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件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3)

文档属性

名称 1.3 课件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7 11:1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3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旅游资源的形成 自然特征 夏威夷五大连池华山黄山武陵源被认知 主导 山前平原 协调统一 自然地理 主导 纪念地 标志物 革命历史 1.为何我国古代寺庙常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
【提示】 古代设计师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协调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旅游资源分布 构造地貌 构造格局 气候 海陆地形 气候因素 历史文化遗存 审美活动 社会认知 分布密度 休闲度假村 片状 带状 关中平原 四川盆地 2.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齐全,地貌、气候复杂多样,生物种类繁多,多名山大川,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2)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和著名的古代建筑工程,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形成 【问题导思】 
1.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许多宝贵的旅游资源。桂林山水形成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 自然地理条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溶性的石灰等。2.据教材第12页图1-9 思考:五大连池景区属于哪种地质地貌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列举与该地景观成因相似的景观。
【提示】 火山地貌景观;火山喷发形成的;夏威夷的火山景观,冰岛火山景观等。3.李白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诗中描写的是我国的哪座名山?该山属于哪种地质地貌景观?怎样形成的?
【提示】 九华山;花岗岩地貌;侵入的岩浆冷凝形成花岗岩体,经风化侵蚀形成花岗岩山地。
4.孔府、孔庙和孔林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也是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提示】 人类活动。1.自然地理条件
三种岩石地貌景观的形成及分布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特征与旅游资源的关系,还考查了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的能力和等高线阅读能力。
【解析】 本题特别强调冬季和夏季都吸引游客,这就要求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考虑,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神农架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可以使植被景观保持全年具有观赏价值。根据等高线信息可以判断当地海拔较高,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形成了适于不同季节观赏的景观。
【答案】 神农架地处亚热带,山地海拔较高,植被繁茂,夏季凉爽,冬季有积雪。旅游资源的分布 【问题导思】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 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社会认知因素。
2.火山地貌、峡谷地貌、冰雕玉砌地貌和午夜阳光等旅游资源有何分布规律?
【提示】 火山地貌、峡谷地貌的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密切的关系;冰雕玉砌和午夜太阳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3.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该诗对庐山旅游有何作用?
【提示】 提高了庐山的知名度和旅游价值。4.我国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临海,有丰富的海景资源;②属季风区,有优美的气候、水文、植物景观资源;③多低山丘陵,有许多秀丽的山水风光,如丹霞地貌、花岗岩地貌、喀斯特地貌;④自古是我国的经济重心,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⑤当代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旅游需求大;⑥各种交通方式齐全,交通便利,为人们的出游提供了方便的条件。1.旅游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2.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1)云南滇池按成因属于__________湖,下列与其成因类型不相同的湖泊是(  )
A.维多利亚湖       B.坦噶尼喀湖
C.青海湖 D.西湖
(2)将下列我国重点旅游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填在表中。(3)图中呈现出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主要有哪些?
【思路点拨】 从图中读取有效信息是解答该题的突破口。从图中可读出我国重点旅游点的分布,进而分析中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解析】 第(1)题,云南滇池按成因属于构造陷落形成的构造湖,与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青海湖相同;西湖属于海迹湖。第(2)、(3)题,读图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分析回答。【答案】 (1)构造湖 D
(2)
(3)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呈现明显的片状或带状。[解图精要]
1.武夷山属地质地貌景观中的砂岩地貌。
2.砂岩地貌构成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旅游资源。
3.红色砂岩山地风化成形成的“丹霞地貌景观”最有名。[图表应用]
整体为红层峰林式结构,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380多座,看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景观属于(  )
A.火山地貌
B.花岗岩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解析】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好该题的基础。从材料中知,“红层峰林”“赤城层层”“云霞片片”是对丹霞地貌的描述。
【答案】 D2.构成上述地貌的物质基础是(  )
A.片麻岩      B.砂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解析】 丹霞山是在红色的砂岩基础上,经过长时期的风化侵蚀形成的。
【答案】 B2.红色旅游给当地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应分以下几项调查:(1)直接经济效益:调查游客人次、门票收入;(2)间接经济效益:向游客出售当地土特产、民族工艺品、特色小食品以及开餐馆、跑出租等经济收入;(3)社会效益:调查就业人数,包括直接和间接就业于旅游业的人数;(4)环境效益:生态服务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调查发展旅游业后,为环境的投资所得到的回报。教材第23页活动
1.旅游资源的简单名录可参考以下制作2.我国的传统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因此影响传统旅游资源的因素主要是人文地理因素和自然地理因素,其中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审美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新旅游资源是由新的旅游方式和新的旅游需求产生的,多以奇、险为特色,因此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是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认知因素。3.对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出开发与保护的建议,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合理性和协调性;②美学属性:满足旅游者的各方面审美的需求;③合理使用,保证旅游资源的非消耗性;④扬长避短,避免景区的雷同性。1.由球状风化的花岗岩地貌,茂盛的亚热带植被和常年不断的云雾共同营造的旅游资源是(  )
A.广东丹霞山      B.安徽黄山
C.湖南武陵源 D.新疆天山
【解析】 广东丹霞山属于红色砂岩山地风化形成的丹霞地貌景观;湖南武陵源由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喀斯特两种地貌融为一体形成的自然景观。新疆天山属于极高山,并不在亚热带。
【答案】 B2.下列关于红色旅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和标志物,是红色旅游的客体
B.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保持革命传统,发扬革命精神
C.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老区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脱贫致富
D.任何地方都可以借“红色旅游年”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
【解析】 发展旅游业要因地制宜,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方,才能发展红色旅游。
【答案】 D(3)以上两图中不同的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的共同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设计、布局的基本思想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图示表示出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影响。【解析】 第(1)题,认真阅读景观图可得出结论,①图中有寺庙、佛塔建筑,但只有一座塔,②图中有三座塔,且塔的形态与①图中的塔不同。第(2)题,图中的景观明显留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应当属于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3)题,在古代,我国的建筑师追求“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强调自然环境与文化景观的协调统一,图中的两景观对这一点体现的非常突出。第(4)题,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人类活动起主导作用。【答案】 (1)② ①
(2)自然和文化景观 山青水秀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
(4)如图:4.读“我国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下列图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代号按所属的景观分类填入表中相应的空格内。(2)简述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
(3)石窟艺术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的石窟雕像艺术主要分布在南方,而石窟壁画艺术主要保存于西北,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解析】 第(1)题,根据旅游景观特征分析对号入座即可。第(2)题,读图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第(3)题,可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着手分析。【答案】 (1)自左向右:G A F、H E B、C D
(2)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东南部。
(3)壁画易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而遭到破坏,我国南方多雨,温度高,壁画易损毁,而雕像抗侵蚀能力强,较易保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风沙掩埋,壁画保存较好。课时作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