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在第二节《工业》中已经知道交通条件是影响工业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交通运输是分析人们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和“内畅外通的交通联系”两部分。
“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首先采取柱状直方图的形式,说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成就。通过文本说明我国已经形成庞大的交通网,交通线呈现东密西疏;说明高速公路的布局方案和高速铁路网的形成。最后说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
“内畅外通的交通联系”主要讲述我国海陆空交通线相互衔接,基本实现连接城乡、畅行全国、通达世界。
预计到2035年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发展目标。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很多同学坐过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用航空、内河航运等也有所了解,但是学生的生活实践有限,对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布局规划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有选择,需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
内容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 2.了解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理素养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
教学难点 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1.了解中国交通运输线的总体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新课导学
[问题导入] 教师:暑假中琳琳要从武汉去重庆旅游,想要观赏沿途的长江景观,应该选择哪种运输工具
学生:坐轮船。
教师:如何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线路,要考虑多种因素,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情境导入] 教师:(神秘地举起快递盒)“同学们,我今早收到一个神秘任务!这个包裹要从上海出发,48小时内到达新疆喀什的牧民手中。盒子里装的是——(停顿)急需的药品!现在你们都是物流指挥官,请用这张中国地图(展示投影),设计最快路线!”(学生小组1分钟快速讨论,教师用手机倒计时制造紧张感)
教师:“时间到!请指挥官代表分享方案!”(学生答公路/铁路后,教师追问)“如果遇到暴雪封山怎么办 ”(引出航空运输)“可喀什没有机场怎么办 ”(衔接多式联运)(突然点击播放飞机起降音效)“听!这就是现代交通编织的救援交响曲!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智能物流网,人类如何突破时空限制 让我们开启今天的探索之旅——交通运输:文明的血脉与翅膀!”。
[视频导入] 展示高速铁路的视频资料,让坐过高铁的学生谈谈体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我国交通运输的热情,然后转入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学习。
教学指导
一、最佳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三原则”
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最佳交通运输方式,可以按下面三步原则进行:
第一步(原则一):考虑运距
第二步(原则二):考虑运量
第三步(原则三):考虑运价
此外,有时还应考虑当地交通状况、时间要求及货物的性质等因素。
二、比较法
在学习我国不同交通运输工具的特征时,可以采取比较学习法。采用表格的形式把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分清不同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的区别。
情境素材
详见电子资源
1.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公路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客运发展的方向;公路货运将向快速、长途专重载发展。公路物流领域将广泛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
(2)铁路运输
全面提速,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的运用;客运专线的修建和运营;重载运输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客货分离,解决目前运力紧张的问题。
(3)水路运输
码头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运输组织规模化、网络化;积极发展国内水路集装箱、商品汽车水路运输,大力发展江海直达和多式联运。
(4)航空运输
提升总周转量,发展支线运输,充实国际航线,完善和建立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使技术设备、人力服务和航空安全综合保障管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航空安全能力、航空信息化技术、劳动生产率接近世界水平。
(5)管道运输
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
2.“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是指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短期规划图,出自2016年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包括沿海、京沪、京港(台)、京哈—京港澳、呼南、京昆、包(银)海、兰(西)广八条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截至2023年11月底,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已建成投产3.61万千米,占比约80%。
高铁架桥可以跨越河流和峡谷,减少土地占用;修隧道可以穿越山脉,缩短路线,提高速度。
[试题设计]
运行在横断山区的5633/5634次列车,往返于成昆铁路普雄和攀枝花之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公益慢火车”。该列车14号车厢被改造为运载家禽、牲畜的专用车厢,且不收取额外费用。右图示意成昆铁路及复线。据此完成(1)~(3)题。
(1)成昆铁路经过的桥梁、隧道众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B)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城镇
(2)14号车厢被改造为运载家禽牲畜的专用车厢,主要是为了 (A)
①改善列车车厢环境 ②便于家禽牲畜的运输
③提升列车运输速度 ④降低列车运行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与成昆铁路相比,成昆复线曼滩至喜德西的建设中采用“裁弯取直”是为了 (A)
A.缩短通行时间 B.降低修建的难度
C.增加运输运量 D.增加交通运输方式
3.兰新高铁
兰新高速铁路简称兰新高铁,全长1 776千米,于2009年11月4日开工建设。兰新高铁经青海省海东市、西宁、甘肃省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哈密、吐鲁番、直抵首府乌鲁木齐,途中共设31个车站。
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
该铁路建成后,将增加一条大运力出疆通道,运能大大提高,新疆和内陆省区联系的主构架完全形成,客运与货运能力都将大幅提升。
(1)对新疆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兰新通道内新的大能力铁路干线,实现新疆等西部地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同时使既有兰新铁路货运运能得到释放。既有线经过改造扩能后,为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运提供强大的运力支撑,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兰新高速铁路的建成也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铁路网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2)对青海
2014年青海省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速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兰新高铁穿越青藏高原,把青海纳入全国快速铁路网,是兰新高铁建设的重大意义。
(3)对甘肃
兰新高速铁路与古代丝绸之路在西北的线路基本平行,这条铁路的开通也为西北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位于兰新高铁线上的甘肃嘉峪关市是有“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关城所在地,应对兰新高铁开通,嘉峪关市正在对长城、西北自然风光、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魏晋古墓等众多文化和自然遗存进行全面规划和开发,打造文化旅游全产业链。甘肃旅游部门预计,兰新高铁开通以后,甘肃酒泉及下辖敦煌、嘉峪关、张掖等重要旅游景点的游客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除兰新高铁之外,兰(州)渝(重庆)铁路、宝(鸡)兰(州)客运专线等正在加紧建设中的铁路线,使我国西北的铁路网得以优化提升。与此配套,兰州铁路枢纽工程也正在加紧施工,正在建设的兰州铁路集装箱编组站是我国出口货物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最后一个铁路枢纽站。
4.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格拉段东起青海格尔木,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 142千米,途经纳赤台、五道梁、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 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千米,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 072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铁路,为Ⅱ级单线铁路,由青藏铁路公司管理及运营。铁路沿线共设有45个车站,位于西藏境内的车站均充满了藏族特色,且无一相同。全线桥隧总长约占线路总长的8%,格尔木至拉萨段的冻土层行车时速最高为100千米,非冻土层时速最高120千米。目前旅客列车全程行车时间约为25小时。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板书设计
教材活动参考答案
[教材P105活动·参考答案]
1.1953年以前是1 759千米,1953—1990年是2 423千米。
2.普通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时间:20+小时。高速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时间是10至12小时左右。
3.略。
[教材P108活动·参考答案]
1.三个出行方案的时间与费用估算(参考2024年数据)
方案一:汽车自驾(十八洞村→北京)
时间:约20—24小时(含休息),费用:约2 000元(单人自驾不划算,适合多人拼车)。
方案二:汽车转火车(吉首→北京)
时间:约9—10小时,费用830元。
方案三:汽车转飞机(湘西边城机场→北京)
时间:约4—6小时(含候机),费用820~1 220元。
2.按时间长短排序:
方案三(飞机):4—6小时,方案二(高铁或普通列车):9—10小时,方案一(自驾):20—24小时。
按费用从低到高排序:
方案二(普通火车):380元,方案三(飞机):820~1 220元,方案一(自驾):2 000元。
3.略。
期末冲刺随身宝
详见电子资源
教学过程案例
课题 交通运输
教学步骤 过程与方法
教师:原来我国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过一句标语,是“要想富,先修路”,这说明了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交通建设成绩斐然。 多媒体展示:教材P101图4.19中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提问:从1950年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高速公路总里程、内河航道总里程、民航运输机场(个)是如何变化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祖国建设的成就,形成民族自豪感。 学生读图回答。 教师点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由公路、铁路、航空、内河航道等组成的庞大交通网,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我国客货运输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 转折:我国已形成覆盖全国、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交通网络。 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P102图4.21中国高速公路布局方案和P103图4.23中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图,请结合前面学习的我国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知识,讨论我国交通线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学生合作探究:我国交通线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成果展示: 我国交通线呈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因为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交通线较为稠密;西部地区地形崎岖,人口稀疏,经济落后,交通线较为稀疏。 教师:指图4.21讲述高速公路的布局方案。在图中找到北京,看图中的红线,可以看到高速公路采用首都放射线,绿色线是南北方向的纵向线,蓝色线是东西方向的横向线。现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渝地区等已形成较发达的高速公路网。 教师:然后指图4.23讲述高速铁路,纵横交错,“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连接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 点拨:“四纵”是指南北走向的四条高速铁路干线。 ①京沪高铁: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 ②京广深港高铁: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西九龙)。 ③京哈高铁(含哈大高铁):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 ④杭福深高铁(东南沿海高铁):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 “四横”是指东西走向的四条高速铁路干线 ①徐兰高铁:徐州→郑州→西安→兰州。 ②沪昆高铁: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 ③青太高铁(青岛—太原):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 ④沪汉蓉高铁: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 教师:未来几年,我国将扩增建成以“八纵八横”线路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八纵”包括沿海、京沪、京港(台)、京哈—京港澳、呼南、京昆、包(银)海、兰(西)广八条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转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技术的巨大进步,“中国桥”“中国装备”等攻克了工程建设和交通运行的诸多难题,使我国交通运输科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多媒体展示教材P104图4.24,让学生读建设成就举例,知道我国交通科技发达。下面我们具体看一看,我国铁路的发展情况,下面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完成教材P105活动。一组探究第1题,二组探究第2题。 学生合作探究: 教师巡视,点拨,学生展示: 1.1953年以前是1 759千米,1953—1990年是2 423千米。 2.普通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时间:20+小时。高速列车从连云港到兰州时间是10至12小时左右。 教师点拨:通过计算我们知道高铁的优势是速度快、安全、准时、高效。
承转 现在我国的高速铁路线、高速公路线和航空运输线、海洋运输线相互衔接,基本实现连接城乡、畅行全国、通达世界的交通运输网。
教师:请阅读教材P106第2自然段,说说国内交通线是如何高效衔接,国内畅通的 学生讨论回答:我国的高速铁路基本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城市群内0.5-2小时到达(P106图4.26)。高速铁路与高速公路、民用航空等相结合,快速、紧密连接全国主要城市,普速铁路、普通国道、省道、农村公路等,进一步衔接了一般城市、乡村和偏远地区。 教师点拨:构筑“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的城乡全覆盖交通网,解决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人们出行难问题。 转折:我国又是如何实现交通线联通世界的呢 请阅读教材P107第1自然段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我国通过公路、铁路连通陆上相邻的国家,通过航空运输直接通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海洋运输往来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教师点拨:我国交通运输的通达性还在不断完善,预计到2035年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发展目标。 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含义。 学生读图4.29回答:“全国123出行交通圈”指全国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全球123快货物流圈”指货物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教师点拨:高效、便捷的交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下面我们通过活动体会我国高效便捷的区域联系。学生分组,完成探究,教师点拨。 学生展示成果: 1.方案一:汽车自驾(十八洞村→北京) 时间:约20-24小时(含休息),费用:约2 000元(单人自驾不划算,适合多人拼车)。 方案二:汽车转火车(吉首→北京) 时间:约9-10小时,费用830元。 方案三:汽车转飞机(湘西边城机场→北京) 时间:约4-6小时(含候机),费用820~1 220元。 2.按时间长短排序: 方案三(飞机):4-6小时,方案二(高铁):9-10小时,方案一(自驾):20-24小时。 按费用从低到高排序 方案二(普通火车):380元,方案三(飞机):820~1 220元,方案一(自驾):2 000元。 3.提示:若追求时间效率且机票折扣大,选择飞机;若预算有限或注重行程稳定性,选择高铁。
教师 总结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成就,我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分布及交通线快速发展的原因,我国海陆空交通线相互衔接,基本实现连接城乡、畅行全国、通达世界,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提供保障。
教学 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分组活动的形式探究交通线的分布及成因,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较好。但是也有不足之处,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在对我国“四纵四横”高铁线分布的掌握上做得不太好,不能顺利地在空白图上填写出高铁线的名称,虽然安排了学生在空白图中的填写,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掌握我国主要高铁线的空间分布,以后需要借助团队合作、模拟旅游等多种形式安排学生通过读图、绘图等方法加以巩固,也反映了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没有想到课堂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备课中要加强学情分析和课堂突发状况的考虑。
PPT教学案例
教学课件全新升级,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