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一、等高线地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671m
317m
354m
相对高差
海拔
海拔
地面某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拔
某地点高出另一低点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郭守敬是第一个提出 海拔高度概念的人
郭守敬在中原治水时,通过观察开封段黄河和 北京河流的地势差异,发现开封段黄河距海遥远,流速很快,而北京河流近海,流速较慢。基于这些观察,他推断如果以 海平面为基准,北京的地势高度应该低于开封。这一发现使他比欧洲地理学家 高斯早了560年提出了海拔高度的概念。
拓展阅读
测绘工作者首先要对一个区域不同地点的海拔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每个点的海拔标注在地图上。依据已知点的海拔可以估算其他未知点的海拔。绘图人员确定要绘制等高线的海拔,如50米,再将海拔同为50米的各点连成平滑的曲线,就得到了海拔为50米的等高线。按照一定的海拔差(即等高距),如10米,就可以分别绘制海拔为40米、60米…的各条等高线。
等高线是如何绘制的
思与学
海拔相同的各点连线
等高线
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按在等高线上表上数值,这种利用等高线和等高距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闭合曲线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重叠为崖
稀缓密陡
闭合曲线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重叠为崖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缓
2.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脊
山谷
山峰
鞍部
陡崖
手上的“山体”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闭合,中间数值高,四周数值低
山峰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数值低、海拔低)突出
山脊
形成分水岭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数值高、海拔高)突出
山谷
发育河流
等高线特征:位于两组山峰等高线之间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征:等高线重叠
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梯田
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向上分布
就像是为巨人登天而建造的台阶
它是人判读等高线
类改造地表形态最令人惊叹的方式之一
口诀 含义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重叠为崖
密陡疏缓
凸低为高
凸高为低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相同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突出,为山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为山谷
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活动
(1)识别图中① - ⑦表示的地形部位。
(2)比较图中④和⑥的坡度差异。
山峰
陡崖
山峰
山脊
山谷
山脊
鞍部
④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四)等深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一)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含义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400
300
200
400
300
200
500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例
颜色越蓝
海洋越深
陆高海深表
(三)五种常见地形类型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
海拔在200-500米之间,
地势起伏较为和缓。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坡度陡缓、不同山体部位
等深线及其判读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陆地表面五种地形
地面高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海拔
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分层调色地形图
闭合曲线、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稀缓密陡
1.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
D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B.①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2.下面四幅图所示的地形部位能发育河流,并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
B
C
D
B
下图为某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M地的海拔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4.图中N河流的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B
D
5.学校组织同学去下图所示地区进行野外考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
(2)该图的等高距是______米,其中A地的海拔大约为_________米,C、D 两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米。
(3)丙河段非常适合进行惊险刺激的漂流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A、B、E三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_,B_____,E______。如果在上述三地中选择一处开展攀岩活动,选择在_____(填字母)地比较合适。
盆地
100
600-700
400
该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水流湍急
山峰
陡崖
山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