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 欧洲西部的国家 复习课件(83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讲 欧洲西部的国家 复习课件(83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9 14: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3张PPT)
欧洲西部的国家
—— 区域地理 第 11 讲 ——
Western Europe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
目 录
COTENT
一、欧洲的位置和范围
二、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欧洲西部的人文地理特征
欧洲十字路口—德国
考点一
1. 经纬度位置
47°N-55°N,5°E-15°E
中纬度、北温带
10°E
55°N
50°
15°E
50°
5°E
47°
区域认知
德国的地理位置
2. 海陆位置:
北临_________海和___________海

波罗的
陆上与法国、波兰、瑞士等9个国家接壤
北海
波罗的海
1
2
3
4
5
6
7
8
9
德国
法国
瑞士
奥地利
捷克
波兰
丹麦
荷兰
比利时
卢森堡
A
B
3. 交通位置:
连通欧洲东和南北的铁路都要经过这里,有欧洲陆上“十字路口”之称。
区域认知
德国的地理位置
波德平原
中德山地
巴伐利亚高原
1. 地形:分三大地形区
北部波德平原
中部中德山地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
阿尔卑斯山
2. 地势:
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区域认知
德国的地形
西、北部是______________气候
东、南部为_____________气候
南部阿尔卑斯山为___________气候
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高原山地
区域认知
德国的气候
莱茵河
多瑙河
易北河
汉堡
美茵-多瑙运河
威悉河
易北河
威悉河
莱茵河
注入北海
多瑙河
注入黑海
基尔运河
北海 波罗的海
中 部 运 河
运河: 北部—基尔运河
中部—中部运河
南部—美茵-多瑙运河
区域认知
德国的河流—水运便利
埃森
科隆
波恩
法兰克福
莱比锡
柏林
汉堡
斯图加特
慕尼黑
K
K
K
煤矿
褐煤矿
K
钾盐矿
石油
德国矿产资源较丰富;
主要是:煤矿、钾盐和石油;
主要矿产分布于中部山地;
石油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
德国
区域认知
德国的矿产资源
居民:德国人口约8200万,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呈负增长),以德意志人为主体民族,官方语言德语。
经济:德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四大经济体之首。国民生活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以汽车和精密机床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是德国重要象征。
区域认知
德国的人口与经济
德国农业比重低,但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
南、北部地形与气候不同,农业因地制宜的合理利用。
北德平原:畜牧业和麦类种植
中德山地:农耕和放牧
南部高原山地:森林和山地畜牧业、河谷(水果园艺业)
区域认知
德国的农业概况
啤酒花
水果、园艺
畜牧业、燕麦
乳肉畜牧业
黑麦、马铃薯
北部:乳畜业为主
地势低平,光热不足,土地较为贫瘠,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发展乳畜业
区域认知
德国的农业概况
啤酒花
水果、园艺
南部:水果、园艺、啤酒花
(高原山地,日照长、温差大;河谷地土地肥沃;盛产葡萄、烟草、啤酒花等)
区域认知
德国的农业概况
慕尼黑啤酒节可以追溯到1810年。当年巴伐利亚加冕王子路德维希和特蕾瑟公主当年10月完婚,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深受欢迎的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历史上,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74届了(截至2008年)。
慕尼黑啤酒节
德国的自然条件与农业
北 部 南 部
地形 波德平原,地势低平 高原山地,河流谷地
气候 夏温和,冬阴冷;日照较少 日照时间较长热量充足,降水多
土壤 较贫瘠 河谷土壤肥沃
农业 畜牧业为主 河谷水果园艺业
山地森林和牧场
啤酒花
水果、园艺
畜牧业、燕麦
乳肉畜牧业
黑麦、马铃薯
1. 世界第四大工业国
2. 四大支柱:
机械制造、汽车、电气、化学
仅次于美、中、日
保时捷
宝马
大众
奔驰
区域认知
德国的工业发展
3.工业区
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工业中心。
鲁尔区—传统工业区—区位:煤铁复合型
慕尼黑—新兴工业区—区位:临空型
钢铁、煤炭、机械、化学
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原来全国大部分工业集中在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等城市是鲁尔区的工业中心,现在南部的慕尼黑、斯图加特等地迅速发展。新兴工业逐步向南发展。其中鲁尔区现在仍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区域认知
德国的工业发展
德国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本区邻国最多的国家。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是世界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分析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区 位 优 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广阔的市场
基础梳理
德国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鲁尔工业区突出特点以采煤工业起家,进行煤炭综合利用,进而促进钢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形成部门结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鲁尔区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遭遇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使鲁尔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也是使鲁尔区衰落的根本原因。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衰 落 原 因
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基础梳理
德国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工业生产以煤炭工业为基础,钢铁工业为主导,高度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煤炭的能源地位逐渐下降,从而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这是造成煤炭工业的衰落的主要原因。炼钢耗煤量的降低是次要原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果,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这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
鲁尔工业区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与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调整区内的经济结构与部门结构是分不开的。探究交流鲁尔区可持续发展走向振兴的举措。
综 合 整 治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及植树造林
基础梳理
德国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
法国东南部普罗旺斯地中海岸地区,薰衣草的故乡。
浪漫时尚之都—法国
考点二
1. 经纬度位置
42°N-51°N,5°W-8°E
中纬度、北温带



10°
50°
50°
45°
45°



欧洲西南部,北临英吉利海峡和北海,西临大西洋,东南临地中海
2. 海陆位置:
范围:大陆+科西嘉岛
陆上与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接壤
基础梳理
法国的地理位置
1. 地形:
北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南部:____________________
东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中央高原
比利牛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巴黎盆地
巴黎盆地
中央高原
阿尔卑斯山脉
比利牛斯山脉
基础梳理
法国的地形特征
大西洋沿岸:_________________
高山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中海沿岸:_________________
高原山地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基础梳理
法国的气候
___________________河
___________________河
___________________河
___________________河






塞 纳 河
卢 瓦 尔 河
1. 主要河流:
2. 流向:
自东向西流
1
2
3
4
塞纳
卢瓦尔
加龙
罗纳
基础梳理
法国的河流特征
(1)比较塞纳河与罗讷河两河流下游的水文特征。
相同点:流量都较大;含沙量小;无冰期。
不同点:塞纳河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罗纳河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大,形成冬汛
(2)据罗纳河水系特征判断该河流所处地区地质构造。
纳河干流较平直(1分),东侧支流众多,而西侧无支流(1分),判断该地地质构造可能是断层。
基础梳理
法国的河流特征
法国人口6700万,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官方语言法语。
法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现代化工业体系完整,工农业均发达,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较快,法国旅游业极其发达,首都巴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人口
经济特征
基础梳理
法国的人口和经济特征
法国农业分布
1.农业分布
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法国葡萄酒畅销世界
巴黎盆地:混合农业
西部、中部高原:乳畜业
西南、南部地中海:地中海园艺业
(葡萄园:波尔多、罗纳河谷)
基础梳理
法国的农业
法国农业分布
2. 法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草类茂盛。
②社会经济条件:国内外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农业科技水平高;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等。
基础梳理
法国的农业
法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条件及对我国的借鉴
发展条件
条件 具体影响
稳定的社会环境 长期稳定的局势为法国农业现代化实现提供了必要前提
工业的促进作用 工业化的迅速完成对法国农业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政府政策的支持 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政策指导是法国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关键
良好的外部环境 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发展为法国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法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条件及对我国的借鉴
①农业为基:农业是弱势产业,但也是基础产业,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扶持。
②市场导向: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体制基础和动力源泉。
③依靠科技:重视农业研究,实行科技兴农。
④政策扶持:调整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扩大经营规模。推进农业专业化、社会化。
法国汽车品牌有雪铁龙、 标致 、雷诺等
雷诺汽车公司是法国第一大汽车公司,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其汽车产品十分齐全,梅甘娜单厢轿车还被评为1997年欧洲最佳车。
雷诺公司在中国唯一的合资企业是三江雷诺,专门生产塔菲克7座单厢车。
雪铁龙
雪铁龙
布加迪
雷 诺
法国 汽车
空中客车公司作为一个欧洲航空公司的联合企业,其创建的初衷是为了同波音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那样的美国公司竞争。
空中客车A380是法国空中客车公司的最新巨型客机,A380为双层四引擎客机,采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时可承载850名乘客。
法国 空中客车
1、巴黎盆地:最大的工业区。汽车、飞机制造、宇航、电子电器、化工等工业体系完善。
2、南部福斯-马赛工业区:钢铁、机械工业(临海型工业)
3、传统老工业区洛林高原的铁矿区和里尔的煤矿区
基础梳理
法国的工业
法国发电量中核电比重居世界之冠。在法国境内有200座核电站,法国核能占比达到75%以上,是全球使用核电占比最高的国家。
法国核电目前已占国家电能的70%(中国只有2.3%)。
法国目前有55座核电站,这一比例还在进一步增长。
法国 核电
基础梳理
法国的工业
法国核电发达的原因
1、常规能源缺乏(煤、石油不足)
2、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能源的市场需求量大。
3、法国资金充足,技术先进,劳动力素质高。
4、核电发展不会产生污染气体,对环境影响小。
5、核电能源密集,对原料需求小,地区适应性强。
基础梳理
法国的工业
旅游业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旅游业的国家之一。
2012年国际接待人次达8301万,占世界市场的11%,居世界第一位。
法国巴黎凯旋门
基础梳理
法国的旅游业
是法国为纪念拿破仑1806年2月在奥斯特尔里茨战役中打败俄、奥联军而建的,12条大街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气势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凯旋门高49.54米,宽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门,中心拱门宽14.6米.
法国巴黎凯旋门
旅游业 凯旋门
基础梳理
法国的旅游业
旅游业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最著名的中世纪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规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筑上的价值而著称。
基础梳理
法国的旅游业
旅游业成为法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法国香水
景色秀丽的自然风光
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
浪漫多情的民风民俗
高雅的艺术
新潮的时装
种类繁多的香水
世界上接待外国游客最多的国家
基础梳理
法国的旅游业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
考点三
1. 全称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爱尔兰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领土组成
曾有“日不落帝国”的称号
1
2
3
4






威尔士
北爱尔兰
英格兰
苏格兰
威尔士
北爱尔兰
基础梳理
英国区域概况
1. 经纬度位置
50°N-60°N,8°W-2°E
中纬度、北温带


10°
60°
50°
55°
55°
50°


10°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
泰晤士河河口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英国最大的港口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
2. 相对位置
基础梳理
英国的地理位置
3. 海陆位置
临 A_______海,B________洋,
C____________海峡
D___________海峡

大西
北海

西

A
B
英吉利
多佛尔
C
D
英吉利海峡
多佛尔
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是欧洲到美洲、非洲航线的要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
1994年英法两国在此修建了海底隧道,每10多分钟就有一列高速火车往返,乘车只需35分钟就可穿越海峡。
基础梳理
英国的地理位置
1. 地形:
北部和西部:________________
南部和东部: _______________
2. 地势:
东南低西北高
以平原、丘陵为主
平原
多山地丘陵
3. 海岸线曲折
基础梳理
英国的地形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气候类型
基础梳理
英国的气候特征
降水分布: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原因:受山脉阻挡,西部沿海为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东部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读图分析英国降水的分布特征,原因是什么?
思考:
河流短小、数量众多,河流大多从西向东流,多运河相联
特征
泰晤士河为国内最大的河流
基础梳理
英国的水文特征
煤、铁资源:奔宁山脉
石油、天然气:北海
资源及分布:
基础梳理
英国的矿产资源
英国人口6560万,多信仰基督教新教,官方语言英语。
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早期的殖民时代为其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国家富裕,国民生活水平高。
服务业是其经济支柱,伦敦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
人口
经济特征
基础梳理
英国的人口和经济
曼彻斯特:纺织工业
伯明翰:钢铁工业
(奔宁山脉的煤炭开采)
1. 英国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出现了以汽车、飞机、电子工业(苏格兰)为主的工业部门
⑵ 二战后:
⑴ 第一次工业革命:
伦敦周围、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
基础梳理
英国的工业
石油加工工业发展
北海沿岸的阿伯丁
1. 英国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
⑶ 20世纪60年代:
基础梳理
英国的工业
①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海运和对外贸易
航海事业
造船工业
② 煤炭资源石油资源丰富
③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2. 工业发展的条件
基础梳理
英国的工业
传统工业区
3. 英国工业区的分布
依托:煤铁、殖民掠夺
分布:英格兰中部
工业中心:伯明翰—钢铁、
曼彻斯特—纺织、
格拉斯哥—造船
新工业区
依托伦敦周围
苏格兰中部(电子)
基础梳理
英国的工业
⑴ 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 乳畜业发达
⑵ 东南部:小麦、大麦、甜菜、马铃薯产区(种植业)
迎风坡降水多,日照少,气候凉爽,有利于牧草生长。
背风坡降水少,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 分布
基础梳理
英国的农业
(3)靠近北海渔场,捕鱼量占欧盟的20%
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英国最大的港口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是英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伦敦人口达1 2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l/5以上,是西欧的著名城市。
伦敦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那里集中了众多的金融机构,是世界上黄金、钻石和茶叶等商品的集中交易场所。伦敦城西是王宫、首相官邸和议会等政府机构的集中地区。
城市职能
基础梳理
英国主要城市
1
思考:英国为何被称为“雾都”(秋冬)?
英国工业发达,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以及交通尾气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杂质和污染气体。
四面环海,水汽充足。
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水交汇处,温暖的海水遇冷容易凝结成雾。
来自大西洋的温暖西风带来大量水汽,与陆地上的冷空气相遇凝结成雾。
伦敦所处的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尘埃和烟雾扩散。
问题探究
2
思考:英国什么季节大雾天气尤其多?
尤其是秋冬季节,地面温度低,暖湿的海洋气流遇到下层较冷的空气和弥漫于空气中的烟灰、尘埃,形成弥天大雾。
问题探究
伸入地中海的一只靴子——意大利
考点四
1. 领土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于“大西洋 - 苏伊士运河 - 印度洋”航线上
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国际通道。
亚平宁半岛
撒丁岛
西西里岛
1
2
3
基础梳理
意大利区域概况
1. 经纬度位置
36°N - 47°N,8°E -18°E
中纬度、北温带
欧洲______部
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
2. 相对位置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海陆位置
东临______________海
西濒______________海
南隔_________海峡与非洲相望
意大利
法国
瑞士
奥地利
斯洛文尼亚
4. 邻国
亚得里亚
第勒尼安
突尼斯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
1. 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
阿尔卑斯山
波河平原
亚平宁山脉
维苏威火山
埃特纳火山
(欧洲最大)
1
2
3
4
5
2. 主要地形区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尔卑斯山
波河平原
亚平宁山脉
维苏威火山
埃特纳火山(欧洲最大)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地形特征
盛产大理石的“石材王国”
意大利原为古地中海一部分,经长期(化学和生物)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随着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地势逐渐升高;同时由于岩层的挤压破碎岩浆侵入,高温高压变质而形成大量的大理岩。
1. 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地中海气候
北部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分布: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部和南部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气候特征
1. 河流:
意大利最大河流
源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能丰富
水源补给
源自阿尔卑斯山的支流靠____________________补给;
源自亚平宁山地的支流靠
__________________补给。
波河
阿尔卑斯山南坡
向东注入亚得里亚海
冰川融水和雨水
雨水
波 河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水文特征
波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且南北对称分布;
春夏,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汛期;
冬春季节,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流域得到雨水补给,形成汛期;
夏末秋初,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量减少,形成枯水期。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水文特征
1. 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原因。
2. 湖泊:
加尔达湖
加尔达湖(贝纳科湖),是意大利最大最干净的湖泊。位于意大利北部,约在威尼斯和米兰的半途之间,坐落于阿尔卑斯山南麓
在上一次冰河时期结束时因为冰川融化而形成。是一个二战后发展起来的颇受欢迎、吸引人的旅游胜地。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水文特征
1. 种植业
⑴ 分布
波河平原
⑵ 农产品
主要有小麦、玉米、甜菜、葡萄和油橄榄等
农产品占全国一半以上
意大利人口集中,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农业概况
2. 园艺业(发达)
⑴ 分布
南部半岛岛屿
⑵ 农产品
柑橘、葡萄、油橄榄等亚热带水果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农业概况
1. 发达的现代工业
传统工业区(第一意大利)
化学工业基地:_____________
汽车城:____________________
造船工业:__________________
米兰
都灵
热那亚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1. 发达的现代工业
落后的南部区(第二意大利)
钢铁工业: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炼油工业: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铁矿石由国外进口
原油主要从北非、中东进口
临海型
塔兰托
西西里岛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1. 发达的现代工业
新工业区(第三意大利)
塔兰托
西西里岛
意大利工业特征:自然资源贫乏,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给和主要工业原料依赖国外进口,而产品的1/3以上供出口。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2. 新工业区
⑴ 特点
时间新
地区新
企业规模小
⑵ 代表性工业
高技术工业
传统轻工业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2. 新工业区
⑶ 分布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德国南部地区
美国“硅谷”
日本“硅岛”(九州岛)
英国苏格兰地区等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3. 意大利新工业区
⑴ 发展条件
国际
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
国内经济环境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区位
优势
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
便捷的交通运输
大批廉价劳动力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3. 意大利新工业区
⑵ 特点
“小 轻 同 专 散”
①生产规模:
②工业部门:
以中小企业为主(250人以下)
以轻工业为主
③工业类型:
集中同类型相关工业
④工业水平:
高度专业化
⑤工业分布:
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3. 意大利新工业区
⑶ 发展模式
萨索洛的主要工业部门是什么?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3. 意大利新工业区
⑶ 发展模式
萨索洛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基础梳理
意大利的工业概况
旅游业发达
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首都罗马,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
比萨大教堂
意大利是古罗马帝国和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又是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加上地中海地区气候温和,风景秀丽,所以意大利的旅游业特别发达。
基础梳理
意大利发达的旅游业
比萨斜塔
米兰大教堂
古罗马斗兽场
庞贝古城
古罗马斗兽场
威尼斯水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