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测试(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3 21:04:05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点一 中国可利用土地资源类型(占比)
【考点解读】
林地 35%
草地 33%
耕地 16%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5%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4%
湿地 3%
园地 3%
交通运输用地 1%
【针对练习】
表为我国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表,据此完成1~2题。
表(单位:万公顷)
用地类型 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耕地 13 538.5 12 786.19
园地 1 481.2 2 017.16
林地 25 395 28 412.59
草地 28 731.4 26 453.01
湿地用地 — 2 346.93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 873.9 3 530.64
交通运输用地 794.2 955.3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4 269 3 628.79
1.表中反映出我国( D )
A.耕地面积严重不足
B.建设用地占比逐年下降
C.农业用地亟需扩张
D.林草地是主要用地类型
2.“占补平衡”制度下,三调比二调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
A.农业用地结构调整
B.建设用地侵占农田
C.务工导致撂荒严重
D.灾毁耕地面积增加
 考点二 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
【考点解读】
耕地 林地 草地
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用于种植业和林业 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在山区
耕地 林地 草地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 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4个省级行政区的林地面积,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 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
【针对练习】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读图,完成3~4题。
3.课本的循环使用,可直接保护的资源是( D )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4.读图,这种资源在我国的主要分布位置是( B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考点三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
【考点解读】
类别 解决措施 实例
空间分 布不均 兴建跨流域 调水工程 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此外还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时间分 配不均 兴建水库 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库是三峡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库是小浪底水利枢纽
【针对练习】
5.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D )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污染 D.兴建水库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C )
A.南方地多水少 B.北方地少水少
C.南方地少水多 D.北方地多水多
7.针对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特点,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A )
A.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B.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考点四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
【考点解读】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起点 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 丹江口 扬州
终点 黄河上游 北京、 天津 天津、烟台、 威海
线路 特点 需开凿输 水隧洞 基本可 以自流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
意义 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针对练习】
8.读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 长江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2)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京杭 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3)中线工程:目前从 丹江口 水库引水,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4)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空间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
 考点五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考点解读】
农业 工业 家庭
☆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用具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针对练习】
9.某工业园区为落实工业节水与污染防治措施,采取了以下技术:① 循环冷却水系统,提高水重复利用率;② 采用逆流漂洗工艺,减少电镀废水排放;③ 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④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废水污染物浓度。上述措施中,直接体现“工业节水”原则的是( A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C )
A.过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B.各地都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C.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
D.用长流水解冻食品
11.如图为中国节水标志,其寓意为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下列能够体现中国节水标志寓意的是( A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大量使用清洁剂
C.大面积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考点六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考点解读】
煤炭 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以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为主
石油 天然气 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铁矿 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多
有色 金属矿 南方多北方少,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
【针对练习】
铀矿是核电站发电的主要原料。“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福建福清正式投产运营后,缓解了区域的用电紧张。如图示意我国核电站和铀矿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沿海省份中,未建核电站的是( B )
A.粤、琼 B.冀、津
C.桂、琼 D.辽、浙
13.影响核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
A.科技、市场 B.科技、劳动力
C.原料、市场 D.原料、劳动力
14.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C )
A.调整能源结构 B.改善空气质量
C.取代水力发电 D.保障能源安全
 考点七 我国沿海港口群
【考点解读】
环渤海 港口群 东北港口群——大连、锦州、营口、丹东 山东港口群——青岛、日照、烟台 京津冀港口群——唐山、黄骅、秦皇岛
长三角 港口群 连云港、南通、南京、上海、 宁波—舟山港
东南沿海 港口群 福州、厦门
珠三角 港口群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
西南沿 海港口群 湛江、防城港、钦州、北海
【针对练习】
热点素材命题2024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读“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重工业发达
B.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港口群
C.西南港口群包括广东、海南沿海港口
D.珠三角港口群濒临东海
16.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是( D )
①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考点一 中国可利用土地资源类型(占比)
【考点解读】
林地 35%
草地 33%
耕地 16%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5%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4%
湿地 3%
园地 3%
交通运输用地 1%
【针对练习】
表为我国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表,据此完成1~2题。
表(单位:万公顷)
用地类型 第二次全国国土调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耕地 13 538.5 12 786.19
园地 1 481.2 2 017.16
林地 25 395 28 412.59
草地 28 731.4 26 453.01
湿地用地 — 2 346.93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 873.9 3 530.64
交通运输用地 794.2 955.31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4 269 3 628.79
1.表中反映出我国( )
A.耕地面积严重不足
B.建设用地占比逐年下降
C.农业用地亟需扩张
D.林草地是主要用地类型
2.“占补平衡”制度下,三调比二调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用地结构调整
B.建设用地侵占农田
C.务工导致撂荒严重
D.灾毁耕地面积增加
 考点二 我国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
【考点解读】
耕地 林地 草地
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主要用于种植业和林业 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 主要分布在山区
耕地 林地 草地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新疆5个省级行政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0% 四川、云南、内蒙古、黑龙江4个省级行政区的林地面积,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34% 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6个省级行政区草地面积广阔,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94%
【针对练习】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读图,完成3~4题。
3.课本的循环使用,可直接保护的资源是( )
A.煤炭资源 B.石油资源
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
4.读图,这种资源在我国的主要分布位置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考点三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解决措施
【考点解读】
类别 解决措施 实例
空间分 布不均 兴建跨流域 调水工程 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此外还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时间分 配不均 兴建水库 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库是三峡水利枢纽,黄河干流上最大的水库是小浪底水利枢纽
【针对练习】
5.目前,解决我国夏汛冬枯水情的工程措施是( )
A.海水淡化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污染 D.兴建水库
读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图,完成6~7题。
6.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北方地少水少
C.南方地少水多 D.北方地多水多
7.针对我国水土资源分布特点,采取的有效方法是( )
A.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B.大力开垦南方地区的山地
C.控制南方地区人口增长
D.减少北方地区的耕地面积
 考点四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
【考点解读】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起点 通天河 雅砻江 大渡河 丹江口 扬州
终点 黄河上游 北京、 天津 天津、烟台、 威海
线路 特点 需开凿输 水隧洞 基本可 以自流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
意义 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针对练习】
8.读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2)东线工程:主要利用 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3)中线工程:目前从 水库引水,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4)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
 考点五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考点解读】
农业 工业 家庭
☆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用具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针对练习】
9.某工业园区为落实工业节水与污染防治措施,采取了以下技术:① 循环冷却水系统,提高水重复利用率;② 采用逆流漂洗工艺,减少电镀废水排放;③ 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工业废水达标排放;④ 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废水污染物浓度。上述措施中,直接体现“工业节水”原则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下列属于节约用水的做法是( )
A.过量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B.各地都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C.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农作物
D.用长流水解冻食品
11.如图为中国节水标志,其寓意为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下列能够体现中国节水标志寓意的是( )
A.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B.大量使用清洁剂
C.大面积种植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考点六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考点解读】
煤炭 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以新疆、内蒙古、陕西、山西为主
石油 天然气 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部沿海大陆架及南海海域
铁矿 以河北、辽宁、四川三省储量最多
有色 金属矿 南方多北方少,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
【针对练习】
铀矿是核电站发电的主要原料。“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在福建福清正式投产运营后,缓解了区域的用电紧张。如图示意我国核电站和铀矿分布。据此完成12~14题。
12.下列沿海省份中,未建核电站的是( )
A.粤、琼 B.冀、津
C.桂、琼 D.辽、浙
13.影响核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市场 B.科技、劳动力
C.原料、市场 D.原料、劳动力
14.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调整能源结构 B.改善空气质量
C.取代水力发电 D.保障能源安全
 考点七 我国沿海港口群
【考点解读】
环渤海 港口群 东北港口群——大连、锦州、营口、丹东 山东港口群——青岛、日照、烟台 京津冀港口群——唐山、黄骅、秦皇岛
长三角 港口群 连云港、南通、南京、上海、 宁波—舟山港
东南沿海 港口群 福州、厦门
珠三角 港口群 广州、深圳、珠海、汕头
西南沿 海港口群 湛江、防城港、钦州、北海
【针对练习】
热点素材命题2024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读“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重工业发达
B.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港口群
C.西南港口群包括广东、海南沿海港口
D.珠三角港口群濒临东海
16.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是( )
①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