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9课 对外开放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课堂导入
《春天的故事》
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举起座座金山。
……
1992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
课堂导入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是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1.对外开放的原因
(1)搞经济建设的需要;(资金、技术、经验等)
(2)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3)跟随世界的发展潮流。
材料: 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的谈话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2.经济特区建立
(1)含义:经济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2)过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2.经济特区建立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想一想】为什么首先要在这些地区建经济特区?
(1)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2)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3)著名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4)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2.经济特区建立
(3)经济特区“特殊”之处:
经济特区实行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投资,简化进出口、减免税收。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
【历史地图】深圳经济特区——由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化大都市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材料一:“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文选》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3.特区建立意义
材料二: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字
3.特区建立意义
(1)引进了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推动了国内的进一步改革;
(3)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
(4)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材料:1984年,邓小平在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时指出:“我们建立经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一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不久他正式向中央提出:“除现在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邓小平文选》
1.对外开放扩大的过程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对外开放扩大的过程
(1)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 1985年,设立长三角、珠三角、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县市。
(3) 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4)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 1992年,开放内地。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上海世博园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浦东在开发之前是非常落后的。当时的浦东只是从外滩遥遥远眺的一片农田菜地,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还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浦东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邓小平就曾说过,“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浦东也最终发展成长三角的“龙头”。
1.对外开放扩大的过程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2.对外开放格局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合作探究】中国近代和现代的对外开放有何不同?
近代开放 现代开放
开放性质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开放前提 在主权被严重侵犯,不平等的基础上 在平等互利、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根本目的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我国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需要
影响 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历史地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英文缩写为WTO。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是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一个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主要作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目前拥有164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2001年。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义:
(1)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世贸的十年比加入世贸组织前二十四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8倍,中国的出口增长了4.0倍,中国的进口增长3.6倍。这十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1.6%,其中出口增长21.9%,进口增长21.4%” 。
“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的十年,是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吸收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步伐加快,与世界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十年。”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合作探究】中国遇到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机遇:它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分工,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中国在公平的情况下,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竞争,随着关税的减让,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产品意味着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不断的对外开放,中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不仅促进了中国自身的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而今,进入新时期,我们更应该肩负起民族责任,握紧时代脉搏,坚持改革,不断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所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唯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