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同步作业-第1章 第1节(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2同步作业-第1章 第1节(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3 21:4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单选题
1.假说—演绎法是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得以成功的关键科学方法。下列相关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是孟德尔所作的假设内容之一
B.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实验基础上的
“F2的遗传因子组成包括DD、Dd、dd,其比例为1:2:1”属于演绎内容
D.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2.下图为孟德尔的单因子测交实验分析,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紫花豌豆无论作为父本还是母本,结果相同
B.测交后代的类型及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C.紫花豌豆产生含c或C的配子体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D.测交后代既有紫花又有白花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3. 将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将相同数量的F1植株和白花豌豆植株种植在大田中,自然状态下授粉,下一代中紫花豌豆的比例为( )
A.1/2 B.3/8 C.5/8 D.1/4
4.某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且AA纯合致死。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3代,F3中红花所占比例为( )
A.1/2 B.2/3 C.1/8 D.2/9
5.某种自花受粉的农作物X的花色受到一对遗传因子R/r的控制,其花色有黄色、乳白色和白色三种。让乳白色花的农作物X自交,F1中出现了三种花色,但让黄色花和白色花的农作物X自交,后代中只有黄色花或者白色花。不考虑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农作物X的黄色花受到遗传因子R的控制,白色花受到遗传因子r的控制
B.F1中乳白色花植株是杂合子,黄色花植株和白色花植株均是纯合子
C.若让F1黄色花植株和白色花植株杂交,则F2中均表现为乳白色花
D.若让F1乳白色花植株和白色花植株杂交,则F2中不可能出现黄色花
6.某同学用小球做孟德尔定律模拟实验。该同学每次分别从图示Ⅰ、Ⅱ两个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Ⅰ、Ⅱ两个小桶可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B.每个小桶中小球的重量、大小、形态完全相同
C.两个小桶中代表D的配子的数量必须相同
D.抓取次数足够时,DD组合所占的比例为1/4
7.某雌雄异花植物,花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其中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花色为红色,aa的为白色,Aa的为粉红色,且含有A的雄配子50%致死,雌配子不存在致死现象。某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个体,其比例为1:1,该种群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子一代个体的花色及比例为( )
A.红花:粉红花:白花=9:9:2 B.红花:粉红花:白花=9:6:1
C.红花:粉红花:白花=5:2:1 D.红花:粉红花:白花=7:3:2
8.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与绿茎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且紫茎为显性,无致死情况。现有多株紫茎植株与绿茎植株杂交,所得子代紫茎∶绿茎=15∶1。若亲本所有紫茎植株进行自交,所得F1中紫茎植株与绿茎植株的比例为( )
A.9∶7 B.63∶1 C.15∶1 D.31∶1
9.某植物类群的性别是由常染色体上3个遗传因子aD、a+、ad决定,其中aD决定雄株,a+决定雌雄同株,ad决定雌株,且aD对a+为显性,种群中无致死现象。群体中,雄株有两种遗传因子组成,雌株只有一种遗传因子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雄株一定是杂合子,雌株一定是纯合子
B.遗传因子显隐性关系为: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
C.若雄株与雌雄同株个体杂交后代出现雌株,则雄株亲本为:aDad
D.若某杂交实验F1雌雄同株:雌株=1:1,则该实验进行时需要去雄处理
10.若某种植物的红花和白花是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红花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红花植株授粉,子代均为红花
③用植株甲给白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红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
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④ C.①或④ D.③或④
二、多选题
11.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M),拟在一个配种季节里鉴定M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下列有关配种方案及子代统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让M与一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出现白色马,则M是杂合子
B.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全是栗色马,则M可能是纯合子
C.让M与一匹栗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全是栗色马,则M是纯合子
D.让M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出现白色马,则M是杂合子
12.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遗传因子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中任何两个遗传因子组合在一起,各遗传因子都能正常表达,如图表示基因对花色的控制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共有6种,其中纯合子3种
B.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和A1A3的亲本杂交后代出现4种花色植株
C.白花植株有3种遗传因子组成,红花、橙花和紫花植株各有1种遗传因子组成
D.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仅开白花,橙花和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后代植株均有4种花色
三、非选择题
13.孟德尔用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做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图为实验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 。操作①叫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应注意时间在 之前;操作②处理后必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 ,其目的是 。
(2)有人发现在本来开白花的豌豆中突然出现了开紫花的植株,第二年将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发现长出的145株新植株中,有36株开白花。若想获得更多开紫花的纯种植株,请你设计一种最简捷的实验方案 。
(3)已知豌豆种子中子叶的黄色与绿色由一对遗传因子Y、y控制,现用豌豆进行以下遗传实验:
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 ,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一相对性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表所示,相应遗传因子用A、a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 亲本性状 子一代性状
1 残翅×残翅 残翅
2 长翅×残翅 长翅、残翅
3 长翅×长翅 长翅、残翅
(1)根据组合 ,可以判断 是隐性性状。
(2)组合3的子一代长翅果蝇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
(3)为判断某长翅雄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可将该长翅雄果蝇与 果蝇进行杂交,观察记录杂交后代的表现类型,预期结果得出相应结论: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②若杂交后代出现残翅,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
15.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性状与遗传因子组成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毛色性状 黄色 灰色 黑色
遗传因子组成 Aa1 Aa2 a1a1 a1a2 a2a2
(1)若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1×Aa2,则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性状。则该对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 。
(3)假设进行很多Aa2×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 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
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 色雌鼠杂交。
② 。
结果预测: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②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2。
1.【答案】C
【解析】A、孟德尔当时提出了“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A符合实际;
B、孟德尔通过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观察到性状分离等现象后才提出问题,B符合实际;
C、孟德尔在解释性状分离现象时,提出的演绎内容是“F1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后代应该为高茎:矮茎=1:1”,C不符合实际;
D、孟德尔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符合实际。
2.【答案】D
【解析】A、豌豆为雌雄同花,不含性染色体,因此紫花豌豆无论作为父本还是母本,测交实验结果相同,A正确;
B、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有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因此测交后代的类型及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B正确;
C、紫花豌豆产生含c或C的配子是由于减数分裂时C和c实现了分离,因此体现了分离定律,C正确;
D、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测交的亲本为两种不同的表型,子代出现两种表型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
3.【答案】B
【解析】将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说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假设紫花遗传因子为A,白花遗传因子为a,由题意可知,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F1为Aa,将相同数量的F1植株和白花豌豆植株种植在大田中,即1/2Aa、1/2aa,由于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授粉,相当于是1/2Aa与1/2aa的植株分别自交,因此下一代中紫花(A_)豌豆的比例为1/2×3/4=3/8,ACD错误、B正确。
4.【答案】D
【解析】由于AA纯合致死,Aa自交产生的F1是2/3Aa和1/3aa,F1自交产生的F2是2/3×(1/4AA、1/2Aa、1/4aa)、1/3aa,由于AA致死,重新计算比例可知F2是2/5Aa和3/5aa,F2自交产生的F3是2/5×(1/4AA、1/2Aa、1/4aa)、3/5aa,由于AA致死,重新计算比例可知F3是2/9Aa和7/9aa,因此F3中红花的比例是2/9。
5.【答案】A
【解析】A、因为黄色花和白色花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它们是纯合子,黄色花和白色花分别为RR和rr或rr和RR,即农作物X的黄色花受到遗传因子R的控制,白色花受到遗传因子r的控制,也可能黄色花受到遗传因子r的控制,白色花受到遗传因子R的控制,A错误;
B、乳白色花自交后代出现三种花色,说明乳白色花为杂合子(Rr),黄色花(RR或rr)和白色花(rr或RR)自交后代不变,是纯合子,B正确;
C、F1黄色花植株(RR)和白色花植株(rr)杂交,(或黄色花植株(rr)和白色花植株(RR)杂交),F2遗传因子组成为Rr,表现为乳白色花,C正确;
D、F1乳白色花植株(Rr)和白色花植株(rr或RR)杂交,F2遗传因子组成为Rr和rr(或RR),为乳白色花植株和白色花植株,不可能出现黄色花,D正确。
6.【答案】C
【解析】A、Ⅰ和Ⅱ中的D和d是一对遗传因子,Ⅰ、Ⅱ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成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正确;
B、两个小桶中小球的重量、大小、形态完全相同,避免主观因素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球代表配子,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所以两个小桶中代表D的配子的数量不相同,但每个小桶里的两种小球数量必须相同,C错误;
D、两个小桶中抓取D的概率都是1/2,所以抓取次数足够时,DD组合所占的比例为1/4,D正确。
7.【答案】A
【解析】分析题意,种群中只有AA、Aa两种遗传因子组成,其比例为1:1,该种群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由于含有A的雄配子50%致死,雌配子不存在致死现象,则雌配子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3/4A、1/4a,雄配子及比例是3/5A、2/5a,子代中有9/20AA、9/20Aa、2/20aa,由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花色为红色,aa的为白色,Aa的为粉红色,则子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9:9:2,A符合题意。
8.【答案】D
【解析】设控制紫茎与绿茎这一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为B/b。多株紫茎植株与绿茎植株杂交,所得后代紫茎∶绿茎=15∶1,可知亲本紫株所产配子中,含b的配子占比1/16,只有亲本中的杂合紫株才能产生b配子,且杂合紫株产的配子中,含b的配子只占其1/2,因此亲本紫株个体中杂合子占比为1/16÷1/2=1/8,即亲本紫株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BB∶Bb=7∶1,若使这些紫株亲本自交,则F1中绿茎植株占比=1/8×1/4=1/32,即性状分离比为31∶1,ABC错误,D正确。
9.【答案】D
【解析】AB、根据ad决定雌株、aD决定雄株,且遗传因子aD对a+为显性,种群中无致死现象,再根据雄株有两种遗传因子组成,雌株只有一种遗传因子组成,可知雄株一定是杂合子,雌株一定是纯合子,且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AB正确;
C、若雄株与雌雄同株个体杂交后代出现雌株,则雄株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Dad,雌雄同株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d,C正确;
D、若某杂交实验F1雌雄同株:雌株=1:1,则该杂交组合为a+ad(雌雄同株)、adad(雌株),实验进行时需要用雌雄同株个体做父本,不能去雄,D错误。
10.【答案】C
【解析】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花为显性性状,植株甲为杂合子,①正确;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红花植株授粉,子代均为红花,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不能判断甲为杂合子,②错误;
③用植株甲给白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红花植株授粉,子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植株甲和另一红花均为杂合子,④正确。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11.【答案】ABD
【解析】A、让M与一匹白色母马杂交,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1匹小马,若该后代是白色马,即为bb,说明栗色马一定是Bb,A正确;
B、让M与多匹白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全是栗色马,则M可能是纯合子,B正确;
C、让M与一匹栗色母马杂交,子代数太少,而且栗色母马遗传因子组成未知,无法根据子代判断M的遗传因子组成,C错误;
D、让M与多匹栗色母马杂交:若后代出现白色马(bb),则M的遗传因子组成为Bb,是杂合子,D正确。
12.【答案】ABC
【解析】A、遗传因子A1、A2和A3组合后会形成6种遗传因子组成,即为A1A1、A A 、A A 、A1A2、A1A3和A A ,其中纯合子有3种。
B、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和遗传因子组成为A1A3的亲本杂交后代有A1A1、A1A2、A1A3和A2A3,分别开红花、橙花、紫花和白花,B正确;
C、红花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1,橙花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2、紫花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1A3,白花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2A2、A3A3、A2A3,C正确;
D、因为白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有3种,即 A A 、A A 和A A (自交,子代只开白花),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 A (自交,子代只开红花),橙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 A (自交,子代共有3种花色,即红花、橙花、白花),紫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 A (自交,子代共有3种花色,即红花、紫花、白花),D错误。
13.【答案】(1)高茎豌豆 去雄 花粉(未)成熟 套袋 避免其他花粉干扰
(2)取紫花植株连续自交逐代淘汰白花个体,直至不再出现性状分离
(3)1/6 3/5
【解析】(1)由图中高茎豌豆去雄(操作①)可知,高茎豌豆充当母本,矮茎豌豆充当父本。因为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因此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花粉成熟前进行去雄。为了防止其他花粉干扰,去雄后必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套袋。
(2)紫花植株的种子种下去,发现长出的145株新植株中,有36株开白花,即出现性状分离,故可以推测紫花为显性性状,且为杂合子,若要获得更多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最简捷的办法就是让紫花植株连续自交,由于自交一代,杂合子占比为1/2,则随自交代数(设为n代)增加,则杂合子紫花占比为(1/2)n,n越大,杂合子紫花的比例越小,故开紫色豌豆花的纯种植株比例就会越来越高,直至不再出现性状分离。
(3)根据实验二,黄色子叶自交产生绿色子叶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绿色为隐性性状,根据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丁遗传因子组成为Yy,戊为1/3YY、2/3Yy。实验一中甲和乙后代黄色:绿色=1:1,则可知甲为Yy,丙也为Yy,实验一中黄色子叶丙与实验二中黄色子叶戊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中,绿色子叶占2/3×1/4=1/6,黄色子叶个体中不能稳定遗传的(Yy)占(1/3×1/2+2/3×1/2)÷(1-1/6)=3/5。
14.【答案】(1)3 残翅 (2)1/3 (3)残翅雌 AA Aa
【解析】(1)在组合3中,亲本为长翅×长翅,子代中有残翅的出现,说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
(2)残翅是隐性性状,由遗传因子a控制,长翅是显性性状,由遗传因子A控制。在组合3中,亲本为长翅(A_)×长翅(A_),子代中出现了残翅(aa),说明亲本的组合是Aa×Aa,则子一代长翅果蝇(A_)中,AA果蝇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3。
(3)为判断某长翅(A_)雄果蝇的遗传因子组成,将该长翅(A_)雄果蝇与残翅(aa)雌果蝇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类型,①若杂交后代全为长翅Aa,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AA。 ②若杂交后代出现残翅(aa),则其遗传因子组成为Aa。
15.【答案】(1)黄色:灰色=2:1 (2)Aa2、a1a2 1/8 (3)6
(4)黑 观察后代的毛色 Aa1 黄色和黑色
【解析】(1)若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1 和Aa2,则其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和性状为AA(死亡)、Aa1(黄色)、Aa2(黄色)、a1a2(灰色),黄色:灰色=2:1。
(2)由后代有黑色a2a2可推知其父母均有a2,又因后代由3中性状,所以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2和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鼠为1/4,雄性概率为1/2,所以黑色雄鼠为1/8。
(3)Aa2和a1a2所生的后代全部存活,而Aa2和Aa2的后代只有3/4存活,所以8×3/4=6。
(4)应选用多只黑色雌鼠与之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灰色遗传因子组成有2种,不能用灰色鼠。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1;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黑色,则该黄色雄鼠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