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力的合成与分解(共31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4力的合成与分解(共31张PPT) 高一上学期物理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8-24 21: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
F
1
F
2
F
3
F
4
F
5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1.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一、合力与分力
一个力作用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
一、合力与分力
2.合力与分力
等效替代
F1
F2
F2
F1
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的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分力
合力
F合=F1+F2
方向与分力相同
F合=|F1-F2|
方向与分力较大者相同
新的合成规律
2.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F合=F1±F2?
二、力的合成
探究实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
三、力的合成
问题1:实验目的是什么?
问题3:如何显示力的作用效果?
问题5:我们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问题2:如何找到一对合力与分力?
问题4: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测量?
(合力)
(分力)
(分力)
问题6:如何观察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力的合成
F1
F合
F2
已知一条对角线,可以画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四、力的分解
F
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原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
(分力)
(分力)
无数个,所以力的分解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邻边
对角线
五、矢量与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
(力,位移,速度,加速度)
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时遵从算数法则的物理量
(质量,路程,功,电流)
标量
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的呢?
课堂反馈
F
1
F
2
F 12
F
3
F
123
F
4
F
1234
F
5
F12345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
多个力合成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材分析
一、
教学重难点
四、
学情分析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学程序
五、
板书设计
六、
一、教材分析
人教2019版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4节
等效替代思想
实验探究过程
矢量运算的普遍
法则,应用广泛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种基本性质力和力的图示法,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求沿同一直线作用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法,在第一章也初步接触过位移的矢量合成对矢量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基础作用。
2.学生在实验探究能力上仍然不足,而本节课至关重要的实验“探究两个相互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需要重点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3)初步利用矢量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对力进行合成和分解,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学会对问题的可能结论做出猜想。根据分力以及它们的合力的矢量图的平面位置关系,猜想它们可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几何关系,进而通过作图检验这个假设。
在本节“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归纳及演绎推理的科学思维;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掌握矢量运算方法。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在学生探究实验中,应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2)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五、教学程序
环节1 新课引入
提出问题: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
源于生活
联系实际
提高兴趣
创设情境
抛出问题
力的合成与分解
用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替代多个力的共同作用,而效果不变。
这个力和被替代的两个力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F
1
F
2
F
3
F
4
F
5
环节2合力和分力
1.共点力的概念
了解共点力的概念
环节2合力和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建立
领悟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替代”的思想
等效
替代
2.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环节3 力的合成——难点突破
1.同一直线的力的合成
启发新识
F1
F2
F合=F1+F2
F合=F1-F2
F2
F1
回忆旧知
目的:用小桶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算术运算求合力的不合理,从而追求新算法,引出定量实验。
环节3 力的合成——难点突破
用一个力提起小桶时的拉力大小F
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力提起小桶时的拉力F1和F2
观察:F是否等于F1和F2之和或之差
情景引出实验
分组实验: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
情景引出实验
递进式的问题推动实验
环节3 力的合成——难点突破
问题1:实验目的是什么?
问题2:如何显示力的作用效果?
问题5:需要记录哪些实验数据?
问题3:如何找到一对合力与分力?
问题4: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测量?
问题6:如何观察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进行实验
环节3 力的合成——难点突破
情景引出实验
进行实验
大胆猜想
递进式的问题推动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两次将橡皮筋拉到同一位置,测量并
记录,做出合力与分力的图示。
3.将学生的实验结果在白板软件上利用克隆和平移作出平行四边形,验证猜想
引导学生思考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情景引出实验
学习理论
验证结论
进行实验
大胆猜想
递进式的问题推动实验
环节3 力的合成——难点突破
(合力)
(分力)
(分力)
1.引导学生将合力和分力的端点连接起来进行猜测
2.提出平行四边形定则
F
(合力)
(分力)
(分力)
1.力的分解其实就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
3.一条对角线可以分解成无数组邻边,要按具体问题来分解
2.同样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由对角线求邻边的过程
环节4 力的分解
4.为后面共点力平衡中力的分解的应用铺垫。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
(力,位移,速度,加速度)
矢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运算时遵从算数法则的物理量
(质量,路程,功,电流)
标量
我们是如何判断一个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的呢?
环节5 矢量和标量
通过联系位移,找出矢量在运算上的共同点,提升对矢量与标量概念的认识
环节6 课堂反馈
F
1
F
2
F
3
F
4
F
5
提出问题: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某平面上受到5个力作用,你能判断它将向哪个方向运动吗?
首尾呼应
解决问题
多力合成
六、板书设计
等效
力的分解
分力
合力
1.共点力
2.
(邻边)
(对角线)
力的合成
替代
3.平行四边形定则: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