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时练习卷(1课)
1白 鹭
厦门各小学走进白鹭洲公园,开展“走近白鹭”研学一日游活动,让我们一起欣赏白鹭之美吧!
课文基础进阶
一、【观察白鹭】小语用文字记录下了白鹭之美,请你帮他补全记录。
位于厦门白鹭(lù lǜ)洲公园的白鹭湖水域广阔,生态优美,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ēn huì( )。远处的青山与近处的绿水那么配合,美得别有yùn wèi( )。huáng hūn( )时分,成群的白鹭不嫌(qiān xián)弃游人的吵闹, yōu rán( )地休憩在油杉树上,整个情景在晚霞的映照下仿佛就是一幅镶嵌(qiàn gān)在 bō li kuàng( )里的中国画。这画面多么令人难以 wàng què( )呀!
1.用“ ”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词语。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语段中的“配合”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配合:①[pèi hé]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②[pèi he]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
A.端午佳节,龙舟竞渡,红队的水手们相互配合,鼓响桨动,最先到达了终点。
B.广袤的草原上,雪白的云朵,碧绿的牧草,成群的牛羊,那么配合,那么美丽!
C.在这场演出中,演员和乐队的配合天衣无缝,给观众带来了极佳的视听享受。
D.在这次研学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配合默契,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欣赏白鹭】品读描写白鹭的句子,欣赏白鹭的外形美。
①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1.句子运用对比的手法,拿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对比,从而突出表现了白鹭 的外形以及 的美。
②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我们从句中的“ 、 、 ”可以感受到白鹭的颜色美。这句话对白鹭进行细致描写,突出了白鹭“色素”和“身段”的 。
三、【赞美白鹭】请你补全内容,抒发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我想起郭沫若先生对白鹭的称赞:“白鹭实在是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 。”
阅读素养攀升
四、【初识白鹭】和郭沫若先生一起欣赏不同场景中的白鹭的美。(13分)
白 鹭(节选)
郭沫若
①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②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③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1.教材变式题小语根据选文内容拍摄了三幅白鹭生活场景图,给图片标上对应的段落序号并补全图注。(5分)
2.作者是如何表现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的 同学们对此展开了讨论,请你补全对话。(4分)
小语:作者凭借丰富的联想展现白鹭的美,如,将白鹭捕鱼想象成 ,把清水田想象成 ,表现出白鹭的悠然自得和清水田的宁静。
小文:是的,作者运用 和 的写法描写白鹭喜欢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绝顶的嗜好,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矜持,淡然脱俗。
3.阅读要素同学们表达了对第③自然段的感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黄昏时白鹭低飞的情景在作者眼里是“清澄的形象化”,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
B.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的画面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展现出来了。
C.这样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
D.黄昏时,偶有一只两只白鹭飞过清水田,与人们亲近,能给予人们很多帮助。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作者把对白鹭的 之情融入不同的场景中。(1分)
五、【又见白鹭】白鹭,也叫鹭鸶。让我们一起欣赏陈忠实笔下的鹭鸶。(15分)
又见鹭鸶
陈忠实
① 那是春天的一个惯常的傍晚,我沿着水边的沙滩漫不经心地散步。绕过一道河石垒堆的防洪坝,我突然瞅见了鹭鸶,两只,当下竟不敢再挪动一步,生怕冲撞了它们,惊飞了它们,便悄悄在沙滩上坐下来,压抑着冲到唇边的惊叹:哦!鹭鸶又飞回来了!
②在顺流而下大约三十米处,河水从那儿朝南拐了个大弯
儿,便拐出一大片生动的绿洲,靠近水流的沙滩上水草尤其茂
密。两只雪白的鹭鸶就在弯头上踯躅,在那一片生机盎然的绿
草中悠然漫步;曲线优美到无与伦比的脖颈儿迅捷地探入水中,倏忽又在草丛里扬起头来;两只长腿站在水里,举止、移步悠然。
③于是,小河的这一方便呈现出令人陶醉的风景。清澈透碧的河水哗哗吟唱着,在河滩里蜿蜒流淌,蓝天上只有一缕游丝似的白云凝而不动,落日正渲染出即将告别的热烈和辉煌……这些平常见惯的景致,全都因为一双鹭鸶的出现而生动起来。
④ 不见鹭鸶,少说也有二十多年了。小时候在河边割草,鹭鸶就在我头前或身后的浅水里,有时竟在草笼旁边停立;上学和放学过河时,鹭鸶在头顶翩翩飞翔,我曾经妄想把一只鸽哨儿戴到它的尾毛上;大了时在稻田里插秧或是给稻畦里放水,鹭鸶又在稻田间悠然踱步,丝毫也不戒备我手中的铁锨……难以泯灭的鹭鸶的倩影,现在就从心里扑飞出来,在眼前的河湾里化成活泼的生灵。
⑤至今我也搞不清鹭鸶突然离去、突然绝迹的因由。是水流逐年衰枯,稻田消失,绿地锐减,这鸟儿瞧不上越来越僵硬的小河川道了 是乡民滥施化肥农药污染了流水,也污浊了空气,鹭鸶感到窒息而逃逸了 是沿河两岸频频敲打的锣鼓和震天撼地的炮铳,使这喜欢悠闲的生灵心惊肉跳恐惧不安拂尾而去了
⑥落日已尽,红霞隐退,暮霭渐合。两只鹭鸶悠然腾起,翩然扇动着洁白的翅膀逐渐升高,没有顺河而下,也没见逆流而上,偏是掠过小河朝北岸树木葱茏的村庄飞去了。 鹭和人类同居一处无疑是一种天然和谐,是鸟类对人类善良天性的信赖和依傍。(选自《2009年名家散文排行榜》,有删改)
1.作者一见鹭鸶,“情”便被鹭鸶牵动了。阅读文章,完成思维导图。(3分)
2.品读文中画“ ”的句子,完成练习。(5分)
(1)批注阅读请把你的阅读感受写在文旁的批注框里。(3分)
(2)想象场景之美,下列诗句与这句话的描写相符合的一项是(2分)( )
A.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B.碧沙常独立,清景自忘归。
C.江南渌水多,顾影逗轻波。D.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
3.下列对第⑤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个自然段主要分析了可能造成鹭鸶突然绝迹的原因。
B.这个自然段中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与现实完全无关。
C.这个自然段写出了人们的某些行为对鹭鸶造成的危害之大。
D.这个自然段通过推测鹭鸶突然绝迹的原因,强调了环境破坏之严重。
4.阅读搜索《白鹭》和本文都描写了鹭鸶,请从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的角度赏析两篇文章。(4分)
写作手法:两篇文章都是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1分)
表达情感:《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 之情;而《又见鹭鸶》 (3分)————————
综合探究拓展
六、【保护白鹭】白鹭洲公园是白鹭的重要栖息地之一,公园入口需要悬挂一条保护白鹭的宣传语,请你写一写。
1 白 鹭
一、1. 答案lù xián qiàn 2. 恩惠 韵味 黄昏悠然 玻璃框 忘却
3. B解析:语段中和B项中的“配合”都是“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的意思,其他三项中的“配合”都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
二 1.精巧 朴素自然 2.雪白 铁色 青色适宜
三、一首诗 散文诗
1.②枝头独立 悠然 ① 水田钓鱼(每空1分)2.在钓鱼 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拟人对比(每空1分)
3. D(3分)喜爱(1分)解析:作者描绘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一是突出了白鹭清纯、空灵的形象美,二是渲染了乡村特有的宁静、安宁的氛围美,三是传达了人们在乡村生活中所享受到的宁静、舒适、淡然的心情美。这些美,不仅仅来自乡村生活本身,也来自白鹭美的形象和给予人的美的享受。综合以上分析,A、B、C三项正确;D项中,不是白鹭帮助人们,而是白鹭给予了人们美的享受。
五、1. (1)惊喜 (2) 回忆鹭鸶 (3) 困惑(每空1分)2.(1)示例:这句话通过对鹭鸶的外形和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鹭鸶美丽、优雅、自由自在的特点。(2分)
(2)C(2分)解析:A句的意思是“一只白鹭飞落于秋水之上,犹如悄然坠落的白霜”。B句的意思是“白鹭常在水边沙滩上独立,享受着眼前的美景,以至于忘记了回归”。C句的意思是“江南有很多清澈的水流,白鹭站在水里,一面多情地顾盼自己在水中的美丽倒影,一面逗弄着轻柔的水波”。D句的意思是“白鹭因为水浅鱼少而饥饿,它费尽心思,睁大眼睛等待捕鱼的时机”。根据画“ ”句子中“悠然漫步、探入水中、扬起头来、举止、移步悠然”可知,C句与作者描写的场景相符合。
3. B(3分)解析:第⑤自然段分析了可能造成鹭鹭突然绝迹的原因,这些可能的原因是作者基于现实情况的推测,并不是与现实完全无关。
4.寓情于物(1分)喜爱和赞美(1分)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鹭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还寄托了作者渴望人鸟同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2分)
六、示例:爱护白鹭,保护生态系统,呵护人类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