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3 22:1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练习
一、单选题
1.2025年首场寒潮来袭时,我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8~12℃,雨雪范围波及多个省区。如下左图示意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据此,
寒潮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时间是( )
A.冬季 B.初秋 C.夏季 D.秋末春初
2.如上右图所示,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
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3.2024年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情况如下:以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干旱、风雹、洪涝、沙尘暴和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千多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结合如下左图和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从材料和地图中可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 )
①受灾严重②种类多③持续时间长④分布广⑤不易治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4.埕北油田是目前我国海上最老在生产油田,最初设计开采年限仅有15年。但经过资深工程师不断深化研究,2024年9月9日,埕北油田日产原油达3000立方米,书写了老油田持续稳产增产的“神话”。如上右图为埕北油田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埕北油田在开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5.下图为长江上游某区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与地质灾害数量统计图。读图发现,该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是( )
A.1-6月该地质灾害逐月增多
B.9月比8月降水多,9月该地质灾害比8月多
C.7月降水最多,该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也最多
D.雨量越大的月份,该地质灾害次数一定越高
6.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评估随着未来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预估极端热事件、强降水、农业生态干旱的强度以及强台风(健风)比例等将增加,未来全球每增高1℃,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可能性就会增强7%。请结合材料推测以下哪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
A.我国“梅雨”时间变长 B.北极海冰面积增大
C.我国华北地区极端强降水天气增加 D.生物多样性增加
7.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泥石流来临时,顺着流动方向跑 B.山体滑坡时,避让危险路段
C.地震发生且在室外时,快速前往空旷地带 D.台风来临时,渔船进港避风
8.我国是水旱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寒潮天气多 B.夏季风强弱变化大
C.山区面积广大 D.地势西高东低
9.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生活中的我们也会面临很多灾害,当我们遭遇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寒潮来临,及时添加衣物保暖 B.遭遇地震,快速乘坐电梯下楼
C.遇泥石流,顺着泥石流方向跑 D.台风来临,站在广告牌下躲避
10.下图是春季我国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分析,其空白处应分别填入( )
A.①—降低,②—增大,③—植被茂盛
B.①—降低,②—减小,③—干燥疏松
C.①—回升,②—增大,③—干燥疏松
D.①—回升,②—减小,③—植被茂盛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平均海拔约4259米。此次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并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此次地震次生灾害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①震源深度浅,能量释放集中②高海拔地区冻土广布,地质稳定
③山体坡度陡峭,松散物质多④震后持续降雪阻碍救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为提升定日县抗震能力,最合理的长期措施是( )
A.强制迁出山区居民至平原 B.人工爆破释放板块应力
C.在断层带附近建公路 D.推广抗震建筑与预警系统
13.学校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使师生熟悉疏散程序和线路,主要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雾霾 D.冰雹
受强冷空气和西南气流影响,2025年春节前夕,1月25—29日,西南部分地区出现强降温寒潮雨雪天气,最高气温下降14℃~16℃,局部地区下降18℃~20℃,最低气温低于0℃,并伴有小到中雪。29日之后,冷空气减弱,气温明显回升。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天气符号和预报符合最近天气情况的是( )
A.A B.B C.C D.D
15.本次寒潮对该地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城市内涝 B.道路封锁 C.橡胶树增产 D.河流含沙量减少
二、填空题
1.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如下左我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山脉名称。① ;② 。
(2)甲、乙、丙、丁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 。
(3)图中乙所在区域地形崎岖,地形坡度大;位于季风区, 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由此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
(4)图中丁地是 平原,地势地平,河网密布,被誉为“鱼米之乡”。
2.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种类 、 广、频率 、危害 。
三、解答题
1.暑假期间,天津某中学地理兴趣团队组织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图1)。图2为该季节我国盛行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学期间,图1中②③两地的温差不大,是因为我国夏季气温特点是 ;④地夏季气温较全国其他地区低,是受到 因素的影响。
(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玉门关”所在地位于图2中A地, (填“冬”或“夏”)季风难以到达,受此影响,该地以西的地区降水 (填“较多”或“较少”)。
(3)图2所示,暑假期间,甲季风由海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是 (填“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该季风不稳定易导致 灾害。
2.1月24日,应急管理部公布了全国2021年十大自然灾害。其中两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在河南省,分别为七月中下旬的特大暴雨及黄河中下游的严重秋汛。
下图分别为天气预报图,河南省地形图,河南省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全省有20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郑州、新乡、鹤壁等多地遭受特大暴雨灾害。
(1)图中为郑州市2021年7月20日天气预报,当日天气情况为 。
(2)河南省整体地势特点为 ,气候类型以 为主。
(3)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郑州、新乡等地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
2021年秋季,8轮秋雨连番登场,黄河中下游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小浪底水库、三门峡水库等五大水库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吞下了110亿立方米的洪量。
(4)小浪底、三门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至少答出两条)
3.下面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逐渐向西北内陆 (增加/减少),季风不稳定的年份易发生干旱、洪涝灾害,其中A处是 多发区,B处是 多发区。
(2)我国西南地区山区面积广大, 、 多发(填地质灾害)。
(3)C处青藏高原不受寒潮影响,原因是 ;E处(珠三角)受寒潮影响较小,原因是 。
(4)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台湾地区地震频发,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应采取何种避灾措施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练习》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D C C A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A A B
二、1.(1) 昆仑山脉 大兴安岭(2)丙 (3) 夏 泥石流(滑坡)(4)长江中下游
2. 多 分布 高 大
三、1.(1) 南北普遍高温 地形地势
(2) 夏 较少
(3) 温暖湿润 旱涝
2.(1)暴雨转大雨
(2) 西高东低 温带季风气候
(3)①郑州和新乡位于山地(伏牛山和太行山)的迎风坡,降水多,郑州、新乡等地地势较为低平,排水不畅;②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夏季。
(4)灌溉、防洪、供水、发电、防凌(任答两点即可)
3.(1) 减少 干旱 洪涝
(2) 滑坡 泥石流
(3) 地势较高(或者海拔较高) 纬度较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4)地震来临时,跑到空旷地带,远离高大建筑物。安全有序撤离,不乘坐电梯。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护好头部。躲在较小的空间内,如卫生间。(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