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 第2课时(32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气候 第2课时(32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3 22: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025/8/23
1
第二节 气 候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1.结合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我国各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3.结合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季风气候成因示意图分析,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02
气候类型多样
温度带
温故知新:你还记得地球上的五带吗?有什么特点?
热带
南温带
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
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
划分依据
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将我国从南到北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1
2
5
3
4
青藏高原高寒区
中国的温度带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的哪条等温线的相似?
0℃等温线
秦 岭
淮 河
气候类型多样
一个地方降水越多,气候越湿润;降水越少,气候越干燥,这种说法对吗?
疑惑?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干湿程度
气候干旱
气候湿润
降水量
>
蒸发量
降水量
蒸发量
<
②秦岭——淮河一线是哪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任务:读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①我国共划分了哪4个干湿地区?
秦岭—淮河线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400 mm~800 mm
800 mm以上
200 mm以下
200 mm~400 mm
把干湿地区与对应的年降水量连接起来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森林草原
草原
沙漠戈壁
A
B
C
D
森林
(1)我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2)东部地区的气候类型有何共同特征?
1.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3)归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图2.24 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认识我国主要气候类型
五道梁
北京
吐鲁番
漠河
海口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全年低温,
降水较少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
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北京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3
影响因素复杂



北回归线
赤道



亚欧大陆
太平洋
海陆位置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夏季风
降水



北回归线
赤道



冬季风
寒冷干燥
来自于高纬内陆地区
加剧我国北方的严寒
我国南北温差加大



北回归线
赤道



夏季风
印度洋
太平洋
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



北回归线
赤道



夏季风
温暖湿润
携带丰富水汽
来自于低纬海洋
距离越近,降水越多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纬度位置
太阳光热




气温
南北气温差别大
纬度跨越约50°
南北跨纬度大


气温
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海拔
气温
成都
300N
地形
气温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形因素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4.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地形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
你能找出这些古诗中蕴藏着哪些影响气候的因素呢?
气候
气候类型多样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影响因素复杂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气候类型
塞罕坝林场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三代造林人半个多世纪的心血和汗水,浇灌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成为京津冀地区一道强大的生态屏障。读图完成下面1~2题。
1.塞罕坝位于 (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2.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冀地区产生的环境效益主要是(  )
A.增加生物多样性 B.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C.减轻风沙危害 D.减缓气候变暖趋势
B
C
3.1月,甲城市寒冷、乙城市高温,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为因素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形因素
4.下列城市对应的气候类型,不正确的是 (  )
A.甲--温带季风气候 B.乙--热带季风气候
C.丙--温带大陆性气候 D.丁--亚热带季风气候
C
D
哈尔滨至三亚越冬旅游专列全长4100余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铁路旅游线路。“越冬专列”主推“慢旅行”,专列路线在规划之初就着重考虑沿途欣赏“窗外风光”的需求,特别采用了“落地窗”的大窗观光车体。下图示意哈尔滨至三亚越冬旅游专列线路。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越冬专列”沿途欣赏到的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