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课标要求]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怎样应对环境问题?我国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一A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我国生态基础稳固,环境问题较少
B.我国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C.我国环境问题长期积累,治理成效显著
D.我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无关
湿地是生态系统之一,为确保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正常生存、繁衍和协调发展,地处黄河口的东营市,利用黄河淡水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采取了退耕还林、围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此完成2~4题。
2.森林对于保护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B )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调蓄洪水
3.开发利用湿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D )
①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②质量在逐渐上升 ③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A.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 C )
A.围湖造田 B.开垦荒地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力发展湿地旅游
知识点二 走向生态文明
5.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坚持( C )
A.先污染后治理
B.经济发展优先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
6.“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体现了( C )
A.政府是环境保护的唯一责任主体
B.企业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
C.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环境保护与个人无关
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是( B )
A.大力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B.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C.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D.忽视环境承载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8.每个人都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
“光盘”行动、重复利用水资源、垃圾分类处理、节约粮食和纸张等。
@一能力拔高
9.【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能源领域的绿色发展成为碳减排的重点。
材料二 图1为“我国规划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
(1)因自然环境的差异,清洁能源分布不均。以下框图简要分析了两区域某清洁能源丰富的原因,请将框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④
能丰富
① 高 ② 西北 ③ 少
④ 太阳
(2)图2中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 煤炭 占比最大。与该能源相比,风能、太阳能、水能具有 无污染、可再生 的优点。
(3)碳减排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请你设计一条有关“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绿色出行,从我做起。
@一C 思维拓展
10.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资源诅咒(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或地区反而没有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发展速度快)正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以及各种原材料,是一个国家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应的主体。然而,相比资源稀缺地区,该类地区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发展速度。
材料二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稳定快速增长,多次出现能源危机的迹象均能安然度过,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资源短缺,煤炭供应能力不足,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是山西丰富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提供了“出乎意料”的煤炭生产增长速度,满足了全国的能源需求。事实上,中国历次能源短缺的时期,均是山西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没有山西的煤炭资源条件作为保障,就没有支持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能源保障。
(1)山西是我国煤炭探明储量最丰富的省区,制约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运输能力不足。
(2)你认为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才可以避免“资源魔咒”情况的出现?(请从矿区环境整治和保护角度提出具体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程度,获取更多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加大科学技术投入,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课标要求]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怎样应对环境问题?我国如何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一A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生态基础稳固,环境问题较少
B.我国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C.我国环境问题长期积累,治理成效显著
D.我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无关
湿地是生态系统之一,为确保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正常生存、繁衍和协调发展,地处黄河口的东营市,利用黄河淡水资源充足的有利条件,采取了退耕还林、围地蓄水、工程造林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据此完成2~4题。
2.森林对于保护湿地的作用表现在( )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调蓄洪水
3.开发利用湿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
①天然湿地的数量在不断减少 ②质量在逐渐上升 ③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 ④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明显降低
A.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有( )
A.围湖造田 B.开垦荒地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力发展湿地旅游
知识点二 走向生态文明
5.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坚持( )
A.先污染后治理
B.经济发展优先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
6.“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体现了( )
A.政府是环境保护的唯一责任主体
B.企业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力量
C.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环境保护与个人无关
7.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是( )
A.大力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B.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C.过度开发自然资源
D.忽视环境承载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8.每个人都需要从日常生活出发,转变消费习惯,崇尚绿色消费,成为可持续消费的践行者。
你还能列出日常生活中的可持续消费行为吗?
@一能力拔高
9.【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主要来自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能源领域的绿色发展成为碳减排的重点。
材料二 图1为“我国规划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
(1)因自然环境的差异,清洁能源分布不均。以下框图简要分析了两区域某清洁能源丰富的原因,请将框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④
能丰富
① ② ③
④
(2)图2中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 占比最大。与该能源相比,风能、太阳能、水能具有 的优点。
(3)碳减排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请你设计一条有关“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
@一C 思维拓展
10.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然资源诅咒(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或地区反而没有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或地区发展速度快)正在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能源、资源以及各种原材料,是一个国家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应的主体。然而,相比资源稀缺地区,该类地区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发展速度。
材料二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稳定快速增长,多次出现能源危机的迹象均能安然度过,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资源短缺,煤炭供应能力不足,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是山西丰富和优越的资源条件,提供了“出乎意料”的煤炭生产增长速度,满足了全国的能源需求。事实上,中国历次能源短缺的时期,均是山西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没有山西的煤炭资源条件作为保障,就没有支持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能源保障。
(1)山西是我国煤炭探明储量最丰富的省区,制约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你认为山西省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才可以避免“资源魔咒”情况的出现?(请从矿区环境整治和保护角度提出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