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 考点一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考点解读】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 阶梯 名称 主要地形海拔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 阶梯 高原、山地 4 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 阶梯 高原、盆地 1 000~2 000米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 阶梯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阶梯 平原、丘陵 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
【针对练习】
如图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B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C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3.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 地势特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 地形特点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实践思考:
(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
选第三级阶梯;以丘陵和平原为主。
(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
对河流的影响: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降水。
(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4)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
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
考点二 中国主要山脉走向
【考点解读】
划分类型 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 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 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针对练习】
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的东西向山脉是( D )
A.祁连山 B.贺兰山
C.太行山脉 D.秦岭
5.地处华北平原的是( A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三 中国干湿区的划分与植被
【考点解读】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植被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以森林为主
半湿润地区 400毫米<年降水量<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
半干旱地区 200毫米<年降水量<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以温带草原为主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针对练习】
6.干湿地区与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D )
A.干旱地区——草原
B.半干旱地区——森林和草原
C.半湿润地区——草原
D.湿润地区——森林
7.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传统庭院内栽种的树木夏季枝繁叶茂可以遮阴,冬季落叶不影响正房采光。传统庭院内栽种树木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A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
考点四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与特征
【考点解读】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 滇、粤、台南部,海南全部 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亚热带季风 气候 东部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续表)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 气候 西北内陆地区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针对练习】
8.“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我们家乡的瓜果特别甜!”根据该同学的描述,推断其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D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小华同学家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其家乡的气候特点是( A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
考点五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考点解读】
特征 成因
主要分布在 西北内陆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水量较小 河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甚至使河流消失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针对练习】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中游流经河西走廊,灌溉了沿岸大量绿洲,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居延海曾经水面宽阔,水草丰茂,后来湖面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有关部门开始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了居延海部分水域。如图示意黑河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10.黑河的水文特征是( C )
A.无结冰期 B.航运价值高
C.夏季出现汛期 D.流量季节变化小
11.居延海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C )
A.沙漠地区,下渗量大
B.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C.中游灌区面积扩大,引水量增加
D.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量少
12.黑河的综合治理措施包括( B )
①上游保护植被 ②中游修建水电站
③灌区发展节水农业 ④中游退耕还林还草 ⑤下游防洪防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考点六 长江、黄河的异同对比
【考点解读】
项目 长江 黄河
相同点 都发源于青海省;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都穿过中国地势三级阶梯;水能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上游
不同点 长度 长度6 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 长度超过5 4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
径流量 径流量大,我国第一大河 径流量小
含沙量 含沙量小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凌汛 无 上游、下游有凌汛现象
温度带、 气候带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续表)
项目 长江 黄河
不同点 通航能力 通航能力强,有“黄金水道”之称 通航能力较小
三角洲 有明显的长江三角洲 无明显的三角洲
【针对练习】
跨学科·音乐《大中国》中有这样的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呀,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地形区分别是( C )
A.西藏、上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云南 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 青藏高原
D.云南、陕西 黄土高原
14.对上图中的两条龙,描述正确的是( B )
A.①为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B.②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C.②为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①为黄河,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 考点一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
【考点解读】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 阶梯 名称 主要地形海拔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 阶梯 高原、山地 4 000米以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界线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第二级 阶梯 高原、盆地 1 000~2 000米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四川盆地
特点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 阶梯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阶梯 平原、丘陵 500米以下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山东丘陵、 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
【针对练习】
如图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
A.①云贵高原 B.②四川盆地
C.③大兴安岭 D.④华北平原
2.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
A.地势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地形的类型单一
3.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 地势特点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 地形特点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实践思考:
(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
(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
(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4)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考点二 中国主要山脉走向
【考点解读】
划分类型 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
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东北—西南 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 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针对练习】
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的东西向山脉是( )
A.祁连山 B.贺兰山
C.太行山脉 D.秦岭
5.地处华北平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考点三 中国干湿区的划分与植被
【考点解读】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植被
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以森林为主
半湿润地区 400毫米<年降水量<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
半干旱地区 200毫米<年降水量<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以温带草原为主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针对练习】
6.干湿地区与植被对应正确的是( )
A.干旱地区——草原
B.半干旱地区——森林和草原
C.半湿润地区——草原
D.湿润地区——森林
7.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传统庭院内栽种的树木夏季枝繁叶茂可以遮阴,冬季落叶不影响正房采光。传统庭院内栽种树木所属的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
考点四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与特征
【考点解读】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 滇、粤、台南部,海南全部 高温多雨,降水集中于夏季
亚热带季风 气候 东部纬度较低的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纬度较高的北方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续表)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温带大陆性 气候 西北内陆地区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 冬冷夏凉,降水稀少
【针对练习】
8.“我们新疆是个好地方,晴天多,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体内糖分的积累,我们家乡的瓜果特别甜!”根据该同学的描述,推断其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小华同学家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其家乡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
考点五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考点解读】
特征 成因
主要分布在 西北内陆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水量较小 河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甚至使河流消失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针对练习】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脉,中游流经河西走廊,灌溉了沿岸大量绿洲,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最后注入居延海(湖泊)。居延海曾经水面宽阔,水草丰茂,后来湖面逐渐缩小并最终消失。有关部门开始对黑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恢复了居延海部分水域。如图示意黑河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10.黑河的水文特征是( )
A.无结冰期 B.航运价值高
C.夏季出现汛期 D.流量季节变化小
11.居延海面积逐渐缩小并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沙漠地区,下渗量大
B.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C.中游灌区面积扩大,引水量增加
D.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量少
12.黑河的综合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上游保护植被 ②中游修建水电站
③灌区发展节水农业 ④中游退耕还林还草 ⑤下游防洪防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考点六 长江、黄河的异同对比
【考点解读】
项目 长江 黄河
相同点 都发源于青海省;流向都是自西向东;都穿过中国地势三级阶梯;水能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上游
不同点 长度 长度6 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 长度超过5 4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
径流量 径流量大,我国第一大河 径流量小
含沙量 含沙量小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凌汛 无 上游、下游有凌汛现象
温度带、 气候带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北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续表)
项目 长江 黄河
不同点 通航能力 通航能力强,有“黄金水道”之称 通航能力较小
三角洲 有明显的长江三角洲 无明显的三角洲
【针对练习】
跨学科·音乐《大中国》中有这样的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呀,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地形区分别是( )
A.西藏、上海 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云南 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 青藏高原
D.云南、陕西 黄土高原
14.对上图中的两条龙,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长江,是世界第一长河
B.②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C.②为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D.①为黄河,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提供丰富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