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与游戏》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的设计,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创设多种形式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跳跃是人体基本活动技能之一,是锻炼身体的重点教材。结合教材特点和初中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跳跃类的教学中,不断体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发展学生灵敏、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材《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跳跃与游戏单元第四课时,主要是培养正确的跳蹬姿势,学会单脚起跳双脚轻巧落地这一重要内容,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通过老师的引导、自我的感知体验,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所学到的跳跃技能、克服一般的高度、远度障碍。本课跳跃动作的学习,对膝、踝关节的要求比较高,学生要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正确的感知动作,有效地投入动作学练。教师通过直观、示范、榜样等方法,增强学生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四)八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感性的时期。在体育课中比较容易兴奋,又易抑制,对于说教过多的技术教学不感兴趣,不易接受,应多选用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八年级学生虽然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但他们模仿能力强,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情景教学、游戏教学、模仿教学、合作教学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单脚蹬地有力
2、教学难点:双脚落地屈膝缓冲
五、教学目标:
1、了解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
2、能做出跑几步,单脚蹬地起跳、双脚轻巧落入沙坑的动作。
3、在跳跃活动中乐于重复练习,不怕累。
六、教学方法:
通过诱导、观察、模仿、体验、合作等方式的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通过生活化、体验化、游戏化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基本动作。
《跳跃与游戏》实践课教案
教学对象:水平四 八年级 执教: 人数:40 课次:
教学 目标 1.了解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方法。2.能做出跑几步,单脚蹬地起跳、双脚轻巧落入沙坑的动作。3.在跳跃活动中乐于重复练习,不怕累。
内容 跳跃:单脚起跳、双脚落入沙坑游戏:看谁双脚落得稳
重点 单脚蹬地有力
难点 双脚落地屈膝缓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及意图 时间 负荷
一、课题导入热身准备 1、课堂 常规2、提出本课的要求3、游戏:模仿秀慢跑仿生跳4、热身操 整队、师生问好2、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3、两路纵队慢跑过障碍并进行仿生跳跃4、教师在音乐声中和学生共同完成热身操。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认真听取本课任务和安排3、跟着老师的节奏慢跑,做仿生动作4、学生自主仿老师,一起做热身操。 四列横队: 游戏意图:游戏要求:不能有推、拉等危险动作 3′5′ 小中
二、趣味练习掌握技能二、趣味练习掌握技能 1、导入动作练习、引入课题2、原地单脚跳起、双脚落地的动作3、向前上步单跳双落、支撑脚蹬地有力4、两人一组单跳双落练习5、高人、矮人游戏体现双脚落地下蹲平稳6、走三步单脚跳起双脚落地并且下蹲的动作7、练习由自然走或跑的方式踏脚用力蹬地起跳、双脚落地屈膝缓冲8、运用游戏进行分组练习单脚跳起双脚落地的连贯动作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仿生的动物有哪些?单脚跳和双脚落2、教师观察学生做的动作,引入单脚跳起双脚落地3、教师示范动作、讲解支撑脚蹬地用力向上向前跳教师和学生直观示范,一人坐地一人跳5、提示学生在跳跃过程中注意屈膝,落地缓冲6、带领学生分析错误动作,提出更高要求,做出动作连贯7、指导学生做出自然走或跑跳跃垫子动作8、让学生在游戏中做出单跳双落的连贯动作,多练习不怕累 1、认真听取老师提的问题,积极参与互动2、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体验3、认真看教师示范,仔细观察手臂摆动、支撑脚屈膝蹬地用力4、大胆练习,相互讨论,互帮互助5、认真做出高人、矮人动作,怎样高变矮6、观察评价动作,尝试做出连贯协调动作7、学生要积极学练,掌握做出单跳双落垫子的屈膝缓冲动作8、自信的完成动作,争做跳跃小能手 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练习动作,团结协作,做好单跳双落轻巧动作。组织:组织:组织: 3′7′12′ 小中
三、团结合作发展素质 1、游戏:看谁双脚落得稳2、素质练习:立位体前屈15s*2组 游戏方法:用报纸剪出直径18cm的圆在垫子上,让学生自由走或跑跳跃落在圆上时没有晃动没有出圈的队员得一分,最后得分最高的组获胜。 1、认真踏跳,完成老师的要求落在圆上又准又稳,尽力比拼。2、积极参与,动作到位,坚持完成。 组织: 5′ 中
四、舒展身心体验成功 1、放松2、评价与总结 1、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2、总结本课 1、放松身心 学会放松2、认真总结 5′ 中
场地器材 垫子 、 跳板 、气球 、 绳梯 、 音响等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50%,平均心率:100--120次/分
课后反思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