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旅游安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3)

文档属性

名称 4.4 旅游安全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5 12: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旅游安全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  )
①自然灾害       ②旅游硬件设施情况
③社会文化环境
④旅游地的经济水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地的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旅游硬件设施情况及社会文化环境等三个方面。
选择旅行社时应特别关注的是(  )
①资质 ②经济效益 ③服务质量 ④地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从旅行安全的角度出发,在选择旅行社时,必须特别关注旅行社的资质与服务质量。
关于旅游交通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节省旅游支出,搭乘不合格车辆
B.为节省时间,搭乘超载末班车
C.旅游出行乘坐合格车辆
D.乘坐汽车比飞机安全
解析:选C。旅游出行中不要搭乘不合格车辆。
下列属于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影响因素是(  )
①社会治安 ②地势地形 ③旅游资源的非凡性特点 ④地理位置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A。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与社会状况会影响到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夏季,去横断山区旅游,要特别注意预防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与滑坡
B.火山喷发与泥石流
C.地震与火山喷发
D.泥石流与滑坡
解析:选D。我国的横断山区由于地壳运动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烈,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因此多地质灾害。夏季时,在暴雨作用下易出现的地质灾害为泥石流和滑坡,而地震和火山喷发没有季节性。
暑假,某地理小组在下图(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6~7题。
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解析:第6题,华北地区阳坡蒸发量远远大于阴
( http: / / www.21cnjy.com )坡,土壤的肥力条件之一是水分。阴坡是背风坡,水土流失较少,c为阴坡,条件最好。第7题,从安全角度考虑,暑假期间宿营地尽量回避洪涝、泥石流、雷电多(易)发区,a处为山脊,地势较高,平坦开阔,条件最好。
答案:6.C 7.A
某中学生全家想在暑假自驾车去四川省西部旅游,应注意的旅游安全问题不包括(  )
A.关注当地交通流量,选择正确行车路线
B.为游览更多的景点,应加快开车速度
C.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并准备雨具
D.具有防灾意识及正确的应对措施
解析:选B。四川省西部旅游景区夏季是旅游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季,应当关注当地交通流量预报,选择行车路线;四川省西部旅游景区地形复杂,山高谷深,道路坡大弯多,要放慢车速,注意交通安全;夏季是当地雨季,应关注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并准备雨具;当地多地震、洪水及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有防灾意识及正确的应对措施。
下列有关旅游保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游时,所有旅游者或旅游企业都必须购买旅游保险
B.旅游保险具有长期性的特点
C.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旅游保险体系
D.参加旅游保险时要缴纳保险金,签订保险契约
解析:选D。出游时,是否购
( http: / / www.21cnjy.com )买旅游保险是企业和个人自愿的行为,旅游者或旅游企业不一定要购买;旅游保险具有暂时性的特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旅游保险体系。
下列措施中,可以获取旅游安全事故经济赔偿的是(  )
A.增强旅游安全意识
B.加强预防和管理
C.加强自我防范
D.购买旅游保险
解析:选D。购买旅游保险,可以使旅游者游览活动中遇到意外时得到经济赔偿。
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对此我们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利用身体自身的免疫力,顺其自然
B.多喝些饮料或盐水
C.多吃食物、降低毒性
D.尽量少运动,降低血液循环
解析:选B。出现食物中毒现象,最好的方法是多喝些饮料或盐水。
肠炎、痢疾等传染病最易在下列哪一地区传播(  )
A.皖南古村落
B.长白山
C.博格达峰
D.平遥古城
解析:选A。长白山位于吉林,博格达峰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新疆,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南部,地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蚊蝇较多,易患肠炎、痢疾等传染病。
为防止晕车、晕船带来的不适,游客在出发前常服一种药物,它是(  )
A.奎宁片
B.晕可平
C.硝酸甘油
D.降压片
解析:选B。奎宁片是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硝酸甘油是冠心病及心绞痛患者的常用药物,降压片是高血压病患者的常用药物。
二、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有关报道指出39名登山爱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其中有37名北京理工大学师生,1名北京科技大学大一学生和1名公司职员,参加了由北京理工大学“风信子”登山社团组织的活动。他们相约一同到猫耳山游玩,因道路不熟和体力不支等原因,迷失方向,被困猫耳山。北京警方和消防共派出300多名警力进山搜救,经过一夜的救援,37人被成功救下。
材料2: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利用绳索攀爬陡峭的山崖,搜寻失踪的两个学生。
(1)此次北京理工大学“风信子”登山社团组织攀登猫耳山活动,事先需要收集哪些旅游地信息?
(2)结合材料2图中信息,分析登山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哪些?
(3)此次探险活动出现了意外,主要是因为迷路,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不同的求救方式。
(4)假设此次活动中有人出现了下列意外事故,请你写出就地应急措施。
A.被毒蛇咬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骨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外伤出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活动的设计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安全的相关问题。攀登猫耳山活动属于野外探险的旅游种类,举办此活动时需要搜集有关猫耳山的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登山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很多,应辩证看待;野外迷路时的求救方式有很多,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出现意外事故,采取的应急措施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1)注意搜集猫耳山的资源特色,到猫耳山的距离、交通线路,猫耳山的自然环境条件等。
(2)注意选择合适的攀登地点,避开有危险落石的地段,避开悬崖峭壁等地势险峻的地段等。
(3)利用地图、指南针、罗盘确定方位;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声音求救(哨音等);利用反光信号;利用国际求救信号,在地面上显示“SOS”字样;用颜色鲜艳的衣物求救等。
(4)A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将伤口上部扎紧,以防毒液扩散,然后用消过毒的小刀在伤口处划开一个小口,用嘴将毒液吸出
B骨折时,用夹板固定后,用冰冷敷。如果伤到脊椎,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固的担架上固定,不要让其身体晃动,然后送往医院
C如被刀等利器划伤,可用净水冲洗,然后用手帕等包扎。轻微出血可用压迫止血法,1小时后每隔10分钟左右要松开一下,以保障血液循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管理缺失会使社会环境恶化,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致针对旅游者的各种犯罪活动增加,这种现象在旅游旺季表现得尤其明显。包括抢劫杀人、敲诈勒索、行窃、诈骗、色情、赌博等在内的各种犯罪活动,极大地威胁到旅游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管理缺失也会加剧旅游活动的不安全。在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特殊景点或者地段,如悬崖、桥梁、湍急的河流边,这些可能威胁人身安全的地方,任何防护设施的不完善或者疏于管理均会诱发部分旅游者越过安全限定范围,或进行本该加以严格限制的行为(如群集行为),使自己处于危险境地。
材料2:2012年1月28日,3名湖南籍游客在兴义市马岭间峡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坠入百米深谷后生死未卜,后经连夜营救,3名伤者成功脱险。
(1)管理缺失会对旅游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对旅游设施疏于管理会对旅游者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3)材料2中的游客发生严重人身安全事故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简要说明避免或减少旅游事故,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解析: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旅游安全不仅影响到旅游地的形象和信誉,也关系到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
答案:(1)导致针对旅游者的各种犯罪活动的增加,这种现象在旅游旺季表现得尤其明显。
(2)会加剧旅游活动的不安全。
(3)①游客缺乏基本的旅游安全知识;②旅游管理部门没有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4)①增强旅游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②消除不安全因素;③控制不安全行为;④加强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