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河流与湖泊 第2课时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人教新版八上地理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河流与湖泊 第2课时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人教新版八上地理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6 16: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第2课时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新课导学  
  [歌曲导入] 教师播放《长江之歌》,师生一同欣赏。
教师:同学们,这首大家熟悉的歌曲,赞美的是我国的哪条河流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长河和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长江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和自己的母亲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让我们一起了解她,赞美她。
[诗歌导入] 教师: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一条著名的河流,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赞美的诗篇,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同学们知道描写的是哪条河流吗
学生:长江。
教师: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我国的“母亲河”,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长江、感受长江之美。
[多媒体导入] 动态展示长江上游陡坡(落差大)和长江中下游平缓河道(货船穿梭),提问:为什么长江上游水能丰富 长江中下游为什么航运发达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
[问题导入] 动态演示:播放长江从唐古拉山脉到入海口的“缩时动画”,标注长度排名(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提问:长江除去长度是中国第一外,长江还有哪些中国第一
教学指导  
抓住“五个关键点”,解读“长江水系图”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本节的重要知识点,而有效解读“长江流域水系图”是掌握本知识点的关键所在。下面谈谈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1.读图例。左下角的图例是阅读地图的“导航标”,图例用分界线圈划出“长江流域水系”的范围,观察流域面积的大小(约180万平方千米)。
2.找“来龙去脉”。图上找出长江的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注入地——东海。
3.流经地形区。长江自西向东流经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四个地形区。
4.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长江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
5.上、中、下游分界点。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位于湖北的宜昌,下游和中游的分界点位于江西的湖口。
情境素材                                
  详见电子资源
  1.赞美长江的诗句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唐] 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唐] 刘长卿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
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明发遥相望,云山不可知。
晴江秋望
[唐] 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白沙渡
[唐] 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间;尊:同樽)
[试题设计]
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据此完成(1)~(3)题。
(1)白帝城位于宜昌以西,处于长江的 (B)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2)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D)
A.水量大 B.汛期长 C.水位低 D.流速快
(3)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 (C)
A.龙羊峡水电站 B.小浪底水利枢纽
C.三峡水利枢纽 D.丹江口水利枢纽
2.三峡工程
三峡水电站,又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三峡大坝,是中国长江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三峡水电站于1992年获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3年10月29日三峡枢纽工程获准实施。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水电站大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长600余千米,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水力发电站。2010年7月,三峡电站机组实现了电站1 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日发电量可突破4.3亿度!占全国日发电量的5%左右)。三峡电站初期的规划是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也就是装机容量为1 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后又在右岸大坝“白石尖”山体内建设地下电站,建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再加上三峡电站自身的两台5万千瓦的电源电站,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 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 000亿度,是大亚湾核电站的5倍,是葛洲坝水电站的10倍,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3.虎跳峡
虎跳峡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东北。峡谷长16千米,南岸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 596米,北岸中甸雪山海拔5 396米,中间江流宽仅30~60米。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 800千米,下峡口海拔1 630米,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 500~3 000米,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落差170米,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旧时曾因山崩截断江流,至今尚有崩积物遗留。
虎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千米,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 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峡内礁石林立,有险滩21处,高达10来米的跌坎7处,瀑布10条。
4.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6座梯级水电站组成,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总装机容量达7 169.5万千瓦。它具有很高的发电能力,在汛期,将本该泄洪的水储存起来,在枯水期放水发电,然后利用下游流经的水电站再次进行发电,使得一滴水能够发电多次。那么,为何一滴水能发电6次呢 其实,这就是梯级水电站的发电原理。在清洁能源走廊中,每一滴水可以发电6次,最终创造出3 000亿度的年均发电量。这种发电方式灵活高效,不仅可以满足用电需求,还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清洁能源走廊的建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用电紧张问题,每年节约标准煤9 0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亿吨。
[试题设计]
位于长江上游的白鹤滩水电站,在建设中斩获6项“世界第一”,该水电站与长江其他水电站联合调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白鹤滩水电站建在此处的原因是 (A)
A.地势落差大,流量大
B.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丰富
C.江阔水深,水流平稳
D.经济发达,用电量大
(2)长江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有 (A)
①提供了丰富水源 ②“黄金水道” ③“水能宝库” ④塑造了华北平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板书设计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教材活动参考答案  
  [教材P49活动·参考答案]
①长江水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废水、化肥与农药残留、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与垃圾、航运与船舶污染。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的危害有:削弱湖泊调蓄能力、加剧洪涝灾害、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
③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沿江水利枢纽的影响主要有:泥沙淤积,防洪功能受损。
④针对长江流域天然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强化禁渔政策与执法力度;推动渔民转产转业与生计保障;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与关键栖息地;推动公众参与与生态文化重塑;流域一体化管理。
⑤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生物,我们应该:完善法律与政策保障;修复关键栖息地与生态廊道;强化物种特异性保护措施;控制外部威胁因子;科技赋能与智慧保护。
⑥关于长江保护与开发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污染治理的复杂性与新型风险;跨区域协同机制薄弱;开发与保护的动态平衡难题;等等。
期末冲刺随身宝  
详见电子资源
教学过程案例  
课题 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 设计意图
  (教师缓步走上讲台,背景播放长江奔流的画面与轻柔水声)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探索一条“巨龙”,它横贯中华大地,滋养了五千年文明。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诵几句古诗,猜猜这是哪条河流 (深情朗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生纷纷举手):是长江!李白和杜甫都写过! 教师:没错!这些诗句中的“江”正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点击课件,展示长江卫星图)你们知道吗 李白笔下“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长江,全长6 300千米,比20条京杭运河连起来还长!它从唐古拉山脉的冰川出发(展示源头冰川图),一路向东奔腾,穿越11个省市区,最终在上海注入东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江,感受长江之美。下面同学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下列题目,理解长江的概况。   学生合作探究:   (1)在教材第46页图2.23长江流域水系图中用红笔从发源地到入海口描绘长江干流,用蓝笔描绘长江支流。   (2)在图中找出长江发源于什么山脉,注入什么海洋,说出长江在我国河流中的地位。   (3)根据注记,在图中找出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按照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顺序)。   (5)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长江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按照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顺序)。   (6)在图中找出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等支流和鄱阳湖、洞庭湖两大湖泊。   (成果展示)长江概况如下表所示: 发源地唐古拉山脉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 300千米主要支流和湖泊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乌江、 湘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上、中、下游划分宜昌到源头为上游,宜昌到湖口为中游, 湖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流经省级行政区 域(简称)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精讲点拨:长江在流域面积、长度和流量等方面都是我国第一大河,其上游河段水流湍急,峡谷众多,中下游地区江阔水深,水流平缓。(运用多媒体展示虎跳峡和武汉长江大桥等不同河段的图片)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要想了解长江的概况,首先要知道长江干流的位置,因此设计了第一个小题,这是了解长江的关键和基础,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基础差的同学,然后教师巡回指导以进行活动。   通过表格形式呈现长江的概况,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掌握。
承转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带给我们无穷的财富,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长江的开发。
     教师:长江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因此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6~47页正文,了解长江水能的概况。   学生自主学习: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师(展示长江干流剖面图):长江如此丰富的水能主要蕴藏在哪里呢 我们是怎样开发长江的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下列问题,探究长江水能的分布和开发。   学生合作探究:   (1)据图计算从发源地到宜昌、从宜昌到湖口、从湖口到上海的海拔差异,归纳长江水能的分布规律。   (2)在教材第46页“长江流域水系”图中找出三峡和葛洲坝两大水利枢纽,讨论在这里建立大型水电站的原因。   成果展示:   (1)从图中可知,从发源地到宜昌的海拔差异达6 000多米,而从宜昌到湖口、从湖口到上海基本海拔没有变化,因此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2)三峡和葛洲坝都建立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附近,这里落差大,水能丰富。   精讲点拨:长江是我国水能最丰富的河流,其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特别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水能特别丰富,我国在这些水位落差大的河段进行水能梯级开发,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电站。其中,长江干流的梯级水电站构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   承转:长江还有一个美称——“黄金水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发掘长江流域的“黄金”。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长江航运图):长江自古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请同学们读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了解长江重要的航运价值。   学生自主学习:   (1)在图中找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重要港口。   (2)阅读教材第47页正文第2自然段内容,了解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精讲点拨:长江干流沟通东西交通,与主要支流和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及京杭运河相交,干支流通航里程约7万千米,连续多年都是全球最繁忙、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因此被称为“黄金水道”。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也对前面学习的地势对水能开发的影响起到呼应作用。 本环节内容比较简单,多直接从图上和文字中找到答案,安排这两个题目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   通过学生读图和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承转   长江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有时候也会引发巨大的灾难,下面我们一起了解长江的治理。
  教师: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的影响,长江不同河段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同学们分组讨论长江的洪涝及采取的对策。 学生合作探究: (1)长江中下游沿岸的平原地区汛期常受洪水威胁的原因。 (2)针对长江洪涝问题,我国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成果展示: (1)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支流众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河道弯曲,泥沙淤积严重,泄洪不畅。乱垦滥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2)退田还湖,裁弯取直,河道清淤,植树造林,在中上游修建一系列水电站和水利枢纽,拦截洪峰。在平原地区建设的沿江堤防和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有效地提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 教师:我国2021年3月1日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以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学习、宣传、遵守该保护法是每个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责任。结合已学习的知识,分组开展关于长江保护与开发的主题讨论。 完成教材第49页活动题。 学生合作探究: (1)长江水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2)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的危害有哪些 (3)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对沿江水利枢纽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4)针对长江流域天然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珍稀水生生物,我们应该怎么办   本环节内容难以理解,这里通过教材的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长江不同河段存在的生态问题及相互关系,为下一步教学活动讲解打下基础。
  (6)关于长江保护与开发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成果展示: (1)工业废水;化肥与农药残留;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与垃圾;航运与船舶污染。 (2)削弱湖泊调蓄能力;加剧洪涝灾害;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威胁生物多样性。 (3)泥沙淤积;防洪功能受损。 (4)强化禁渔政策与执法力度;推动渔民转产转业与生计保障;恢复水生生态系统与关键栖息地;推动公众参与与生态文化重塑;流域一体化管理。 (5)完善法律与政策保障;修复关键栖息地与生态廊道;强化物种特异性保护措施;控制外部威胁因子;科技赋能与智慧保护。 (6)污染治理的复杂性与新型风险;跨区域协同机制薄弱;开发与保护的动态平衡难题;等等。 精讲点拨:为了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利用教材活动,鼓励学生为长江的保护与开发建言献策。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长江的概况、开发和治理三方面的内容,其中长江的概况和开发是重点内容,治理是难点内容。我们通过学习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域;长江水能丰富,主要集中在上中游河段,有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长江航运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长江上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中下游地区河道淤积,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治理需要全流域协同合作。
  本节课重点讲解长江的概况和开发,其中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长江干流所在的位置,在教材图中描绘干流图时,很多同学出现错误,特别是由于中游地区河道弯曲而混淆了干流和支流的位置,在课下要让学生在空白的长江流域水系图中进行描绘和填写,加强对该图的掌握,还有的同学不能在图中正确地辨认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这说明前面的知识学习得不牢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当然本节课也有亮点,就是合理安排了学生活动,其中既有分组活动,也有集中讨论,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其团队意识,这是现代教学的趋势,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PPT教学案例  
  教学课件全新升级,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