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探讨中国人口与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二 探讨中国人口与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2025-2026学年晋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8 10: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二学情评估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读1950年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含预测)及人口总数增长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叙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2.目前,我国提倡“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B.改变人口分布现状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压力增大问题
B.人口分布不均
C.中国人口严重不足
D.适应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区域。他们在春、秋、冬三季捕鱼,其制作的“鱼皮”服饰具有防水抗湿、轻便耐磨等诸多优点。读黑龙江省部分少数民族分布示意图及赫哲族制作的“鱼皮”服饰图,完成4~6题。
   
4.赫哲族生活的区域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5.赫哲族传统的生活方式以(  )
A.草原游牧为主 B.林下采集为主
C.捕鱼打猎为主 D.农耕种植为主
6.赫哲族穿的“鱼皮”服饰,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燥 B.炎热 C.温暖 D.潮湿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土地利用漫画图,完成7~8题。
7.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耕地污染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土地利用率低
8.为了“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
A.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B.开垦难以利用的土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读某家庭农场设计的“蓄水大棚”示意图,完成9~11题。
9.与传统大棚相比,“蓄水大棚”通过技术革新主要改善作物生长所需的(  )
A.水分条件
B.光照条件
C.热量条件
D.土壤肥力
10.“蓄水大棚”的设计理念体现在(  )
A.减少废弃物 B.充分利用资源
C.减少污染物 D.维护生态平衡
11.下列属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节水措施的有(  )
①处理工业污水,达标后排放 ②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③发展节水农业 ④使用节水家用器具 ⑤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菜水冲马桶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⑤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其附近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右面为我国近海油气资源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近海油气资源(  )
A.在南海海域分布广阔
B.集中分布在中高纬度
C.在海南岛附近无分布
D.均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
13.我国在钓鱼岛附近勘探油气资源的重要意义是(  )
A.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B.提高海洋运输能力
C.促进渔业资源开发
D.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读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指标对比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A.水资源总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积
B.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C.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D.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15.北方地区人口、资源的配置现状可能导致(  )
A.耕地过度开垦 B.缺水问题突出
C.人口急剧增加 D.人口素质下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35分)
16.(11分)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方框内填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起止点的城市名称。(1分)
(2)上图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分布极不均衡,________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地区人口稀疏。(2分)
(3)试分析我国人口稠密区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4分)
(4)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众多的人口对我国资源、交通、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17.(11分)【向绿向新能源转型】
资料一: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显示,中国绿色电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图1为2023年我国不同能源消费占比统计图,图2为2016—2023年我国煤炭、石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统计图。
(1)我国可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____________占比最大,其次是____________。(2分)
(3)据图2,说明2016—2023年我国煤炭、石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的变化特点。(2分)
资料二:近年来我国的能源生产量稳步增加,但每年仍存在比较大的缺口,主要靠进口的化石能源补充。图3为2016—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量柱状统计图。
(4)近年来我国能源生产量稳步增加,但依然需从国外进口化石能源,简要说明原因。(2分)
(5)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两点建议。(4分)
18.(13分)【“华北明珠”】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华北明珠”。下面为白洋淀位置图及周边流域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自然环境
20世纪80年代,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且多年来干旱少雨,导致白洋淀多次出现干淀(干涸)的情况,生态环境严重恶化。2006年至今,国家先后多次通过“引黄济淀”工程调水入湖,重现白洋淀的水乡风情。
(1)白洋淀出现干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简述“引黄济淀”工程对白洋淀地区的影响。(5分)
探究二:经济发展
近年来,白洋淀大力推进了安新县“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当地拥有大面积的芦苇荡和荷花淀,除捕鱼、织席外,春挖藕,夏采莲,秋采荷叶、菱角、鸡头米,物产丰富,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雄安新区的设立,也为白洋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简析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条件。(3分)
(4)请举一例白洋淀的特色农产品。(2分)
答案
一、1.C 2.C 3.D
4.D 点拨:图中丁地符合三条河流汇流区域。
5.C 6.D  7.B 8.A 9.A 10.B 
11.C 点拨:处理工业污水、发展节水农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难度较大,需要企业、社会进行,①③错误。
12.A 13.A 14.A 15.B
二、16.(1)上:黑河;下:腾冲。
(2)东南;西北
(3)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等。
(4)不利影响:交通堵塞、就业困难、资源紧张、升学压力大;有利影响:国防兵源充足、劳动力众多。
17.(1)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煤炭;清洁能源
(3)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升高;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有下降趋势。
(4)我国能源需求量大;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5)建设能源通道,保障能源输入;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节能技术;提高利用清洁能源的比重,减少能源消耗。
18.(1)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快,用水量大;干旱少雨,湖泊补给水源减少
(2)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为工农业生产提供用水;恢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提升白洋淀的旅游价值;等等。
(3)自然景观丰富,且为红色旅游景区;位于雄安新区,周边客源众多;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4)芦苇席、菱角、鸡头米。(任举一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