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同步练习
1.我国黑龙江五大连池景区属于
(
)
A.花岗岩地貌景观
B.火山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
D.山水组合景观
2.(2011·北京文综)下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读下列材料,完成3、4题。
雾凇,俗称“树挂”,也叫水汽花、银枝、冰花或雾冰,是由雾或水汽在严寒条件下,在树枝上或物体表面凝结而成的。
3.雾凇已成为非常宝贵的气象旅游资源,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地是(
)
A.大连
B.沈阳
C.吉林
D.长春
4.在著名的雾凇观赏胜地,由于形成雾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因比较特殊,因此,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看挂”的原因是
(
)
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
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D.日出前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5、6题。
5.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这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影响所致(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
6.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气候干燥
B.地形平坦
C.尼罗河流过
D.植被较差
我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这种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下图,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图所示民居反映了湿热的气候条件和黄土特性
B.②图所示民居反映了干热的自然地理条件
C.③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
D.④图所示民居的建筑体现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8.四幅图中②和④,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下列选项中与图片所代表的民族及其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傣族—泼水节,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B.②土家族—对歌节,④蒙古族—摔跤节
C.②纳西族—火把节,④哈萨克族—赛马节
D.②苗族—亚努节,④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9.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马、摔跤——内蒙古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
D.赛牦牛——东北平原
10.(2009·海南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九寨沟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北侧(下图)。第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冰川在巨厚的石灰岩基础上雕塑了现代地貌的雏形,其后在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切割、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山高谷深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溶蚀和淀积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景区海拔2
000到4
700米,林木繁茂,湖泊、泉、瀑错落其间。
(1)描述九寨沟景区的深秋景观。
(2)说明九寨沟深秋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11.(案例探究题)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是什么?
(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的主要差异,完成下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
(3)你认为青藏地区发展旅游业对本区地方文化有何促进作用?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我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景区是以近现代典型、完整的火山地质地貌形态为主体的旅游资源。
2.【解析】选A。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3、4.【解析】3选C,4
( http: / / www.21cnjy.com )选A。第3题,冬季里虽然树挂在我国北方许多地方都有可能发生,但因其形成要有特定的条件,因此实际很罕见。而吉林市由于特殊的地域条件,雾凇出现次数多(一冬可出现60多天),持续时间长(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其中1、2月份出现的机会最多),并有厚度大(可达40~50毫米)、凝结物疏松等特点。因此,“江城树挂”堪称全国之冠。因此雾凇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地是吉林。第4题,“晨看挂”是说早上起来看“树挂”(雾凇)。日出前后,气温降到一天中的最低,江面的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同的树枝上,形成大面积的雾凇奇观。“吉林雾凇”又是雾凇中厚度最大、密度最小和结构最疏松的品种——毛茸形晶状雾凇,“树挂”厚度高达40至60毫米,比普通树挂厚8倍左右。外表晶莹剔透,堪称为雾凇中的极品。
独具【方法技巧】何谓“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
江城多树挂与松花湖有关。吉林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于松花湖丰满水电站下游24千米处,冬季来自电站大坝下的湖水,使吉林市周围的松花江水面寒冬不结冰,温暖的水面上水汽不断升腾,当气温降至零下25度,在气压和风速适宜的条件下,临江的树枝上便凝结出微形晶粒,形成结构疏松、色泽洁白的美丽树挂。另外,吉林市冬季一般在冷高压控制下,经常是无云微风天气,夜间降温强烈,对树挂形成极为有利。
吉林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想深入感受到最完美的“吉林雾凇”奇观,除了运气和正确的时间段外,还需要把握好雾凇出现和观赏的基本规律。所谓“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每一个时段内观赏雾凇,都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惊奇。
“夜看雾”是指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松花江上出现的江雾景观。此景一般会在夜里10时左右出现,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出现,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雾气升腾着、翻滚着涌向松花江两岸。霎那间,江边的街路、建筑都被大雾所笼罩,游人将置身于浓重的云雾之中,江边的建筑物、树木也在雾中若隐若现,灯光也变得扑朔迷离,整个街路仿佛成为云海仙境一般。通常夜里的江雾越是浓重,次日的雾凇景观越是壮观,这也成为了吉林雾凇的重要征兆。
而“晨看挂”是说早上起来看“树挂”(雾凇)。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过一夜的浓雾,清晨当你再次来到雾凇观赏区时,昨夜那十里江堤上黑森森的柳树、松柏和千年榆树,居然在一夜之间被江雾染得一片银白,眼前豁然呈现出一个银色梦幻般的奇妙世界。江边的树木凝结了厚厚的雾凇,太阳被晨雾遮住。每一棵垂柳的枝条都晶莹闪烁,宛若玉枝垂挂,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株株被雾凇所装扮的松柏都似银菊牡丹盛开、寒冬腊梅怒放,就连路边的小草也被雾凇包裹得毛茸茸的。
等到中午,便可以“待到近午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落花”。接近上午10点,你可以观赏雾凇脱落时的曼妙情景。一般上午9点以后,阳光、微风怀着对雾凇的妒忌,促使凝结在树枝上的雾凇开始脱落。最初只是一点一片地飘落,接着是整串整串地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在空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雪帘。纷飞的雾凇会似雪花一样落到人们的头上、肩上,使人感到格外凉爽、清新。
5、6.【解析】5选B,6选A。此景观图是埃及的金字塔,由于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流水作用微弱,风力作用强烈。
7、8.【解析】7选C,
( http: / / www.21cnjy.com )8选A。第7题,从图中民居建筑的特点,可判断①图是陕北窑洞,是当地居民结合气候、土壤等条件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民居,反映了当地干燥少雨的气候和黄土特性;②图是我国云南一带的傣族竹楼,反映了湿热的环境;③图是具有北方“深宅大院”特点的宅院;④图蒙古包,是由当地居民为适应游牧生活而产生的民居。第8题,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对歌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摔跤节是侗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赛马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亚努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
9.【解析】选B。赛龙舟在静水水域,宜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河流中下游进行;赛马、摔跤是内蒙古传统体育项目;赛骆驼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流行于内蒙古西部号称“骆驼之乡”的阿拉善盟一带;藏族居住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以牧业为主,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牛种,在喜庆、婚嫁及节日中,赛牦牛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10.【解析】该题通过图文资料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描述区域特征的综合能力。基本思路如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1)景观:蓝天白云,植被色彩丰富,山地湖泊景色各异,泉瀑水量丰盈等。
(2)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秋高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爽;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山高谷深,植被垂直变化明显;茂盛的植被蓄积夏季降水,为景区持续提供充足的水源;喀斯特地貌区,湖水清澈。(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1.【解析】第(1)题,青藏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其自然景观为雪域风光;这里是藏族的聚居地,有独特的藏族文化。第(2)题,读图可知,川藏公路穿过横断山区,跨越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森林茂密,植被垂直分异明显;青藏铁路连接西宁和拉萨,沿途地势起伏较小,高原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这里也是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第(3)题,青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答案:(1)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教、民族风情)。
(2)①高山深谷
②湖泊、河源风光
③以原始森林景观为主(森林、草原垂直分异景观)
(3)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