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运动和能量》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3.6《运动和能量》课件(20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9-05 08:39:53

文档简介

《运动和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运动和能量》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物体和运动》的第六课,是在学生认识物体运动状态、运动方式等基础上的延伸与深化。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足球射门顶起球网”现象导入,通过两个递进式探究实验(感受小球撞击力、观察木块滑行距离),引导学生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及“能量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最后结合生活实例拓展认知,体现了“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生活”的课程理念,符合新课标对小学科学“注重真实情境与实践探究”的要求。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科学观念,
知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科学思维:
能根据实验现象(撞击力、滑行距离)分析推理,
归纳出“运动物体能量与速度的关系”,
培养初步的分析与归纳能力。
科学实践:
能按步骤完成斜面搭建、小球释放、现象记录等实验操作,
学会控制变量(如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提升动手与观察能力。
态度责任:
在实验中养成严谨、安全的操作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趣味性;
通过联系生活实例,增强用科学知识解释现象的意识,
培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运动速度越快,
能量越大。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归纳“能量大小与速度的关系”,理解“控制变量”对实验公平性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提出和聚焦问题:
1.根据课页,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足球运动员大力射门,足球将球网顶起。
提问引导:“进门的足球为什么能把球网顶起来?它的力量从哪里来?
2.聚焦: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足球的力量来自“运动”——运动员踢球让它运动,运动的足球就有了推开球网的能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运动和能量”的秘密
讲述新课
探索1:感受不同坡度下小球的撞击力
明确实验任务:搭建可调节坡度的斜面,从三个不同坡度顶端释放小球,用手掌挡住末端小球,感受撞击力的差异。
实验步骤:
搭建斜面装置,设置三个不同坡度(如低、中、高)。
从每个坡度的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斜面末端用手掌挡住。
感受并记录手掌受到的撞击力(如“轻微”“中等”“强烈”)。
温馨提示:
每次必须从斜面同一位置释放小球,保证实验公平。
挡小球时手掌要稳,避免被砸伤。
仔细感受并记录不同坡度下的撞击力。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提醒控制变量和安全)。
交流总结:“斜面坡度越大,小球到达末端的速度越快,手掌感受到的撞击力越大;坡度越小,速度越慢,撞击力越小。”
探索2:观察不同坡度下木块的滑行距离
衔接过渡:“小球的撞击力能通过手掌感受,那它对其他物体的影响还能怎么体现?我们让小球撞击木块,看看会发生什么。”
实验步骤:
沿用探索1的斜面装置,保持三个不同坡度。
从每个坡度的同一位置释放小球,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用直尺测量并记录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精确到厘米)。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测量方法(如从木块初始位置到停止位置的直线距离)。
数据交流:各小组汇报数据,教师汇总后引导分析。
总结发现:“在小球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斜面坡度越大,小球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快,木块滑行距离越远;坡度越小,滑行距离越近。”
(三)研讨总结
研讨1:运动的小球有能量吗?证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实验回答:小球撞击手掌时能感受到冲击力,撞击木块时能推动木块滑行,这些现象都说明运动的小球具有能量;且坡度越大(速度越快),冲击力越强、滑行距离越远,说明小球能量越大。
研讨2:其他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证据是什么?
学生举例后,教师补充:行驶的汽车能撞坏物体,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车,跑步的人能撞动栏杆……这些都证明“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能量”。
(四)拓展提升
展示PPT中的生活实例图片:运动员跳远(身体运动推动自己跳得远)、雨点落地(下落的雨滴能打湿地面)、子弹击穿苹果(高速运动的子弹有巨大能量)、汽车受撞击变形(运动的汽车碰撞时释放能量)、台风吹倒树木(流动的空气具有能量)、水流推动水车(流动的水带动水车转动)。
提问:“这些例子中,运动的物体是如何体现能量的?”
布置任务:课后观察生活中其他“运动物体具有能量”的现象,下节课分享。
(五)板书设计
3.6 运动和能量
核心结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相同):
坡度大 → 速度快 → 撞击力大/木块滑行远 → 能量大
坡度小 → 速度慢 → 撞击力小/木块滑行近 → 能量小
生活实例:汽车行驶、水流推动水车、台风等
布置作业
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水车转动的原理。(共20张PPT)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体和运动》
足球运动员大力射门,
运动的足球把球网顶了起来。
提出和聚焦问题
进门的足球为什么
有这么大的能量?
提出和聚焦问题
进门的足球为什么有
这么大的能量?
足球有大能量是因为它在运动。
运动员踢球让它动起来,动着
的足球就有了能推开球网的力量。
搭建能调节坡度的斜面。从三个不同坡度的
斜面顶端释放小球,在末端用手掌挡住小球,
手的感觉有
什么不同?
实验步骤
搭建能调节坡度的斜面装置,
分别设置三个不同的坡度。
从每个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
在斜面末端用手掌挡住小球。
感受手掌受到
小球撞击的力度
搭建能调节坡度的斜面。从三个不同坡度的
斜面顶端释放小球,在末端用手掌挡住小球,
我们发现:
面坡度越大,小球从顶端释放后到达
末端时的速度就越快,手掌感受到小
球的撞击力也就越大;反之,斜面坡
度越小,小球速度越慢,撞击力越小。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让小球滚下后撞击
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让小球滚下后撞击
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实验步骤
搭建能调节坡
度的斜面装置,
设置三个不同坡度。
从每个坡度的斜面顶端同一位置释放
小球,让小球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测量并记录木块
每次被撞击后
滑行的距离。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让小球滚下后撞击
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2厘米
3厘米
5厘米
破度越高木块滑行距离更远!
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顶端释放小球,让小球滚下后撞击
水平面上的木块。测量、记录木块每次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2厘米
3厘米
5厘米
破度越高木块滑行距离更远!
我们发现:
斜面坡度越大,小球滚下
后撞击木块时的速度越快,
木块被撞击后滑行的距离
就越远;反之,斜面坡度
越小,木块滑行距离越近。
我们有哪些证据说明运动的小球有能量?
在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下撞击手掌时,我们能感受到冲击力,这表明小球具有能量。
坡度越大,这种冲击力越强,
说明小球的能量越大。
其他运动的物体有能量吗?我们的证据是什么?
其他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
行驶的汽车能撞坏物体
流动的水可以
推动水车转动
这些现象都能
证明运动的物
体具有能量。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力
运动员跳远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力
子弹击穿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力
雨点落地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力
汽车受撞变形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力
台风吹倒树木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力
水车转动
运动和能量
板书设计
核心结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与速度的关系(质量相同):
坡度大 → 速度快 → 撞击力大/木块滑行远 → 能量大
坡度小 → 速度慢 → 撞击力小/木块滑行近 → 能量小
生活实例:汽车行驶、水流推动水车、台风等。
布置作业
同学们!查阅资料
了解一下水车转动
的原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