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测试(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3 21:14:03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一中考对点突破
 考点一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考点解读】
纬度位置 的优越性   我国纬度适中,光热条件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 的优越性   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使得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与海外各国进行交往。西部内陆地区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针对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最南端
B.海域辽阔,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C.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
D.陆地疆界辽阔,陆上邻国有14个
2.我国陆上邻国众多的地理优势是( A )
A.便于开展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合作
B.导致国防压力较小,无需部署边防力量
C.使得全国交通网络均匀分布,物流成本低
D.阻碍了与海洋国家的经济联系
3.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的地理优势是( A )
A.便于发展海洋渔业,加强与沿海国家的经贸往来
B.导致全国降水均匀,避免干旱发生
C.使得内陆地区气候湿润,沙漠面积减少
D.阻挡了冬季寒潮南下,全国冬季温暖
 考点二 我国领土四至点
【考点解读】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   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针对练习】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下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表明我国( D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5.“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C )
①充足的水资源 ②便利的海运条件
③大量的海产品 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考点三 我国的邻国
【考点解读】
十四邻国陆上环 俄国蒙古和朝鲜 哈吉塔巴阿富汗 印(印度)尼(尼泊尔)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印度尼西亚)马文菲日韩
【针对练习】
7.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谱写了灿烂的时代篇章,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领土最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 (填字母),邻国E是 俄罗斯 。
(2)B省级行政区域的正上方是邻国 蒙古国 ,是一个 内陆国 (岛国/内陆国/海陆兼备的国家)。
(3)D是 台湾 岛,它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都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C省级行政区域所濒临的海洋是 南 海。
 考点四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考点解读】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上海市 沪 上海
江苏省 苏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海南省 琼 海口
重庆市 渝 重庆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省 台 台北
【针对练习】
全国创新考法“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8~9题。
8.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B )
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
9.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A )
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
 考点五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考点解读】
项目 西部 界线 东部
人口密度 小 黑河|腾冲 大
自然条件 地形 多高原、山地 多平原、丘陵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降水稀少 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丰富
项目 西部 界线 东部
人文条件 交通 交通线路少 黑河|腾冲 交通线路密度大, 海陆运输便利
经济 发展 经济较落后 工农业发达
开发 历史 晚 早
【针对练习】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地理学家、教育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了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即“胡焕庸线”。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
(1)“胡焕庸线”即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该线大致以 黑河—腾冲 一线为界位;该线北端的城市黑河是一个边境城市,北面紧邻我国的邻国 俄罗斯 ,该线南端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 种类 (数量/种类)最多的省区。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胡焕庸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 稠密 (稠密/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有 东侧地区地势较低平;土壤较肥沃;气候较温和湿润 (从地形、土壤、气候等角度分析)。
(3)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可知,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青海省 和 西藏自治区 (填全称)。这两个省区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高寒缺氧,不适宜人类居住 。
(4)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当地为吸纳这些劳动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给出优惠政策,让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发展当地经济,吸纳回乡农民工参加工作;政府出面组织培训农民工。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一中考对点突破
 考点一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考点解读】
纬度位置 的优越性   我国纬度适中,光热条件好,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 的优越性   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使得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在夏季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和与海外各国进行交往。西部内陆地区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便于对外交往与合作。
【针对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最南端
B.海域辽阔,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C.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内海
D.陆地疆界辽阔,陆上邻国有14个
2.我国陆上邻国众多的地理优势是( )
A.便于开展边境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合作
B.导致国防压力较小,无需部署边防力量
C.使得全国交通网络均匀分布,物流成本低
D.阻碍了与海洋国家的经济联系
3.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的地理优势是( )
A.便于发展海洋渔业,加强与沿海国家的经贸往来
B.导致全国降水均匀,避免干旱发生
C.使得内陆地区气候湿润,沙漠面积减少
D.阻挡了冬季寒潮南下,全国冬季温暖
 考点二 我国领土四至点
【考点解读】
最南端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北端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西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最东端   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针对练习】
“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这是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片头。下图为“中国疆域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表明我国(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是一个内陆国
C.河流湖泊数量众多 D.陆地面积广阔
5.“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为我国提供了( )
①充足的水资源 ②便利的海运条件
③大量的海产品 ④丰富的油气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我国冬季北方和南方形成“冰与火”的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考点三 我国的邻国
【考点解读】
十四邻国陆上环 俄国蒙古和朝鲜 哈吉塔巴阿富汗 印(印度)尼(尼泊尔)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 印尼(印度尼西亚)马文菲日韩
【针对练习】
7.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谱写了灿烂的时代篇章,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领土最北端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填字母),邻国E是 。
(2)B省级行政区域的正上方是邻国 ,是一个 (岛国/内陆国/海陆兼备的国家)。
(3)D是 岛,它和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都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C省级行政区域所濒临的海洋是 海。
 考点四 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考点解读】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上海市 沪 上海
江苏省 苏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海南省 琼 海口
重庆市 渝 重庆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名称 简称 行政中心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省 台 台北
【针对练习】
全国创新考法“小舞台,大智慧”,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百花齐放。读我国部分地方戏曲分布图,完成8~9题。
8.下列地方戏曲与所在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黄梅戏——湖北 B.豫剧——河南
C.粤剧——广西 D.晋剧——山东
9.川剧所在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成都 B.拉萨
C.合肥 D.太原
 考点五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考点解读】
项目 西部 界线 东部
人口密度 小 黑河|腾冲 大
自然条件 地形 多高原、山地 多平原、丘陵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降水稀少 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丰富
项目 西部 界线 东部
人文条件 交通 交通线路少 黑河|腾冲 交通线路密度大, 海陆运输便利
经济 发展 经济较落后 工农业发达
开发 历史 晚 早
【针对练习】
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地理学家、教育家胡焕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了中国人口密度对比线,即“胡焕庸线”。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人口分布图”。
(1)“胡焕庸线”即我国人口地理界线。该线大致以 一线为界位;该线北端的城市黑河是一个边境城市,北面紧邻我国的邻国 ,该线南端的省区是我国少数民族 (数量/种类)最多的省区。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胡焕庸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 (稠密/稀疏),其主要自然原因有 (从地形、土壤、气候等角度分析)。
(3)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可知,我国平均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和 (填全称)。这两个省区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
(4)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当地为吸纳这些劳动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