,荔枝蝽发育过程中 (填“有”或“没有”)经历“蛹”的阶段,属于 变态发育。荔枝蝽有一对触角、两对翅和 对足,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
(3)如果滥用化学农药防治果树害虫,其有毒物质可能会沿着 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喷施化学农药还会杀死蜜蜂等昆虫,影响花的授粉,导致雌蕊中的 不能正常发育成果实。
(4)如图所示,平腹小蜂产卵于荔枝蝽卵内,孵化出的幼虫吸食荔枝蝽卵内的营养物质,导致荔枝蝽卵被破坏,从而 害虫数量,这种生物防治的优点是 。
3.(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是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中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春蚕变卵丝方尽 B.春蚕变蛹丝方尽
C.春蚕化娥丝方尽 D.春蚕到死丝方尽
4.(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螅、蚯蚓、蜗牛和蝴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B.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
C.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D.除有壳的蜗牛外,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
考点0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箭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产生毒素,适应环境
C.成体和幼体差别大 D.迅速减少的原因是体色鲜艳,招引天敌
1.(2025·广东潮州·模拟预测)潮州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潮州越橘”为极小濒危种群。若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培养出其幼苗,最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杂交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2.(2025·广东东莞·三模)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科技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下列实例与所采用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是( )
A.拯救濒危物种江豚——组织培养技术
B.培育抗病毒棉花新品种——克隆技术
C.咖啡树苗快速繁殖——转基因技术
D.利用秸秆发展清洁能源——发酵技术
3.(2025·广东·三模)翁源县,年培育兰花苗3000万株。下列最有利于批量培育兰花苗的技术是( )
A.嫁接 B.组织培养 C.杂交 D.太空育种
4.(2025·广东清远·二模)2025年3月,湛江农垦科研所自主培育的甘蔗新品种“广垦2号”的推广面积已超3000亩。甘蔗常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扦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无性生殖 B.容易产生变异
C.繁殖速度快 D.能保持亲代优良性状
5.(2025·广东·三模)金斑喙凤蝶生活在南岭自然保护区,其生长发育如图,以下有关其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完全变态发育 B.有性生殖
C.卵生 D.体内受精
6.(2025·广东潮州·模拟预测)如图为生物兴趣小组根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内容所建立的模型。其中的①~⑥表示生殖发育过程,a、b、c表示发育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a→c
B.青蛙的生殖过程①在水中完成
C.可延长家蚕的c时期以增加产丝量
D.该模型代表的动物都进行有性生殖
7.(2025·广东·模拟预测)如题图是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其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①④ B.②⑤ C.②③ D.③⑤
8.(2025·广东汕头·一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我国养蚕织丝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是家蚕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对家蚕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蚕丝产生于家蚕的幼虫时期
C.家蚕的“作茧自缚”是先天性行为
D.家蚕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9.(2025·广东中山·二模)“梁上双飞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与两栖动物相比,鸟类的受精率以及子代的成活率都较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②体外受精③卵有卵壳保护④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⑤胎生⑥亲鸟有孵卵、育雏等行为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⑥
10.(2025·广东汕头·一模)研究人员在广东连山发现一两栖动物新物种连山角蟾。下列关于连山角蟾叙述错误的是( )
A.要经过变态发育 B.幼体必须在水中生活
C.可以减少林间虫害 D.成体仅靠肺完成呼吸
11.(2024·广东肇庆·一模)经典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青蛙成蛙),关于青蛙的生殖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到青蛙成蛙的呼吸器官顺序为:外鳃→ 内鳃→肺
B.蝌蚪与青蛙成蛙的形态结构有显著差异,但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C.青蛙成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D.青蛙成蛙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
12.(2025·广东清远·一模)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搭载多种生物样本(如植物种子、微生物)进入太空,研究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重力可能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及根的生长方向
B.辐射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太空环境下生物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变异
D.研究成果有助于优化航天员长期驻留生命保障系统
13.(2025·广东河源·二模)番茄在生长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光合作用产物运输受阻,从而降低产量。HSE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与热休克因子结合,从而启动热休克蛋白(HSP)基因的表达。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基因编辑工具,成功将HSE插入番茄的基因中,形成的HSP蛋白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高温损伤(图乙),提高番茄的抗热能力,从而提高产量。
请回答:
(1)图甲中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其部分产物可以通过 运输到果肉细胞的[ ] 中储存起来,温度过高会使这一过程受阻。
(2)科学家通常会选用普通的叶片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再通过 技术使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分化长成新的幼苗。这一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其优点是 。
(3)由图乙可知,如果把高温下的热休克因子比喻成一把“锁”,则开锁的“钥匙”是 。当“锁”打开后,则启动了 基因的表达,使番茄具有抗热能力。这种抗热能力的变异属于 变异。
(4)除基因编辑外,请再写出一个日常生产中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
14.(2025·广东汕头·三模)蝗虫有典型的保护色,平时多栖息于植物丛间,喜食肥厚的植物叶片,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蝗灾大发生时,蝗虫可将农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蝗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分,具迁飞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农业害虫之一。
(1)蝗虫的身体分三部分,且足和触角等附肢也分节,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动物门。蝗虫善于跳跃,与其跳跃运动相适应的一对足是 (填序号)。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它会限制蝗虫的发育和继续长大,所以蝗虫需要定期的 。
(3)蝗虫体表还有 ,用于呼吸。悟空同学想探究蝗虫体表呼吸结构所在的位置,将一定数量的蝗虫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蝗虫的头部被置于水中(图乙A),另外一组蝗虫的腹部被置于水中(图乙B)。一段时间后再观察,他发现相比于A试管,B试管中的蝗虫更快死亡。由此推测,蝗虫体表呼吸的结构主要位于身体的 。
(4)图丙中,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 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5)沙漠蝗虫有很强的迁徙能力,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
15.(2025·广东清远·一模)苦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某研究团队利用绿白苦瓜(母本)和绿珍珠苦瓜(父本)选育的新品种“利农珠秀苦瓜”。题图为利农珠秀苦瓜的培育过程。
请回答:
(1)苦瓜亲本中母本的果皮颜色为浅绿色,子代利农珠秀为翠绿色,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称为 。苦瓜的果皮颜色这种性状由 控制。
(2)图中,若浅绿色为显性性状(A),翠绿色为隐性性状(a),则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子代的基因组成应为 ,这种杂交后代的特性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3)假设利农珠秀(aa)与某浅绿色苦瓜(Aa)杂交,其子代中表现为翠绿色果皮的概率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只需写出果皮颜色的基因传递) 。
(4)在选育过程中,除果皮颜色外,还需考虑与经济价值直接相关的等其他性状,如: (答出1点即可)。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考点 5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植物的生殖 2025/2024/2023/2022/2021·选择题 从近五年广东省中考试题来看,本专题核心素养渗透深化,强调生殖发育中的结构与功能适应、遗传与变异的关联;侧重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通过生殖发育知识引导健康生活(如青春期保健)及生态保护(如两栖类减少与水质关系)。
考点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2023/2021·选择题 2022·填空题
考点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021·选择题
考点01 植物的生殖
1.(2025·广东·中考真题)园艺师使一株三角梅长出多种颜色的“花”(花苞片),所用技术最可能是( )
A.扦插 B.嫁接 C.种子繁殖 D.组织培养
【答案】B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同一植株出现不同颜色的花苞片,需将不同品种的植株进行结合,保持各自遗传特性。
【详解】A.扦插繁殖的植株与母体基因一致,花色单一,A不符合题意。
B.嫁接可将不同品种的接穗接到同一砧木上,实现一株多花色,B符合题意。
C.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可能变异,但无法使同一植株呈现多色,C不符合题意。
D.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与母体性状一致,无法产生多色花,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4·广东·中考真题)下列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荔枝嫁接繁育 B.蒜瓣生根发芽
C.草莓组织培养 D.水稻种子繁殖
【答案】D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BC.结合分析可知:“荔枝嫁接繁育”、“蒜瓣生根发芽”、“草莓的组织培养”都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都属于无性生殖,ABC不符合题意。
D.胚是水稻种子的主要结构,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属于有性生殖,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切下的胡萝卜末端在适量水中能长成胡萝卜苗(如图)。下列繁殖方法与此不同的是( )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椒草叶片长成新植株
C.马铃薯块茎生根发芽 D.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答案】D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切下的胡萝卜末端在适量水中能长成胡萝卜苗”、“无心插柳柳成荫”、“椒草叶片长成新植株”和“马铃薯块茎生根发芽”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都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生殖;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需要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有性生殖,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4.(2023·广东·中考真题)某同学在劳动课上将甘薯藤(茎)按一定方向插入土壤中,一段时间后甘薯藤长出新的幼苗。这种繁殖方式是( )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答案】A
【分析】无性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扦插也叫插条繁殖,是剪取植物的茎、叶、根等,插入沙土中或浸入水中,促其发新根而成为一棵独立的新植株。A符合题意。
B.嫁接即人们有目的地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植物的枝干上,使之愈合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植株。B不符合题意。
C.压条是把植物枝条压入土中或用泥土等物包裹,生根后与母株分离而形成独立新植株。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组织培养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2·广东·中考真题)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绿化植物。将绿萝的一段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能长出新的根,形成新的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出芽生殖 D.分裂生殖
【答案】B
【分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主要种类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详解】A.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错误。
B.将绿萝的一段枝条插入水中,一段时间后能长出新的根,形成新的植株,这种方式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C.有些生物在适当环境下,会由体侧凸出向外形成一个球形芽体,这个芽体的养分全由母体供应,待成熟后由母体相接处形成新的体壁,再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新个体,此现象称为出芽生殖,错误。
D.分裂生殖又叫裂殖,是无性生殖中一种常见的方式,即是母体分裂成2个(二分裂)或多个(复分裂)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错误。
故选B。
6.(2021·广东·中考真题)将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 )
A.嫁接 B.杂交 C.扦插 D.太空育种
【答案】A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A.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嫁接既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故将生长健壮但产量低、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嫁接,A正确。
B.利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B错误。
C.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C错误。
D.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D错误。
故选A。
考点02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2023·广东·中考真题)某学校研学团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蝴蝶的多样性。如图中表示蝴蝶变态发育过程中蛹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分析】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菜粉蝶的发育要经过①受精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发育。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2022·广东·中考真题)荔枝蝽是荔枝和龙眼果园中常见的害虫。我省昆虫学家蒲蛰龙院士(1912—1997)应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虫害,效果显著,在生物防治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该果园中所有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 ,从其组成成分看,果树属于 ,掉落泥土中的果实在 的作用下会慢慢腐烂分解。
(2)根据图可知,荔枝蝽发育过程中 (填“有”或“没有”)经历“蛹”的阶段,属于 变态发育。荔枝蝽有一对触角、两对翅和 对足,这是昆虫的主要特征。
(3)如果滥用化学农药防治果树害虫,其有毒物质可能会沿着 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喷施化学农药还会杀死蜜蜂等昆虫,影响花的授粉,导致雌蕊中的 不能正常发育成果实。
(4)如图所示,平腹小蜂产卵于荔枝蝽卵内,孵化出的幼虫吸食荔枝蝽卵内的营养物质,导致荔枝蝽卵被破坏,从而 害虫数量,这种生物防治的优点是 。
【答案】(1) 生态系统 生产者 分解者
(2) 没有 不完全 三/3
(3) 食物链 子房
(4) 控制 成本低、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1)结合分析可知,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故该果园中所有生物和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从其组成成分看,果树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属于生产者。掉落在泥土中的果实在分解者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下会慢慢腐烂,被分解成无机物。
(2)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荔枝蝽发育过程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没有经历蛹这个阶段,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所以,荔枝蝽属于昆虫,有一对触角,两对翅和三对足。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所以,防治果树害虫的化学农药会沿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内积累,从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果树开花后必须经历传粉、受精过程后,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所以,喷施化学农药还会杀死蜜蜂等昆虫,影响花的授粉,导致雌蕊中的子房不能正常发育成果实。
(4)平腹小蜂产卵于荔枝蝽卵内,孵化出的幼虫吸食荔枝蝽卵内的营养物质,导致荔枝蝽卵被破坏,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有利于荔枝和龙眼等农作物的生长。这种以虫治虫的手段属于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优点是:成本低,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等。
3.(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是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中符合科学事实的是( )
A.春蚕变卵丝方尽 B.春蚕变蛹丝方尽
C.春蚕化娥丝方尽 D.春蚕到死丝方尽
【答案】B
【分析】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详解】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为了获取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可适当的延长它的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诗句中的“到死”二字用的不科学,因为春蚕并没有死,只是化作一个不吃不动的蛹。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故选B。
4.(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螅、蚯蚓、蜗牛和蝴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螅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
B.蚯蚓身体光滑不分节,靠疣足在土里运动
C.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D.除有壳的蜗牛外,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
【答案】A
【分析】1.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
【详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故其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A正确。
B.蚯蚓土壤中生活,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环形体节构成,靠前端有环带。靠体壁发达的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蠕动。依靠湿润的体壁完成呼吸,B错误。
C.蝴蝶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代表动物有:章鱼、乌贼、河蚌、蜗牛等。故蜗牛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
故选A。
考点0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关于箭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产生毒素,适应环境
C.成体和幼体差别大 D.迅速减少的原因是体色鲜艳,招引天敌
【答案】D
【分析】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生殖发育过程离不开水。
【详解】箭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卵细胞和精子在水中结合,属于体外受精。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成体和幼体差别大,属于变态发育。体色鲜艳属于警戒色,用于威慑天敌,能产生毒素,防御敌害,适应环境。迅速减少的原因是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故选D。
1.(2025·广东潮州·模拟预测)潮州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潮州越橘”为极小濒危种群。若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培养出其幼苗,最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杂交 B.扦插 C.嫁接 D.组织培养
【答案】D
【分析】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杂交育种技术是将父母本进行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A不符合题意。
B.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B不符合题意。
C.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C不符合题意。
D.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若要在短时间内大量培养出其幼苗,最宜采取的措施是组织培养,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5·广东东莞·三模)生物技术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科技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下列实例与所采用生物技术对应正确的是( )
A.拯救濒危物种江豚——组织培养技术
B.培育抗病毒棉花新品种——克隆技术
C.咖啡树苗快速繁殖——转基因技术
D.利用秸秆发展清洁能源——发酵技术
【答案】D
【分析】(1)组织培养技术主要用于植物的无性繁殖、遗传改良、快速繁殖以及保存种质资源等方面。
(2)克隆技术是指通过无性生殖方式,产生遗传上与原始个体完全相同的新个体或细胞群。
(3)转基因技术主要用于改良作物的性状,如提高抗虫性、抗病性、抗逆性等。
(4)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在适宜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详解】A.拯救濒危物种江豚属于动物保护,通常采用人工繁殖或克隆技术,而组织培养技术用于植物无性繁殖,故A不符合题意。
B.抗病毒棉花新品种需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抗病毒基因,克隆技术用于复制遗传相同的个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组织培养在短时间内能够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咖啡树苗快速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无性繁殖),而非转基因技术,故C不符合题意。
D.秸秆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发酵可生成沼气等清洁能源,属于发酵技术的应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5·广东·三模)翁源县,年培育兰花苗3000万株。下列最有利于批量培育兰花苗的技术是( )
A.嫁接 B.组织培养 C.杂交 D.太空育种
【答案】B
【分析】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详解】A.嫁接需要逐株操作,效率较低,难以实现大规模批量生产,A不符合题意。
B.组织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性状一致的植株,适合工厂化生产,B符合题意。
C.杂交属于有性生殖,后代性状易分离,周期长且无法保证一致性,C不符合题意。
D.太空育种依赖诱变产生变异,需长期筛选且结果不可控,不适合快速批量培育,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5·广东清远·二模)2025年3月,湛江农垦科研所自主培育的甘蔗新品种“广垦2号”的推广面积已超3000亩。甘蔗常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下列关于扦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无性生殖 B.容易产生变异
C.繁殖速度快 D.能保持亲代优良性状
【答案】B
【分析】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其特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遗传物质与亲代一致,能保持亲代优良性状,且不易产生变异。
【详解】A.扦插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A正确。
B.无性生殖的后代遗传信息与亲代几乎完全相同,变异概率低,故B错误。
C.扦插直接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繁殖,无需种子萌发,繁殖速度快,故C正确。
D.无性生殖能保留亲代遗传特性,保持优良性状,故D正确。
故选B。
5.(2025·广东·三模)金斑喙凤蝶生活在南岭自然保护区,其生长发育如图,以下有关其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完全变态发育 B.有性生殖
C.卵生 D.体内受精
【答案】A
【分析】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叫做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叫做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A.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大。而从图中可看出金斑喙凤蝶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
B.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金斑喙凤蝶是通过雌雄交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来,属于有性生殖,B正确。
C.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金斑喙凤蝶由卵孵化而来,属于卵生,C正确。
D.金斑喙凤蝶是昆虫,雌雄蝶交配时,精子进入雌蝶体内与卵细胞结合,属于体内受精,D正确。
故选A。
6.(2025·广东潮州·模拟预测)如图为生物兴趣小组根据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章内容所建立的模型。其中的①~⑥表示生殖发育过程,a、b、c表示发育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受精卵→a→c
B.青蛙的生殖过程①在水中完成
C.可延长家蚕的c时期以增加产丝量
D.该模型代表的动物都进行有性生殖
【答案】C
【分析】(1)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两栖类的变态发育要经过四个时期,青蛙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a是幼虫期,b是蛹期,c是成虫期。
【详解】A.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对应模型中受精卵→a→c,A正确。
B.青蛙的生殖过程①是受精,青蛙是体外受精,在水中完成,B正确。
C.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a是幼虫期,b是蛹期,c是成虫期,家蚕在幼虫期吐丝,所以可延长家蚕的a(幼虫)时期以增加产丝量,而不是c时期,C错误。
D.该模型中生物发育起点是受精卵,都进行有性生殖(有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7.(2025·广东·模拟预测)如题图是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其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A.①④ B.②⑤ C.②③ D.③⑤
【答案】B
【分析】(1)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主要包括: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压条、扦插等)、组织培养和克隆等。
(2)观图可知,图中的①青蛙的变态发育,②嫁接,③种子繁殖,④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⑤植物的组织培养。
【详解】①青蛙是一种两栖动物,为体外受精,卵生,具有变态发育的特点,其变态发育的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因此青蛙生殖为有性生殖,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是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并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故②符合题意;
③是种子繁殖,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胚,它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经过了精子和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昆虫为体内受精,卵生。该昆虫是完全变态发育,其一生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的,因此该昆虫的生殖为有性生殖,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是植物的组织培养,就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进而生根发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故⑤符合题意;
由此可见,属于无性生殖的是②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5·广东汕头·一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我国养蚕织丝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是家蚕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对家蚕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蚕丝产生于家蚕的幼虫时期
C.家蚕的“作茧自缚”是先天性行为
D.家蚕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分析】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
【详解】A.家蚕家蚕通过雌蛾和雄蛾交配,产卵繁殖,家蚕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A正确。
B.家蚕的幼虫取食桑叶,吐丝结茧,所以蚕丝产生于家蚕的幼虫时期,B正确。
C.“作茧自缚”指的是幼虫吐丝结茧的行为。家蚕结茧是本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所以,“作茧自缚”是先天性行为,C正确。
D.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D。
9.(2025·广东中山·二模)“梁上双飞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与两栖动物相比,鸟类的受精率以及子代的成活率都较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②体外受精③卵有卵壳保护④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⑤胎生⑥亲鸟有孵卵、育雏等行为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⑥
【答案】B
【分析】(1)鸟类是体内受精,而且鸟卵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坚硬的卵壳起到保护和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2)两栖类的青蛙雌雄抱对后将卵细胞和精子产到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卵必须在水中发育。因此,受精卵的发育过程,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容易受到水环境的影响。
【详解】①鸟类是体内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能使受精过程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提高了受精的成功率 。而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大,受精率相对较低,①正确。
②体外受精是两栖动物的受精方式,并非鸟类受精率和子代成活率高的原因,②错误。
③鸟卵有坚硬的卵壳保护,能减少水分散失,保护内部胚胎,为胚胎发育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有利于胚胎的发育,提高子代成活率 。两栖动物的卵没有类似的保护结构,③正确。
④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水的限制,可在更广泛的环境中进行繁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受水环境影响大,不利于提高子代成活率,④正确。
⑤鸟类是卵生,并非胎生,⑤错误。
⑥亲鸟的孵卵行为能为胚胎发育提供适宜的温度,育雏行为能为幼鸟提供食物等照顾,大大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两栖动物一般没有这些行为,幼体出生后多靠自身在水中生存,面临更多危险,⑥正确。
综上所述,①③④⑥是鸟类受精率以及子代的成活率都较高的原因,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25·广东汕头·一模)研究人员在广东连山发现一两栖动物新物种连山角蟾。下列关于连山角蟾叙述错误的是( )
A.要经过变态发育 B.幼体必须在水中生活
C.可以减少林间虫害 D.成体仅靠肺完成呼吸
【答案】D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详解】A.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连山角蟾作为两栖动物新物种,要经过变态发育,A正确。
B.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所以连山角蟾幼体必须在水中生活,B正确。
C.两栖动物多以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连山角蟾能捕食林间害虫,可减少虫害,C正确。
D.两栖动物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并非仅靠肺完成呼吸,D错误。
故选D。
11.(2024·广东肇庆·一模)经典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小蝌蚪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青蛙成蛙),关于青蛙的生殖发育叙述,正确的是( )
A.蝌蚪到青蛙成蛙的呼吸器官顺序为:外鳃→ 内鳃→肺
B.蝌蚪与青蛙成蛙的形态结构有显著差异,但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C.青蛙成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D.青蛙成蛙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受精过程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
【答案】A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详解】A.在蝌蚪发育成成蛙的过程中,刚孵化出的蝌蚪,用羽状外鳃进行呼吸,长出内鳃,再长前肢,尾巴消失,内鳃消失,用肺呼吸,蝌蚪到青蛙成蛙的呼吸器官顺序为:外鳃→内鳃→肺,A正确。
B.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即蝌蚪与青蛙成蛙的形态结构有显著差异,B错误。
C.青蛙成蛙的发育过程: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C错误。
D.青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生殖和发育没有摆脱对水的依赖,D错误。
故选A。
12.(2025·广东清远·一模)2025年4月,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搭载多种生物样本(如植物种子、微生物)进入太空,研究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微重力可能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及根的生长方向
B.辐射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太空环境下生物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变异
D.研究成果有助于优化航天员长期驻留生命保障系统
【答案】C
【分析】微重力又称为零重力,是指重力或其它的外力引起的加速度不超过10e-5~10e-4g。太空环境就是微重力环境。辐射指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动的型态传送。
【详解】A.植物的根具有向地性,这一特性与重力有关。在微重力环境下,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减弱,可能会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以及根的生长方向,A正确。
B.辐射属于物理诱变因素,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如DNA)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变异,B正确。
C.太空环境下生物的变异不一定均属于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而有些变异可能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比如仅仅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等在太空环境下发生了改变,但遗传物质并未改变,这种变异就不可遗传,C错误。
D.研究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生物样本(植物种子、微生物等)生命活动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太空环境对生命的作用机制,进而优化航天员长期驻留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在太空的生存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条件,D正确。
故选C。
13.(2025·广东河源·二模)番茄在生长过程中温度过高会导致光合作用产物运输受阻,从而降低产量。HSE是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能够在高温条件下与热休克因子结合,从而启动热休克蛋白(HSP)基因的表达。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基因编辑工具,成功将HSE插入番茄的基因中,形成的HSP蛋白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高温损伤(图乙),提高番茄的抗热能力,从而提高产量。
请回答:
(1)图甲中番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其部分产物可以通过 运输到果肉细胞的[ ] 中储存起来,温度过高会使这一过程受阻。
(2)科学家通常会选用普通的叶片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再通过 技术使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分化长成新的幼苗。这一繁殖方式属于 生殖,其优点是 。
(3)由图乙可知,如果把高温下的热休克因子比喻成一把“锁”,则开锁的“钥匙”是 。当“锁”打开后,则启动了 基因的表达,使番茄具有抗热能力。这种抗热能力的变异属于 变异。
(4)除基因编辑外,请再写出一个日常生产中培育新品种的方法: 。
【答案】(1) 叶 筛管 ②液泡
(2) 组织培养 无性 保持亲本优良性状
(3) HSE HSP 可遗传
(4)杂交育种(或诱变育种)
【分析】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图甲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
【详解】(1)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植物的叶,因为叶片的叶肉细胞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产物(如蔗糖)是通过筛管(韧皮部的主要运输结构)进行长距离运输的。光合产物在果肉细胞中主要以糖的形式储存,储存场所是液泡,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2)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将植物细胞培养成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的技术称为植物组织培养。该过程不涉及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属于无性生殖;优点是: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无遗传变异);快速大规模繁殖;不受季节限制。
(3)HSE是启动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关键序列,类似于开锁的钥匙,启动HSP基因的表达,使番茄具有抗热能力,这种变异是可遗传的。因此,如果把高温下的热休克因子比喻成一把“锁”,则开锁的“钥匙”是 HSE。当“锁”打开后,则启动了 HSP 基因的表达,使番茄具有抗热能力。这种抗热能力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4)除了基因编辑,还可以通过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人工选择育种等方法培育新品种。
14.(2025·广东汕头·三模)蝗虫有典型的保护色,平时多栖息于植物丛间,喜食肥厚的植物叶片,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蝗灾大发生时,蝗虫可将农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蝗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分,具迁飞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农业害虫之一。
(1)蝗虫的身体分三部分,且足和触角等附肢也分节,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动物门。蝗虫善于跳跃,与其跳跃运动相适应的一对足是 (填序号)。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它会限制蝗虫的发育和继续长大,所以蝗虫需要定期的 。
(3)蝗虫体表还有 ,用于呼吸。悟空同学想探究蝗虫体表呼吸结构所在的位置,将一定数量的蝗虫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蝗虫的头部被置于水中(图乙A),另外一组蝗虫的腹部被置于水中(图乙B)。一段时间后再观察,他发现相比于A试管,B试管中的蝗虫更快死亡。由此推测,蝗虫体表呼吸的结构主要位于身体的 。
(4)图丙中,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 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5)沙漠蝗虫有很强的迁徙能力,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
【答案】(1) 节肢 ③
(2) 外骨骼 蜕皮
(3) 气门 腹部
(4) 若虫 蛹 不完全变态发育
(5)先天性行为
【分析】1.图甲中:①是前足,②是中足,③是后足。
2.图乙中:A试管中的蝗虫头部浸没在水中,B试管中的蝗虫腹部浸没在水中。
3.图丙中,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成虫和若虫(跳蝻)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基本相似,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1)蝗虫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足和触角等附肢分节,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所以属于节肢动物门。在蝗虫的三对足中,后足(③)粗壮发达,肌肉力量强大,适于跳跃。
(2)蝗虫体表坚韧的结构是外骨骼,它对蝗虫的身体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然而,外骨骼不会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当蝗虫身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外骨骼会限制其生长和发育,所以蝗虫需要定期蜕皮,蜕去旧的外骨骼,长出新的更大的外骨骼。
(3)蝗虫体表用于呼吸的结构是气门。在探究实验中,A试管中蝗虫头部浸没在水中,B试管中蝗虫腹部浸没在水中,B试管中的蝗虫更快死亡。这表明蝗虫体表呼吸的结构主要位于腹部,因为头部浸没在水中对蝗虫呼吸影响较小,而腹部浸没水中,堵住气门,导致蝗虫无法正常呼吸而更快死亡。
(4)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由图丙可知,蝗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5)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沙漠蝗虫的迁徙能力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15.(2025·广东清远·一模)苦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某研究团队利用绿白苦瓜(母本)和绿珍珠苦瓜(父本)选育的新品种“利农珠秀苦瓜”。题图为利农珠秀苦瓜的培育过程。
请回答:
(1)苦瓜亲本中母本的果皮颜色为浅绿色,子代利农珠秀为翠绿色,这种亲子代之间的差异称为 。苦瓜的果皮颜色这种性状由 控制。
(2)图中,若浅绿色为显性性状(A),翠绿色为隐性性状(a),则父本和母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子代的基因组成应为 ,这种杂交后代的特性属于 (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
(3)假设利农珠秀(aa)与某浅绿色苦瓜(Aa)杂交,其子代中表现为翠绿色果皮的概率为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只需写出果皮颜色的基因传递) 。
(4)在选育过程中,除果皮颜色外,还需考虑与经济价值直接相关的等其他性状,如: (答出1点即可)。
【答案】(1) 变异 基因
(2) Aa,Aa aa 可遗传
(3) 50%
(4)抗病性、品质、口感等(合理即可)
【分析】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如子女与父母相貌相似)。
2.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如兄弟姐妹间的性状不同)。
3.遗传保证物种稳定性,变异推动生物进化,二者共同存在于生物繁衍过程中。
【详解】(1)母本(浅绿色)与子代(翠绿色)的性状差异,符合变异的定义(亲子间或子代个体间的性状差异)。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果皮颜色作为一种性状,其遗传由相应的基因决定。
(2)已知浅绿色为显性(A),翠绿色为隐性(a)。子代出现隐性性状(翠绿色,基因组成为aa),说明子代从父母双方各获得一个隐性基因a。由于父母均表现为显性性状(浅绿色),其基因组成中必含显性基因A,因此父母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若为AA,无法提供隐性基因a)。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纯合控制,因此翠绿色子代的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该变异由基因组成改变引起,属于可遗传变异。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3)利农珠秀(aa)只能产生含a的配子;浅绿色苦瓜(Aa)可产生含A或a的配子,比例为 1:1。 子代基因型及概率: Aa(浅绿色):50%;aa(翠绿色):50%。因此,翠绿色果皮的概率为50%(或 1/2)。
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4)与苦瓜经济价值直接相关的性状包括:果实大小、口感(苦味程度)、产量、抗病性等(答出 1 点即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