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角大小的比较 课件(共17张PPT)2025-2026学年数学冀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角大小的比较 课件(共17张PPT)2025-2026学年数学冀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8-25 06:4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2.6 角大小的比较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1.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能比较角的大小;
2.能用尺规作图画出与已知角相同的角;
如果已知两个角的度数,我们可以通过度数来比较角的大小.
如果不知道两个角的度数,那么如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呢?
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有哪些方法呢?会有哪些比较结果?
观察法,度量法,叠合法;
大于、小于和等于.
问题2.在两张透明的纸上分别有两个角,如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探究一.角的比较方法
活动1.回忆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探究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
A
O
B
A'
B'
O'
观察法,度量法,叠合法;
问题3.在两张透明的纸上分别有两个角,用叠合法比较二者的大小,并说明叠合的步骤以及叠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A
O
B
1.将∠AOB平移到∠A′O′B′的位置,使得点O与点O′重合,射线OB与射线O′B′重合,看射线OA的位置.
注意事项:顶点是否对齐,始边是否重合.
A'
B'
O'
思考:叠合后,可能会有多少种情况,应该怎么去判断角的大小?
若射线OA落在∠A′O′B′内部,则∠AOB小于∠A′O′B′;
若射线OA落在∠A′O′B′外部,则∠AOB大于∠A′O′B′;
若射线OA与O′A′重合,则∠AOB等于∠A′O′B′.
思考1.叠合后,可能会有多少种情况,应该怎么去判断角的大小?
1.可以近似表示角的张口大小;
2.(1)用圆规按照一定距离过点作弧,使其交的两边与两点,连接;(2)同样,以的长度为半径,过作弧,使其交的两边于角,连接;(3)比较与的长短.
思考2.可以通过比较的长短比较二者角度的大小吗?如果可以用上述方法怎么比较活动1中三角形的大小?
A
O
B
A'
B'
O'
角的大小比较:
1.度量法;
2.叠合法;
当射线OA落在∠A′O′B′内部,则∠AOB小于∠A′O′B′;
当射线OA落在∠A′O′B′外部,则∠AOB大于∠A′O′B′;
当射线OA与O′A′重合,则∠AOB等于∠A′O′B′.
3.线段比较法(两角的始边和终边对应相等):
当AB>A′B′时,∠AOB>∠A′O′B′;
当AB<A′B′时,∠AOB<∠A′O′B′;
当AB=A′B′时,∠AOB=∠A′O′B′;
思考.为什么步骤5连接后,?
1.因为,,所以与完全相同,所以.
探究二.尺规作角.
活动:阅读教材P83中的做一做,完成下面的思考.
尺规作图:像这样只用直尺(无刻度)和圆规画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
注意:尺规作图的关键是要掌握作图的具体操作步骤和作图的规范描述,当作图要求写作法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 .
1.如图:已知∠α和∠β
(1) 用直尺和圆规作两个角,使它们分别等于∠ α 和∠β
(2)用两种方法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注:保留作图痕迹,写出作图结果。
解:(1)如图所示,∠1=∠α,∠2=∠β,∠1,∠2即为所求.
(2)方法一 测量法.
经过测量得知,∠1=30°,∠2=60°,所以∠1<∠2.
方法二 尺规作图法.
由图可知,∠1<∠2.
1.本节课探究了角的哪些问题?
2.在今天的学习中你经历了什么?积累了哪些活动经验?
3.接下来会研究角的什么内容?
1.角的大小比较: 估测法、测量法 (数)、叠合法 (形)
2.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的边越长,则角越大;
B.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C.角的大小与顶点的位置有关;
D.角的大小决定于始边旋转的方向.
B
2.如图,射线OC,OD分别在∠AOB的内部、外部,下列各判断错误的是( )
A.∠AOB<∠AOD
B.∠BOC<∠AOB
C.∠COD>∠AOD
D.∠AOB>∠AOC
C
3.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
A.300°   B.30°   C.3°   D.无法确定
B
4.小明同学在用一副三角板画角时,画出了许多不同度数的角,但下列哪
个度数他画不出来(  )
A.15°   B.75°   C.105°   D.65°
D
(1)如图,以点O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B于点C,交OA于点D.
解:
(2)画射线PM.
(3)以点P为圆心,以OC长为半径画弧,交PM于点E.
C
D
6.如图,已知∠AOB,请用直尺和圆规作∠MPN=2∠AOB.
O
B
A
(4)以点E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与已画的弧交于点F.
(5)以点F为圆心,以CD长为半径画弧,与步骤(3)中画的弧交于点G.
(6)过点G作射线PN,∠MPN即为所求.
P
M
N
G
F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