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做合格的旅游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6)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做合格的旅游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5 12: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做合格的旅游者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做一个合格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的差异是(  )
A.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B.必要的闲暇时间
C.超码的身体条件
D.一定的文化素养
解析 只要具备了起码的身体条件,又具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的经济实力,本身又有旅游的爱好和必要的闲暇时间,就可以成为旅游者。合格的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的差异是文化素养的高低。
答案 D
2.在旅游过程中,影响审美情趣的因素是(  )
A.身体条件
B.旅游景观
C.文化素养
D.旅游伙伴
解析 影响审美情趣的因素是文化素养。旅游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在旅游过程中的审美情趣就越浓。
答案 C
3.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普遍接受的准则是(  )
A.娱乐性
B.适度消费
C.组团旅游
D.科学欣赏景观
解析 量力而行的适度消费,成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普遍接受的准则。
答案 B
4.人类地理学史上区域地理考察的最早著作是(  )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水经注》
D.《梦溪笔谈》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徐霞客游记》是人类地理学史上区域地理考察的最早著作。
答案 B
5.以实地考察所得,验证了关于“沧海桑田”的设想的古代旅游者是(  )
A.沈括
B.郦道元
C.玄奘
D.徐霞客
解析 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揭示了海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变迁、流水侵蚀等地质原理,以实地考察所得,验证了关于“沧海桑田”的设想,比欧洲的“地质学之父”赫顿早640多年。
答案 A
6.自幼“特好奇书”,欲“问奇于名山大川”的旅行家是(  )
A.张骞
B.玄奘
C.徐霞客
D.郦道元
解析 此旅行家为徐霞客,他从22岁开始出游,30多年间历尽艰险,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答案 C
《徐霞客游记》写道:“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
( http: / / www.21cnjy.com )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此,东北尽于道州(湖南道县)”。据此回答7~8题。
7.徐霞客所描述的地貌分布在我国的(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两湖之地
8.形成该种地貌的主要因素是(  )
A.岩浆喷发
B.海浪冲击
C.冰川运动
D.流水侵蚀
7~8.解析 由材料中“峭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离立”可知徐霞客所描写的为峰丛、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是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 7.A 8.D
9.“唐僧取经”的故事是从唐代玄奘西游古印度改编而来。南亚为重要的宗教起源地,下列发源于该地的是(  )
A.佛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
C.佛教、印度教
D.印度教、伊斯兰教
解析 佛教、印度教的起源地为南亚,伊斯兰教、基督教的起源地为西亚。
答案 C
10.下列叙述不可能为玄奘在南亚居住期间看到的地理现象的是(  )
A.旱雨季分明,全年高温
B.该地水旱灾害频繁
C.在该地既能看到海岸地貌景观,又能看到热带沙漠景观
D.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
解析 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特点为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南亚属临海地区,巴基斯坦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既能看到海岸地貌景观,又能看到热带沙漠景观;南亚喀斯特地貌分布不广泛。
答案 D
11.美国普雷斯顿·詹姆在《地理学思想史》中说“地中海文明的发现,应归功于公元前139年的________。”(  )
A.张骞
B.郦道元
C.郑和
D.玄奘
解析 本题考查教材原文,细读教材易得到答案。
答案 A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他在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航线涉及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回答12~13题。
12.郑和被人们称为(  )
A.“地质学之父”
B.“三藏法师”
C.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揭幕者
D.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
13.郑和下西洋航海的特点是(  )
①规模巨大 ②历时不长 ③组织严密 ④考察成果丰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13.解析 第12题,“地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之父”为沈括,“三藏法师”为玄奘,郑和被人们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揭幕者,徐霞客被称为历史上伟大的旅行家。第13题,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空前创举。
答案 12.C 13.D
14.关于对唐代玄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称为“三藏法师”
B.编写了名著《大唐西域记》
C.为《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D.他传播的为佛教中的小乘教义
解析 唐代玄奘传播的为佛教中的大乘教义,故D项错误。
答案 D
15.被李约瑟评价说:他的游记读起来并不像17世纪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20世纪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所指的古代旅行家是(  )
A.宋代沈括
B.北魏郦道元
C.明代徐霞客
D.唐代玄奘
解析 材料中所指的古代旅行家为沈括,他被英国李约瑟等科学史研究者推崇为近代地质学的先驱。
答案 A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张骞出使西域需要克服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
(2)张骞返回的路线,从蓝氏城开始依次经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骞出使西域产生的主要的地理学意义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当代的旅游者应向张骞学习什么?
答案 (1)干旱的沙漠;高寒的昆仑山。
(2)喀喇昆仑山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河西走廊 渭河平原
(3)发现地中海文明 为开辟古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4)收集有关的地理资料和风土民情。
17.读古代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航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古代,东西方著名的贸易通道,是从图中①______出发,经②______、③______,到达中亚、______。
(2)明代郑和从江苏④______率船队出海,多次远航到______、印度、红海和______东海岸,开辟了我国海上对外贸易的航路。
(3)历史上我国对外贸易出口的物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4)随着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进行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这属于______扩散。
(5)它们反映了古代文化扩散在形式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郑和下西洋是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季去,______季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图把郑和航海路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补充完整: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发,经______海、台湾海峡、______海、______海峡、______洋,最后到达西亚和北非。
答案 (1)长安 河西走廊 新疆 欧洲
(2)刘家港 东南亚 非洲
(3)瓷器 丝绸 茶叶
(4)迁移
(5)以迁移扩散为主,扩展扩散为辅
(6)冬 夏 利用季风和洋流
(7)东 南 马六甲 印度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作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岩溶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云南之山“皆土峰缭绕,间有缀石,亦十不一、二,故环洼为多”;贵州之山“则界于二者之间,独以逼耸见奇”。又说:云南之山“惟多土,故多壅流成海,而流多浑浊”;广西“惟石,故多穿穴之流,而水悉澄清”;至于贵州则是“界于二者之间。”
——选自《徐霞客游记导读》
(1)徐霞客为________朝人,著名的地理学家。
(2)比《徐霞客游记》更早记载溶洞的著作包括成书于战国年间的《________________》和北魏郦道元的《________》等。
(3)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主要自然条件是什么?
(5)文中“壅流成海”的“海”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流多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穿穴之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
(2)山海经·山经 水经注
(3)CaCO3+CO2+H2O??Ca(HCO3)2
(4)海相沉积形成大量石灰岩;地壳活跃,升降明显;气候湿润,喀斯特地貌发育。
(5)湖泊 泥沙入河流,水变混浊
(6)地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