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5 09:0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第五章
环境管理质量检测
单元测试(湘教版选修6)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新华网厦门2011年7月31日电
厦门海域近日发生赤潮现象,暂未发现有毒赤潮藻类。截至7月30日晚,厦门海域赤潮面积从28日的约105平方千米减少到约20平方千米,赤潮藻类的种类和密度都有所下降。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
“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l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式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尘(PM10)、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含硫煤燃烧造成的,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会对人体造成呼吸系统和眼部刺激,还会造成酸雨现象。据此回答3、4题。
3.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A.晴朗微风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4.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5.下列属于固体废弃物污染特点的是(

①污染过程长期、缓慢
②污染途径广
③污染范围大
④易造成全球性污染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回收利用垃圾,要先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了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排除的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今天,“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日常消费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C.少用普通电池,多用蓄电池
D.尽量购买、使用绿色的物品
8.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吊白块”
④利用农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读全球CO2浓度变化图,回答9、10题。
9.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0.为延缓和减轻由于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减少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1.阅读莱茵河下游某监测站含磷化合物年平均浓度变化图,回答问题。(20分)
(1)河水中的磷主要来源于

(2)河水中磷含量增加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3)莱茵河流域著名的工业区名称是
。莱茵河磷含量的下降,主要得益于该工业区进行了

等措施。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国某大城市2002年7月8日、7月9日天气和空气质量表。
材料二
我国某特大城市上空2002年7月8日、7月9日等温面分布示意图。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该城市首要污染物主要来自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该城市上空出现
现象,使大气扩散的条
件趋于

(3)我国实施空气质量日报有何意义?
(4)现阶段,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生存空间,对此,我国政府应采取什么对策?
13.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包围之中,有约l/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场所。结合下图回答问题。(20分)
(1)城市垃圾主要来自


(2)目前,多数城市采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上图为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图中方框内A、B、C、D应分别表示
。(填数码)
①热电厂
②复合肥厂
③建材厂
④分类投放
(4)采用该流程处理垃圾的好处是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D,2选D。第1题,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
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积聚使海水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第2题,以上四个水域都有可能发生赤潮,但珠江口面临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发达,人口众多,含磷洗涤剂的使用更广泛;珠江口纬度较低,海水温度高,更有利于赤潮藻类的大量繁殖。
3、4.【解析】3选A,4选B。第3题,大气污染物因随大气运动而扩散到其他地区,但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时,这种扩散作用就比较微弱。第4题,春季我国北方地区频发的沙尘暴会增加大气中的沙尘数量,加剧大气污染程度。
5.【解析】选B。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般不会造成全球性污染。
6.【解析】选B。居民对垃圾的处理没有分类习惯,平常只是将垃圾都用垃圾袋一并倒入垃圾箱中,不去分开。居民也不会意识到平常错误做法的危害。据调查,居民绝大部分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造成垃圾分类投放实验效果不佳。
7、8.【解析】7选D,8选B。第7题,绿色的物品不一定是环保产品。第8题,①③两项提供的食品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不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
9、10.【解析】9选A,10选B。第9题,全球CO2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人类生产生活燃烧大量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的CO2;二是毁林。第10题,各国应加强国际协作,控制和减少CO2排放量。
11.【解析】该题考查莱茵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及危害。莱茵河流经著名的德国鲁尔区,由于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环境污染大规模整治,新工业替代传统工业,使鲁尔区的污水排放量呈不断下降趋势。
答案:(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2)河水富营养化并有潜在毒性
(3)鲁尔区
调整工业结构
治理工业废水
12.【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表中所列内容可知,该地的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因工业生产中燃烧煤释放的污染物主要是硫氧化物和粉尘,故该污染物不是来自工业生产,而是汽车尾气。第(2)题,由图可知近地面气温变化先减后增,由此判断出现了非正常递减的气温变化,即逆温。逆温会使空气对流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第(3)、(4)题,均可结合自身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来回答。
答案:(1)汽车尾气
(2)逆温
减弱
(3)①宣传环境安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②实施舆论监督,及时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4)①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手段和意识,走科技兴国之路;③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13.【解析】第(1)题,考查知识点是关于城市垃圾的来源。第(2)题,目前大多数城市堆放垃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等。第(3)、(4)题,主要考查对处理垃圾流程的理解。
答案:(1)工业生产废弃物
生活废弃物
(2)占用大量土地,污染水体、大气、土壤等。
(3)④③②①(①②可互换)
(4)净化环境
变废为宝
【规律方法】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1)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城市垃圾总量。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2)要改变粗放型的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商品的加工深度。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商品包装要尽量使用可分解、可降解或回收利用的材料。
(4)要改善城市居民的燃料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