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3 21:2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山河四省”位于我国北部黄河流域,地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会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下图示意“山河四省”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1.“山河四省”的简称分别是(  )
A.粤、桂、琼、滇 B.湘、鄂、赣、皖
C.晋、冀、鲁、豫 D.秦、晋、陇、黔
2.“山河四省”中既濒临渤海又濒临黄海的是(  )
A.河北省 B.河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3.“山河四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主要源于(  )
A.辽河流域 B.黄河流域
C.海河流域 D.淮河流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140 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 110万人。右图示意2016—2023年我国人口净增长数。据此完成4~6题。
4.2016—2023年我国人口净增长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 B.逐年下降
C.先减后增 D.逐年上升
5.若按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教育资源短缺 B.人口呈高速增长
C.就业压力增大 D.人口老龄化加剧
6.我国人口政策多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B.平衡人口性别数量上的差异
C.改变目前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
D.缓解大城市住房紧张的局面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我国中草药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仅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就记载了1 892种。下图示意我国部分中草药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喜凉耐寒,一般生长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中草药是(  )
A.黄芪 B.怀地黄 C.人参 D.冬虫夏草
8.云南三七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其产区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9.从气候角度看,我国中草药种类繁多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寒温热三带齐全
C.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D.海洋性气候显著
2024年11月17日,从甘肃天水发往重庆的一箱花牛苹果成为今年第1 500亿件快递。至此,我国快递年度业务量首次突破1 500亿件大关,再创新高。一件件快递,如涓涓细流,汇成激荡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据此完成10~12题。
10.第1 500亿件快递发往重庆最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航空
11.我国快递行业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先进的电子商务 B.雄厚的资金
C.丰富的自然资源 D.充足的劳动力
12.为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快递行业应(  )
A. 使用多层塑料包装 B. 选用绿色包装
C. 全部使用航空运输 D. 采用燃油车配送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些关于河流的诗词标注在地图上对应的位置,得到了一张诗词水文地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河流具有“三万里河东入海”景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低不同 B.季风气候影响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势西高东低
14.《念奴娇·昆仑》中写道:“夏日消溶,江河横溢。”“江河横溢”的水源补给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
1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首诗告诉我们长江此段的水文特征是(  )
A.水流平缓 B.水流湍急
C.汛期长 D.含沙量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35分)
16.(11分)【让生命之源不断流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十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67亿立方米,惠及45座大、中城市,受益人口超过1.85亿。沿线地区生产生活供水的保证率显著提升,改善了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促进了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等。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鼓励再生水利用。
资料二:中国水资源及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耕地资源在全国所占比重图。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水资源分布与年降水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国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比较我国南、北方,说出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并简要分析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的原因。(3分)
(4)简要说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的重要意义,并列举两例生活中的节水办法。(4分)
17.(11分)【皇家贡米 晋祠大米】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山西被称为“三晋大地”,享誉三晋的晋祠大米有3 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素有“皇家贡米”之称。2010年,“晋祠大米”被注册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晋祠大米品质优良,颗粒饱满,晶莹透亮,味道香甜。主要得益于当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以及水质好的晋祠泉水和肥沃的土壤。近年来,太原市全面实施晋祠大米产业提升振兴计划,通过推行品种、种植、加工、包装、销售及品牌的“六统一”经营模式,将晋祠大米打造成代表太原地域农耕文化的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二:中国水稻、小麦分布示意图。
(1)在图中用铅笔或碳素笔描出400 mm年等降水量线。(2分)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四大牧区。(2分)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推测晋祠大米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晋祠适宜种植大米的条件。(4分)
(5)列举两例以大米为主要食材的食物,并为打造晋祠大米品牌设计一句宣传语。(2分)
18.(13分)【项目式学习】
项目主题:向“绿”而行 向“新”发力
项目背景:山西是典型的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地区,为了改变“一煤独大”的状况,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山西省太原市某中学地理社团开展了主题为“向‘绿’而行 向‘新’发力”的地理学习活动。
任务一:收集信息
同学们了解到,目前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实际的煤矿开采工作中优势显著。GIS技术通过对煤矿地理信息进行模拟,帮助工作人员对煤矿数据进行采集;可以根据测绘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和修改,使煤矿测绘工作更加快捷与高效;还可以用来测量矿井的地貌地形,确保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
(1)概括山西省运用GIS技术探测煤炭资源的优势。(2分)
任务二:实战演练
一块煤能做什么?以前是发电、炼钢,如今,乌黑的煤炭经过化学加工,可以生成天然气、甲醇、烯烃、聚乙烯……最终再变成塑料、纺织品等;依托先进煤制油技术,还可以将煤炭做成高端润滑油等产品,煤炭由以前的“按吨卖”变为“按公斤卖”。为了加快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山西省政府提出了以下两套方案。
 
(2)根据资料,说出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生产的相关产品。(3分)
(3)同学们围绕两个方案进行了讨论。请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一种方案,并说明理由。(4分)
任务三:成果展示
山西省为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4)概括山西省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措施。(4分)
答案
一、1.C 2.D 3.B 4.B 5.D 6.A 7.D 8.B 9.A
10.D 11.A 12.B
13.D 思路点睛:地势的高低,影响河流的流向。
14.D 点拨:“夏日消溶,江河横溢”描述的是夏季昆仑山气温升高,高山上的冰雪融化,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河流,导致江河水量大增,出现横溢的情况。
15.B
二、16.(1)不均衡,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或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年降水量多的地区(或丰水带、多水带),水资源丰富;年降水少的地区(或缺水带、少水带),水资源短缺
(2)跨流域调水
(3)短缺地区:北方地区。
原因: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也大,导致水资源短缺;河流湖泊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等。
(4)意义: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现状;使沿线地区生产生活供水的保证率显著提升;改善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促进水资源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等。
办法:淘米水浇花;洗菜水冲马桶;控制水龙头出水量;购买小瓶水,避免浪费;外出自带水杯;使用节水马桶等。
17.(1)图略
(2)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
(3)一年一熟
(4)自然条件:晋祠所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晋祠泉水水质好,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
社会经济条件: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当地民众有喜食大米的习惯;政策支持等。
(5)食物:米饭;米糕;米团;米线;米粉;米饼;粽子;蛋炒饭等。
宣传语:皇家贡米,晋祠大米;昔日皇家贡米,如今香飘万里;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晋祠大米飘香四溢等。
18.(1)使煤矿测绘工作更加方便快捷;确保采矿的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提高煤炭探测的效率;使得探测结果更加精准,更好地掌握煤炭资源的分布。
(2)天然气、甲醇、烯烃、聚乙烯、塑料、纺织品、高端润滑油等。
(3)方案②。理由:利于提升资源利用率;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于可持续发展;利于升级产业结构;利于转型发展;利于提升产业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4)走清洁低碳发展道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发新能源,节能减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培养科技人才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