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33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33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3 22: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课前思考
为什么长城一般沿山脊修建?
地势优势:山地地形可以提供自然的防御优势。
视野广阔:山脉通常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交通控制:山地地形可以提供更容易控制的交通要道。
2.2 地形图的判读
第2课时
通过阅读地图,学会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气度,坡度陡缓,判断五种山体(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的地形部位。(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联系实际,能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说出五种地形的地表状况和海拔差异。(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01
知识回顾
山脊
山谷
山峰
陡崖
鞍部

回顾重点——说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
02
认识地形
什么是地形


地形,地表的形态。
具体指地物形状和地貌的总称,地表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状态。
自主学习
结合课本35页的图文资料,总结五种地形特征。
陆地地形 平均海拔 特点
山地    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   ,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
丘陵    米 地势   ,坡度   
高原    米以上 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   ,内部起伏
较为   
盆地 不固定 四周   ,中间   ,
平原    米以下 宽广平坦,起伏 
500
山顶
200-500
起伏不大
和缓
500

和缓


200
较小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较陡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外围较陡,内部起伏和缓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宽广平坦,起伏较小
地形景观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
分层设色地形图
高原
山地
盆地
平原
丘陵
03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
附有图例说明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或深度范围。
将等高线地形图变得更直观。
表示平原,颜色越深,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表示湖泊、海洋等水体。颜色越深,水越深。
表示海拔较高的地方,如丘陵、山地、高原等。颜色越深,海拔越高。
表示冰川、积雪等。
代表海拔在0-200米间
陆高海深表
分层设色地形图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山地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地形与地形区
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态,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地形
地形区: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
地形区
活动:找一找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以下地形区:
安第斯山脉、刚果盆地、亚马逊平原、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刚果盆地
亚马逊平原
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刚果盆地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青藏高原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绘制地形剖面图
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
--更直观
剖面线
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可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地形图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
A.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起伏越大 D.起伏越小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B
C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3-4题。
3.图中C表示的地形是 (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4.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B
C
C
地形往往影响交通线的分布,随着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很多呈“灯泡”形迁回的普通铁路线实现了“裁弯取直”(如图),发展了高速铁路。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铁路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AB两点图上直线距离约为3厘米,
则两点的实地直线距离约为( )
A.30米 B.3千米
C.0.3千米 D.30000米
B
6.关于图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C点的海拔为750米
B.BC段比BD段坡度陡
C.C点所在的地形部位为陡崖
D.取直线路AB段为东西走向
地形往往影响交通线的分布,随着桥梁和隧道工程技术的发展,很多呈“灯泡”形迁回的普通铁路线实现了“裁弯取直”(如图),发展了高速铁路。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与铁路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