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考点 5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动物的运动 2025/2024/2021·选择题 2023·填空题 从近五年广东省中考试题来看,本专题分值占比稳定在6%~10%。重点聚焦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动物行为类型与实例。实验题占比提升,体现在教材实验拓展和创新情境实验;选择题上减少纯概念辨析,增加图示题(如关节图标注、肌肉舒缩模型)。非选择题主要体现在综合应用题(如骑行中膝关节保护措施及生物学原理)和材料分析题(如象群迁移行为与生态影响)。
考点2 动物的行为 2023/2022/2021·选择题
考点01 动物的运动
(2025·广东·中考真题)“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科研人员研究体育课内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时间占比对七年级学生积极情绪及体质(测肺活量与体脂率)的影响,8周后各项测试指标变化幅度如图。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有利于改善学生情绪状态及体质的体力活动时间占比为( )
A.30% B.40% C.50% D.60%
2.体育课中某同学做屈肘动作时不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神经系统支配 B.屈肘状态时肱二头肌舒张
C.肌肉提供动力 D.骨绕关节产生运动
3.测肺活量尽力吸气时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肋骨向内运动 B.膈顶部下降
C.胸廓容积缩小 D.肺容积缩小
4.人在体力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燃脂”降低体脂率。呼吸作用不会产生(或释放)( )
A.水 B.能量 C.氧气 D.二氧化碳
5.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具有诸多益处,该研究中没有直接体现的益处是( )
A.提升睡眠质量 B.增强肺部功能
C.降低体脂率 D.改善情绪状态
【答案】1.C 2.B 3.B 4.C 5.A
【分析】(1)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一组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一般情况下,两块肌肉的配合过程中,一块收缩,一块舒张。例如:自然状态下,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2)人体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实现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实现呼气。胸廓的运动实现了吸气和呼气。
1.分析图可知,体力活动时间占比过低效果不明显,占比过高可能导致疲劳,反而影响情绪和体质,50%体力活动占比的积极情绪和体质改善幅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做屈肘动作时,神经系统支配肌肉收缩,故A不符合题意。
B.屈肘状态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B符合题意。
C.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收缩提供运动的动力,故C不符合题意。
D.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人体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实现吸气;因此测肺活量尽力吸气时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肋骨向外运动,B膈顶部下降,C胸廓容积扩大,D肺容积增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因此呼吸作用不会产生氧气,故C符合题意,ABD符合题意。
故选C。
5.A.虽然体力活动确实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但该研究的重点在于情绪、肺活量和体脂率,没有直接体现睡眠质量的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研究中提到了肺活量的变化,这是肺部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定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占比的增加,可增大肺活量,因此增强肺部功能在该研究中是直接体现的益处,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中明确提到了体脂率的变化,一定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占比的增加,可降低体脂率,是该研究中是直接体现的益处,故C不符合题意。
D.研究中明确提到了积极情绪的变化,一定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占比的增加,可增强积极的情绪,因此改善情绪状态在该研究中是直接体现的益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图为仿生义肢的两种不同状态。对比人体结构,下列相当于肌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分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
【详解】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由图中两种不同运动状态可知,①②相当于骨,③相当于关节,④相当于肌肉,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7.(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请观察球员的肌肉和关节结构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题目。
(1)球员投篮瞬间如图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精准投篮是在多次练习后形成的 反射。
(2)打篮球时若出现肩关节脱臼,指的是图中 (填序号)从关节窝中滑出。若膝关节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图中 (填序号)内滑液增多,引起不适。
(3)为避免发生运动损伤,请你为同学们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答案】(1) 收缩 复杂/条件
(2) ① ③
(3)运动前做好热身/做好防护措施/听从体育老师教导/规范训练动作等
【分析】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软骨、⑤是关节窝。
【详解】(1)据图所示,投篮时上肢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精准投篮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2)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打篮球时若出现肩关节脱臼,指的是图中①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若膝关节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关节腔积液,即图中③关节腔内滑液增多,引起不适。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囊和韧带增厚,防止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保证关节运动的牢固性;为避免发生运动损伤,运动前做好热身,并做好防护措施,听从体育老师教导、规范训练动作等。
8.(2023·广东·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赛龙舟(如图甲)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请回答:
(1)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 和骨骼肌的参与。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 (填名称)收缩、结构b (填名称)舒张。
(2)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肌和 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 。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 (填序号),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3)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 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 上形成物像,人们在欢乐的赛龙舟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力量。
【答案】(1) 骨连结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2) 膈 减少 ④ 主动脉
(3) 神经 激素 视网膜
【分析】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结。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能为运动提供动力。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3.题图中: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
【详解】(1)人是哺乳动物。结合分析可知,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的参与。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肱二头肌收缩、结构b肱三头肌舒张。
(2)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可见,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少。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不同的血管相连。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概括地说,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可见,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④,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
(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地位,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可见,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眼球中的视网膜,为一层柔软而透明的膜,紧贴在脉络膜内面,有感受光刺激的作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故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是眼球内成像的部位。可见,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9.(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是一个学生听到国歌后敬礼,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国歌,形成听觉的地方是耳蜗
B.这一动作属于简单反射
C.这一动作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此时手的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C
【分析】(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2)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3)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详解】A.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所以听到国歌,形成听觉的地方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错误。
B.听到国歌,看到国旗,学生立即行少先队礼。由人体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参与,这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属于条件(复杂)反射,B错误。
C.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下,才能正常进行,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之下,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C正确。
D.少先队员敬礼时,属于屈肘动作,手臂上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
故选C。
10.(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是关于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关节窝,③是关节头 B.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②③与关节的牢固性都无关 D.关节和骨组成运动系统
【答案】B
【分析】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腔,③关节窝。
【详解】A.由分析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腔,③关节窝,A错误。
B.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具有灵活性,B正确。
C.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这样一凸一凹的结构,有利于关节的牢固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②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所以,与关节牢固性有关的结构的是①关节头、关节囊、③关节窝,C错误。
D.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D错误。
故选B。
11.(2021·广东·中考真题)治疗关节疾病时,可通过局部注射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分析】关节的结构:
【详解】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所以,治疗关节疾病时,药物需注入关节的[4]关节腔,故选D。
考点02 动物的行为
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金鱼听到掌声就来觅食的行为是经反复训练形成的。从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与该行为相似的是( )
A.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
C.孔雀开屏 D.大雁南飞
【答案】B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鹦鹉学舌、海豹表演、小狗钻火圈等。
【详解】选项中,“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大雁南飞”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与金鱼听到掌声就来觅食的行为相似,都属于学习行为,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2·广东·中考真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与蛙鸣作用最相似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大雁南飞 D.螳螂捕蝉
【答案】A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又称为本能,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亲鸟育雏等。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先天具备的非条件反射行为。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维持动物最基本生存的需要。
【详解】雄蛙具有鸣囊,鸣叫是为了求偶,吸引雌蛙。“孔雀开屏”是雄孔雀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进行求偶,这两者之间最相似。
故选A。
3.(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生来就会吐丝结网 B.雏鸟本能的向父母索要食物
C.埃及秃鹰模仿父母用石头敲开鸟蛋取食 D.刺豚遇到敌害喝大量水把自己变成一个刺球
【答案】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行为。
【详解】埃及秃鹰模仿父母用石头敲开鸟蛋取食是通过学习或生活经验的积累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蜘蛛生来就会吐丝结网、雏鸟本能的向父母索要食物、刺豚遇到敌害喝大量水把自己变成一个刺球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C。
4.(2021·广东·中考真题)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生长距离迁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
B.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徙行为
C.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该象群的迁徙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答案】C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②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详解】A.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所以,亚洲象的迁徙行为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A正确。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故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移行为,B正确。
C.该象群中的全部个体都属于一种生物,故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C错误。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故该象群的迁移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D正确。
故选C。
5.(2021·广东·中考真题)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以下研究中没有使用实验法的是( )
A.用自制迷宫,观察小鼠走出迷宫需要的时间
B.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
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观察幼雁出壳后的行为
D.将蚂蚁放入有湿土和食物的瓶中,观察蚂蚁取食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详解】ACD.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因此ACD都用到了实验法,不符合题意。
B.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属于观察法,B符合题意
故选B。
(2025·广东汕头·模拟预测)自行车骑行被称为“黄金有氧运动”,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科学骑行有益于身体健康。如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炎;习惯把车座调太高也容易引起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损伤,养成良好的骑行习惯很重要。请完成下面小题。
1.骑行后大汗淋漓时,最好补充一些( )
A.自来水 B.淡盐水 C.碳酸饮料 D.牛奶
2.骑行时遇到红灯要主动停车,如图是小粤作出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经过①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B.③是小脑,协调司机停车过程中精准操作
C.②、④分别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感受器
D.小粤作出的反应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3.关节有大量积液导致肿胀,产生滑液的结构是( )
A.关节头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窝
4.下列关于骑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蹬车动作很简单,无须神经系统的调节
B.骑车过程中只需要下肢的骨骼肌参与
C.全身参与蹬车动作的关节只有膝关节
D.爬坡过程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
5.骑行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符的是( )
A.节假日互赠电子贺卡 B.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
C.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答案】1.B 2.A 3.B 4.D 5.B
【分析】(1)题图中:①是晶状体,②是视网膜,③是大脑,④是效应器。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3)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4)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1.人大量出汗会排出过多的无机盐,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这时应多喝淡盐水,以补充失去的无机盐和水分。因此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根据分析可知,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都能落在视网膜上,A正确。
B.③大脑是高级中枢所在,控制着小粤停车过程中精准操作,B错误。
C.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能够把物体的色彩、亮度等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④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骑行时遇到红灯要主动停车,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A。
3.AD.关节头和关节窝合起来构成关节面,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表面覆有一层关节软骨,不能产生滑液,A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BC.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A错误。
B.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错误。
C.全身参与蹬车动作的关节有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等,C错误。
D.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因此,爬坡过程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D正确。
故选D。
5.A.同学、朋友问候发电子贺卡代替互赠纸质贺卡,减少了纸张的浪费。少用一张纸,少伐一棵树,有利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符合“低碳 ”生活的要求,利于环境保护,A不符合题意。
B.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但要增加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还要多伐棵树,不利于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B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C不符合题意。
D.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利于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5·广东清远·一模)2025年5月,我国代表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中勇夺冠军。题图是参赛选手打羽毛球时的动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打球时,骨起到杠杆作用
B.图中选手握拍手臂的肱二头肌舒张
C.选手所需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D.该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答案】B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详解】A.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所以选手打球时,骨起到杠杆作用,A正确。
B.图中选手处于挥拍击球的动作状态,此时握拍手臂的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因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而挥拍击球动作类似于屈肘动作,B错误。
C.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选手进行打球等运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C正确。
D.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多个系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选手打球的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同时也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B。
7.(2025·广东汕头·三模)骨性关节炎是由关节软骨受损或软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患者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和运动功能丧失。结合膝关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患者受损的部位主要是图中的⑤
B.图中③⑤所示结构都与关节灵活性有关
C.脱臼现象是指图中①从④中滑脱出来
D.正常人适量运动可刺激⑤分泌更多滑液,使膝关节更灵活
【答案】D
【分析】图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上有一层关节软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震动。 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能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除了这些基本结构,有的关节还有韧带等辅助结构。关节的各种结构使关节既具有牢固性、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
【详解】A.骨性关节炎的核心病理是关节软骨⑤受损或软化,导致关节表面不光滑,进而引发疼痛、畸形等症状,A正确。
B.③关节腔内含滑液,可减少关节面摩擦,增加灵活性, ⑤关节软骨表面光滑,能缓冲震动、减少摩擦,也与关节活动的灵活性有关,B正确。
C.脱臼的定义是关节头①从关节窝④中脱离,导致关节结构异常,属于常见运动损伤,C正确。
D.适量运动确实能促进滑液分泌,但滑液由关节囊②分泌,而非关节软骨⑤,D错误。
故选D。
8.(2025·广东潮州·二模)2024年举办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健将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比赛中人体的各器官各司其职,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发令枪响引起选手图甲的①产生振动,此振动通过 (结构名称)传导到内耳,刺激了内耳内 对声波信息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有关神经再将信息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听觉,运动员迅速起跑。这种反射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2)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运动员需要通过 (细胞结构),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获得所需的能量,此期间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
(3)当大口吸气时,图乙中的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肺内气压 (“大于”、“等于”、“小于”)外界气压。当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氧气经过肺循环最先经过 (血管名称)到达图丙中的C 进入到心脏。
(4)运动前充分热身有利于图丁的④ 能够分泌一定的 ,使关节更加灵活,除此之外,能在运动中减少关节摩擦的结构还有 。
【答案】(1) 鼓膜 听小骨 复杂
(2)线粒体
(3) 收缩 小于 动脉血 肺静脉 左心房
(4) 关节囊 滑液 关节软骨
【分析】图甲中:①鼓膜、②耳蜗;图丙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室;图丁中:③关节头、④关节囊、⑤关节软骨、⑥关节窝。
【详解】(1)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①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②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运动员就迅速起动。这种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属于复杂件反射。
(2)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运动员比赛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氧气,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处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肺扩张,气体进入肺内,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入肺。氧气吸入肺后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与血红蛋白结合,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动脉血由肺静脉运回C左心房,而后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4)运动前充分的热身活动可促进④关节囊分泌一定的滑液到关节腔中,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增加关节活动的灵活性;同时⑤关节软骨的缓冲作用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减少损伤。
9.(2025·广东汕头·三模)蝗虫有典型的保护色,平时多栖息于植物丛间,喜食肥厚的植物叶片,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蝗灾大发生时,蝗虫可将农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蝗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分,具迁飞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农业害虫之一。
(1)蝗虫的身体分三部分,且足和触角等附肢也分节,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动物门。蝗虫善于跳跃,与其跳跃运动相适应的一对足是 (填序号)。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它会限制蝗虫的发育和继续长大,所以蝗虫需要定期的 。
(3)蝗虫体表还有 ,用于呼吸。悟空同学想探究蝗虫体表呼吸结构所在的位置,将一定数量的蝗虫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蝗虫的头部被置于水中(图乙A),另外一组蝗虫的腹部被置于水中(图乙B)。一段时间后再观察,他发现相比于A试管,B试管中的蝗虫更快死亡。由此推测,蝗虫体表呼吸的结构主要位于身体的 。
(4)图丙中,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 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5)沙漠蝗虫有很强的迁徙能力,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
【答案】(1) 节肢 ③
(2) 外骨骼 蜕皮
(3) 气门 腹部
(4) 若虫 蛹 不完全变态发育
(5)先天性行为
【分析】1.图甲中:①是前足,②是中足,③是后足。
2.图乙中:A试管中的蝗虫头部浸没在水中,B试管中的蝗虫腹部浸没在水中。
3.图丙中,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成虫和若虫(跳蝻)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基本相似,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详解】(1)蝗虫身体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足和触角等附肢分节,符合节肢动物的特征,所以属于节肢动物门。在蝗虫的三对足中,后足(③)粗壮发达,肌肉力量强大,适于跳跃。
(2)蝗虫体表坚韧的结构是外骨骼,它对蝗虫的身体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应陆地生活。然而,外骨骼不会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当蝗虫身体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外骨骼会限制其生长和发育,所以蝗虫需要定期蜕皮,蜕去旧的外骨骼,长出新的更大的外骨骼。
(3)蝗虫体表用于呼吸的结构是气门。在探究实验中,A试管中蝗虫头部浸没在水中,B试管中蝗虫腹部浸没在水中,B试管中的蝗虫更快死亡。这表明蝗虫体表呼吸的结构主要位于腹部,因为头部浸没在水中对蝗虫呼吸影响较小,而腹部浸没水中,堵住气门,导致蝗虫无法正常呼吸而更快死亡。
(4)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由图丙可知,蝗虫的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期,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5)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沙漠蝗虫的迁徙能力是生来就有的,由其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025·广东云浮·二模)南宋画家许迪的画作《野蔬草虫图》(如图)生动描述了蝗虫、菜粉蝶与蜻蜓在白菜地里活动的场景。请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蝗虫、菜粉蝶与蜻蜓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B.生长过程都需要定期蜕皮
C.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都有一对触角、两对足、三对翅
11.关于画中的几种生物,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蜻蜓会取食白菜叶片上的害虫,我们要保护蜻蜓
B.蝗虫会成群地啃食白菜的叶片,这属于社会行为
C.菜粉蝶幼虫喜欢啃食白菜叶片,这属于先天性行为
D.菜粉蝶能帮助白菜传粉,两者相互适应、相互依存
【答案】10.D 11.B
【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2)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体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
(3)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10.ACD.蝗虫、菜粉蝶与蜻蜓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AC正确,D错误。
B.蝗虫、菜粉蝶与蜻蜓的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生长过程都需要定期蜕皮,B正确。
故选D。
11.A.蜻蜓会取食白菜叶片上的害虫,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因此我们要保护蜻蜓,A正确。
B.蝗虫会成群地啃食白菜的叶片,这属于取食行为,蝗虫群体没有明确的组织,不属于社会行为,B错误。
C.菜粉蝶幼虫喜欢啃食白菜叶片,是菜粉蝶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D.菜粉蝶帮助白菜传粉,白菜为菜粉蝶提供食物,可见两者相互适应、相互依存,D正确。
故选B。
(2025·广东东莞·二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们逐渐练就了各种独特精妙的“绝招”,凭借着这些“绝招”,它们得以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中巧妙地保护自己,延续生命。请完成下面小题。
12.长颈鹿的花斑纹与阳光透过树叶后形成的光影效果十分相似,是一种天然的伪装。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沙漠植株根系发达
C.蚯蚓疏松土壤 D.森林涵养水源
13.壁虎遇到强敌会断足截尾,但是断尾可以再生,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包括( )
①细胞数目增多 ②细胞体积增大 ③遗传物质改变 ④形成不同的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从肛门排出“臭气”,敌害往往难以忍受其臭味而被击退或击晕。下列关于该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学习行为 B.对黄鼠狼不利
C.可以诱杀鼠类 D.有利于躲避敌害
【答案】12.B 13.B 14.D
【分析】1.自然界中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2.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有关。
3.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按获得途径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按行为的功能、不同表现可分为觅食行为、贮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领域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会行为、定向行为、通讯行为等。
12.A.长颈鹿的花斑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捕食关系,而非生物适应环境,A不符合题意。
B.沙漠植株根系发达能适应干旱的环境,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符合题意。
C.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
D.森林涵养水源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壁虎断尾再生涉及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
①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①正确;
②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②正确;
③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都不会发生变化,③错误;
④细胞分化能形成壁虎尾巴中的不同组织,④正确。
故选B。
14.A.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从肛门排出“臭气”,敌害往往难以忍受其臭味而被击退或击晕是先天性行为,A错误。
B.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从肛门排出“臭气”,敌害往往难以忍受其臭味而被击退或击晕对黄鼠狼有利,B错误。
C.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从肛门排出“臭气”,敌害往往难以忍受其臭味而被击退或击晕是防御行为而非捕食行为,C错误。
D.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从肛门排出“臭气”,敌害往往难以忍受其臭味而被击退或击晕是防御行为,有利于躲避敌害,D正确。
故选D。
15.(2025·广东汕头·一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我国养蚕织丝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是家蚕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对家蚕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蚕丝产生于家蚕的幼虫时期
C.家蚕的“作茧自缚”是先天性行为
D.家蚕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D
【分析】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蟋蟀、蝼蛄、螳螂、蜻蜓、蝉等的发育同蝗虫。
【详解】A.家蚕家蚕通过雌蛾和雄蛾交配,产卵繁殖,家蚕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A正确。
B.家蚕的幼虫取食桑叶,吐丝结茧,所以蚕丝产生于家蚕的幼虫时期,B正确。
C.“作茧自缚”指的是幼虫吐丝结茧的行为。家蚕结茧是本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所以,“作茧自缚”是先天性行为,C正确。
D.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故选D。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9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考点 5年考情(2021-2025) 命题趋势
考点1 动物的运动 2025/2024/2021·选择题 2023·填空题 从近五年广东省中考试题来看,本专题分值占比稳定在6%~10%。重点聚焦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动物行为类型与实例。实验题占比提升,体现在教材实验拓展和创新情境实验;选择题上减少纯概念辨析,增加图示题(如关节图标注、肌肉舒缩模型)。非选择题主要体现在综合应用题(如骑行中膝关节保护措施及生物学原理)和材料分析题(如象群迁移行为与生态影响)。
考点2 动物的行为 2023/2022/2021·选择题
考点01 动物的运动
(2025·广东·中考真题)“少年强则中国强,体育强则中国强。”科研人员研究体育课内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时间占比对七年级学生积极情绪及体质(测肺活量与体脂率)的影响,8周后各项测试指标变化幅度如图。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有利于改善学生情绪状态及体质的体力活动时间占比为( )
A.30% B.40% C.50% D.60%
2.体育课中某同学做屈肘动作时不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神经系统支配 B.屈肘状态时肱二头肌舒张
C.肌肉提供动力 D.骨绕关节产生运动
3.测肺活量尽力吸气时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肋骨向内运动 B.膈顶部下降
C.胸廓容积缩小 D.肺容积缩小
4.人在体力活动中通过呼吸作用“燃脂”降低体脂率。呼吸作用不会产生(或释放)( )
A.水 B.能量 C.氧气 D.二氧化碳
5.一定强度的体力活动具有诸多益处,该研究中没有直接体现的益处是( )
A.提升睡眠质量 B.增强肺部功能
C.降低体脂率 D.改善情绪状态
6.(2024·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图为仿生义肢的两种不同状态。对比人体结构,下列相当于肌肉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请观察球员的肌肉和关节结构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题目。
(1)球员投篮瞬间如图所示,此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精准投篮是在多次练习后形成的 反射。
(2)打篮球时若出现肩关节脱臼,指的是图中 (填序号)从关节窝中滑出。若膝关节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图中 (填序号)内滑液增多,引起不适。
(3)为避免发生运动损伤,请你为同学们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8.(2023·广东·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赛龙舟(如图甲)是我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请回答:
(1)鼓手击鼓时需要运动系统中的骨、 和骨骼肌的参与。舵手屈肘掌舵时,图乙中的结构a (填名称)收缩、结构b (填名称)舒张。
(2)桡手奋力挥桨时用力吸气,肋间肌和 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 。比赛过程中,桡手心跳加快。图丙中代表心脏左心室的是 (填序号),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3)赛龙舟时,运动员情绪高涨、动作整齐划一。这主要是 调节和 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赛龙舟的盛景落在眼球的 上形成物像,人们在欢乐的赛龙舟活动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信和力量。
9.(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是一个学生听到国歌后敬礼,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听到国歌,形成听觉的地方是耳蜗
B.这一动作属于简单反射
C.这一动作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此时手的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0.(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如图是关于关节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关节窝,③是关节头 B.关节使骨的运动更灵活
C.②③与关节的牢固性都无关 D.关节和骨组成运动系统
11.(2021·广东·中考真题)治疗关节疾病时,可通过局部注射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02 动物的行为
1.(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金鱼听到掌声就来觅食的行为是经反复训练形成的。从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与该行为相似的是( )
A.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
C.孔雀开屏 D.大雁南飞
2.(2022·广东·中考真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与蛙鸣作用最相似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大雁南飞 D.螳螂捕蝉
3.(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生来就会吐丝结网 B.雏鸟本能的向父母索要食物
C.埃及秃鹰模仿父母用石头敲开鸟蛋取食 D.刺豚遇到敌害喝大量水把自己变成一个刺球
4.(2021·广东·中考真题)一群亚洲象离开原栖息地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发生长距离迁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有组织、有分工的社会行为
B.可用无人机远距离观察象群的迁徙行为
C.该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D.该象群的迁徙可能会影响到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
5.(2021·广东·中考真题)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以下研究中没有使用实验法的是( )
A.用自制迷宫,观察小鼠走出迷宫需要的时间
B.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
C.用孵化箱代替母雁孵蛋,观察幼雁出壳后的行为
D.将蚂蚁放入有湿土和食物的瓶中,观察蚂蚁取食
(2025·广东汕头·模拟预测)自行车骑行被称为“黄金有氧运动”,是一种绿色出行方式,科学骑行有益于身体健康。如果长时间骑行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关节肿胀疼痛,甚至关节炎;习惯把车座调太高也容易引起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损伤,养成良好的骑行习惯很重要。请完成下面小题。
1.骑行后大汗淋漓时,最好补充一些( )
A.自来水 B.淡盐水 C.碳酸饮料 D.牛奶
2.骑行时遇到红灯要主动停车,如图是小粤作出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线经过①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B.③是小脑,协调司机停车过程中精准操作
C.②、④分别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感受器
D.小粤作出的反应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3.关节有大量积液导致肿胀,产生滑液的结构是( )
A.关节头 B.关节囊 C.关节腔 D.关节窝
4.下列关于骑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蹬车动作很简单,无须神经系统的调节
B.骑车过程中只需要下肢的骨骼肌参与
C.全身参与蹬车动作的关节只有膝关节
D.爬坡过程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
5.骑行有助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符的是( )
A.节假日互赠电子贺卡 B.倡导使用一次性木筷
C.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D.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6.(2025·广东清远·一模)2025年5月,我国代表队在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中勇夺冠军。题图是参赛选手打羽毛球时的动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手打球时,骨起到杠杆作用
B.图中选手握拍手臂的肱二头肌舒张
C.选手所需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D.该过程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
7.(2025·广东汕头·三模)骨性关节炎是由关节软骨受损或软化而引起的一类疾病。患者严重时会导致关节畸形和运动功能丧失。结合膝关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患者受损的部位主要是图中的⑤
B.图中③⑤所示结构都与关节灵活性有关
C.脱臼现象是指图中①从④中滑脱出来
D.正常人适量运动可刺激⑤分泌更多滑液,使膝关节更灵活
8.(2025·广东潮州·二模)2024年举办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健将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比赛中人体的各器官各司其职,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请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发令枪响引起选手图甲的①产生振动,此振动通过 (结构名称)传导到内耳,刺激了内耳内 对声波信息敏感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有关神经再将信息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听觉,运动员迅速起跑。这种反射属于 (填“简单”或“复杂”)反射。
(2)比赛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运动员需要通过 (细胞结构),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获得所需的能量,此期间运动员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
(3)当大口吸气时,图乙中的肋间肌和膈肌处于 状态,肺内气压 (“大于”、“等于”、“小于”)外界气压。当吸入的氧气进入血液后,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氧气经过肺循环最先经过 (血管名称)到达图丙中的C 进入到心脏。
(4)运动前充分热身有利于图丁的④ 能够分泌一定的 ,使关节更加灵活,除此之外,能在运动中减少关节摩擦的结构还有 。
9.(2025·广东汕头·三模)蝗虫有典型的保护色,平时多栖息于植物丛间,喜食肥厚的植物叶片,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蝗灾大发生时,蝗虫可将农作物食成光杆或全部吃净,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蝗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分,具迁飞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迁徙性农业害虫之一。
(1)蝗虫的身体分三部分,且足和触角等附肢也分节,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动物门。蝗虫善于跳跃,与其跳跃运动相适应的一对足是 (填序号)。
(2)蝗虫体表有坚韧的 ,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它会限制蝗虫的发育和继续长大,所以蝗虫需要定期的 。
(3)蝗虫体表还有 ,用于呼吸。悟空同学想探究蝗虫体表呼吸结构所在的位置,将一定数量的蝗虫均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蝗虫的头部被置于水中(图乙A),另外一组蝗虫的腹部被置于水中(图乙B)。一段时间后再观察,他发现相比于A试管,B试管中的蝗虫更快死亡。由此推测,蝗虫体表呼吸的结构主要位于身体的 。
(4)图丙中,蝗虫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 、成虫三个时期,不经过 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 。
(5)沙漠蝗虫有很强的迁徙能力,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
(2025·广东云浮·二模)南宋画家许迪的画作《野蔬草虫图》(如图)生动描述了蝗虫、菜粉蝶与蜻蜓在白菜地里活动的场景。请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蝗虫、菜粉蝶与蜻蜓叙述,错误的是( )
A.都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B.生长过程都需要定期蜕皮
C.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D.都有一对触角、两对足、三对翅
11.关于画中的几种生物,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蜻蜓会取食白菜叶片上的害虫,我们要保护蜻蜓
B.蝗虫会成群地啃食白菜的叶片,这属于社会行为
C.菜粉蝶幼虫喜欢啃食白菜叶片,这属于先天性行为
D.菜粉蝶能帮助白菜传粉,两者相互适应、相互依存
(2025·广东东莞·二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们逐渐练就了各种独特精妙的“绝招”,凭借着这些“绝招”,它们得以在危机四伏的自然环境中巧妙地保护自己,延续生命。请完成下面小题。
12.长颈鹿的花斑纹与阳光透过树叶后形成的光影效果十分相似,是一种天然的伪装。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沙漠植株根系发达
C.蚯蚓疏松土壤 D.森林涵养水源
13.壁虎遇到强敌会断足截尾,但是断尾可以再生,此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包括( )
①细胞数目增多 ②细胞体积增大 ③遗传物质改变 ④形成不同的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黄鼠狼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从肛门排出“臭气”,敌害往往难以忍受其臭味而被击退或击晕。下列关于该行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学习行为 B.对黄鼠狼不利
C.可以诱杀鼠类 D.有利于躲避敌害
15.(2025·广东汕头·一模)“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古丝绸之路的拓展和延伸。我国养蚕织丝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是家蚕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对家蚕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家蚕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B.蚕丝产生于家蚕的幼虫时期
C.家蚕的“作茧自缚”是先天性行为
D.家蚕的发育是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