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地震(课件)(共1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2地震(课件)(共15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8-24 08:5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
地震
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
7.28
河北省 唐山市 发生里氏7.6级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
5.12
四川省 汶川县 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
1.地震时有什么感受?
一、了解地震
2.地震后有什么影响?
地面振动、 左右晃动
强烈地震发生,会使大地颤抖,山河移位,会迅速地改变地表形态。强烈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桥梁断裂,会造成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还会造成海啸、崩塌、地面裂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二、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实验操作:手持木板或KT板的两端,并且用力将木板或KT板压弯,继续用力直到其断裂。
实验材料:小木板、KT板
模拟实验
温馨提示:1.安静有序做实验,注意安全。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单。
3.实验结束后将材料放入垃圾袋。
二、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模拟地震实验记录单 听到的声音 模拟地震中的
手的感觉 模拟地震时的
1.木板和KT板都模拟的是 。 2.手给木板或KT板的力模拟的是地震中 的力量。 地震的原因: 岩层
轰隆声
震动、摇晃
咔擦声
震动
地球内部
受力
承受不住
岩层
变形
断裂
二、地震是怎么产生的?
像木板被压断那样,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挤压力时会发生扭曲变形而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
三、了解地震前征兆和地震监测仪器
在日常生活中,地震前常会有一些前兆,对预报地震有一定的作用。
三、了解地震前征兆和地震监测仪器
早在1800多年前,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专业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测点用监测仪器,如水位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用来监测地震微观前兆信息做出临震预报,及时监测并记录已发生地震的情况。
四、地震时的自我防护
四、地震时的自我防护
图中的做法对不对?给出你的理由。
地震了
四、地震时的自我防护
如果在学校发生了地震,如何逃生?
不要惊慌失措,不能乱跑。
可以尽快躲到桌椅下,用书包或衣服护住头部。
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不要拥挤。
谢谢倾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