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4 10:1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一章 地球
第二节 地球与地球仪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为什么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1.结合科学故事、史实资料等,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综合思维】
2.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地理实践力】
3.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的地位置。【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学习目标
4.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区域认知】
古代直觉猜想
16世纪初麦哲伦环球航行
20世纪地球卫星照片
天圆地方
感悟到了?
后来联 想推测
太阳月亮的形状
近代探索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大地是个球体---地球。
船队的勇士们回到西班牙后得到最有意义的礼物---地球仪。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环球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实践证明
麦哲伦(1480---1521)
亲眼目睹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是个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平均半径约:
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
表面积约:
4万千米
5.1亿平方千米
极半径:6356千米
赤道半径:6378千米
庐山起义是半径,
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
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球大小诗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地球仪是地球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模型,用正球体表示。
1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2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如:地轴、两极(南极、北极)、经线、纬线、经纬网
3
地球仪的特点:
地轴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北极(N)
南极(S)
纬线
经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5.1亿平方千米
知识总结
形状
球体
“天圆地方”猜想阶段
太阳、月球
推测阶段
麦哲伦航海
实证阶段
卫星图片
证实阶段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大小
平均半径:
最大周长:
表面积:
6371千米
4万千米
模型
地球仪
地轴
北极
南极
经线
纬线
课堂检测
1.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以下哪个地理原理是( )A. 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B.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C.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D. 地球表面起伏大
A
2.人们常说“天衣无缝”,如果要给地球缝制一件衣服需要衣料约( )
A. 6371平方千米 B. 960万平方千米 C. 5.1亿平方千米 D. 6.1亿平方千米
C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阅读右图地球仪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连接北极(N)与南极(S)的地轴,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轴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轴 B.地轴与地球表面永远呈90°相交
C.地轴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D.地轴是一个假想轴
2.右图中能够正确反映地球仪的是( )
A. ① B.② C.③ D.④
D
D
课堂检测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阅读右图地球仪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关于地球仪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通过地球仪看到地球的内部结构
B.可以通过地球仪了解大陆与海洋的分布
C.可以通过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全貌
D.可以通过地球仪了解全球的气候
B
北极
南极
北极
南极
经线的概念
在地球仪上,连接 的 ,叫经线。
南北两极
半圆弧
师生互动
请同学在地球仪上,用手描出一条经线。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
经线也叫子午线。
经线的概念
经线特征
经线特征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数量
提示:观察下图,完成表格。
半圆
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无数条
经线有无数条,我们该如何区分它们呢?
起个名字?
标号?
用数字?
怎么办?
划分
本初子午线
N
S
西

180°
150°W
120°W
90°W
60°W
30°W

180°
150°E
120°E
90°E
60°E
30°E
划分
西

180°
150°W
120°W
90°W
60°W
30°W

180°
150°E
120°E
90°E
60°E
30°E
由本初子午线向东分180°,称为东经,用“E”表示,如东经90°写作“90°E”;由本初子午线向西分180°,称西经,用“W”表示,如西经90°写作“90°W”。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称其为180°经线。
划分
在地球仪上,度数相同的经线各有两条,分别为东经度和西经度,如20°E和20°W。0°经线和180°经线各只有一条,不分东西经,写作“0°经线”和“180°经线”。
划分
西

180°
150°W
120°W
90°W
60°W
30°W

180°
150°E
120°E
90°E
60°E
30°E
西经度
东经度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以西为东经度。
划分
西

180°
150°W
120°W
90°W
60°W
30°W

180°
150°E
120°E
90°E
60°E
30°E
东经度越往东度数越大;
西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越往西度数越大。
经度分布规律
0°经线
是经度的起始线,不分东西经,无东西经标识符号,写作“0°”
180°经线
东经180°和西经180°是重合的,不分东西经,无东西经标识符号,写作“180°”
东经(0°—180°)
0°经线以东是东经;经度数向东增加为东经;东经用“E”表示,如“东经30度”写作“30°E”
东经(0°—180°)
0°经线以西是西经;经度数向西增加为西经;东经用“W”表示,如“西经30度”写作“30°W”
经线圈的构成
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的经度之和为180°,通常一条为东经度经线,一条为西经度经线。如60°E和120°W组成的一个经线圈。
知识拓展
120°W
150°W
180°
东西半球的划分
北极
南极
西半球
东半球
南极
北极
西半球
东半球
160°E
160°E
160°E
160°E
20°W
20°W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温馨提示:国际上统一使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从海洋穿过,避免了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的版图划分在东西两个半球。
知识拓展
判断东西半球的方法
“大大在西,小小在东”。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范围。
西经
东经
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160°E
180°
180°
因此,如果某点经度是东经,与160°E作比较,小于160°E位于东半球,大于160°E则位于西半球;如果某点经度是西经,与20°W作比较,小于20°W则位于东半球,大于20°W则位于西半球。
纬线
北极
南极
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是最大的纬线圈
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纬线
北极
南极
指示方向 长度 形状 相互位置关系 数量
东西方向 长度不相等,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由赤道向两极缩短,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 纬线的形状是圆,在两极缩为点 相互平行 无数条
纬线
基多赤道纪念碑
基多赤道纪念碑坐落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以北20多千米的地方。基多是世界上距离赤道最近的首都。
知识拓展
纬线的特征
纬线的平行关系是从垂直于地轴方向观察地球仪的到的结果。如果从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外围的最大纬线圈赤道。
纬线圈形状是圆,没有起点和终点。例如,一架飞机沿着一天纬线一直向东或向西飞行,最终均能回到出发点。
N
S

23.5°N
66.5°N
90°N
23.5°S
66.5°S
90°S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南极圈
北极圈
重要的纬线和纬度
最火打卡方式——跨“世界之半”
总结:赤道的意义
1
0°纬线
纬度的起始线
2
3
最长的纬线
5
南北半球的
分界线
到南北极
距离相等
4
南北纬的分界线
能力提升: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的定义、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熟悉经线与纬线的特点;能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并能确定方向。
地球与地球仪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概念及特点
东西半球的划分
概念及特点
赤道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纬度的划分
南北半球的划分
经度的划分
经纬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下图,运用所学的经线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四个地点所在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的标注,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8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A、B错误;0°经线东侧为东经,西侧为西经,C错误,D正确。故选D。
D
读下图,运用所学的经线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以上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所在的180°经线位于东半球
B.沿②地所在的160°E经线向北行,若不改变方向,则不能回到出发点
C.与③地所在的20°W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160°W
D.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解析:①地所在的180°经线位于西半球,A错误;沿②地所在的160°E经线向北行,若不改变方向,最终会停留在北极点,不能回到出发点,B正确;与③地所在的20°W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160°E,C错误;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并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B。
B
一艘油轮由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到达④地。根据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3.油轮由②地到④地的航行过程中,其方向的变化是( )
A.先向东再向北
B.先向东北再向西
C.先向东北再向东
D.先向东再向东北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经纬网地图依据经纬线来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油轮由②地到④地航行过程中,其方向的变化是先从②向东航行到③地,再向东北航行到④地,故选D。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