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02
03
01
了解中世纪晚期西欧农村土地关系的变化过程以及租地农场是如何建立的。(时空观念、史料证实)
了解手工业发展变化以及手工工场的形成过程。(史料证实、历史解释)
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形成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9世纪
庄园出现(乡村)
城市重新兴起
10世纪
11世纪
庄园遍布欧洲
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12世纪
13世纪
14世纪
庄园制度
瓦解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课程引入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垦殖运动
时间:
参与者:
影响:
11世纪以后
有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
①农民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垦殖区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自治);
②自由劳动力增加(自由);
③西欧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好想离开庄园呀!
2、庄园制度的衰落和瓦解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①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
② 农奴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开庄园,摆脱领主的人身束缚。
③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农民逐渐获得了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导致封建庄园劳动力短缺,耕地荒芜,逐渐走向衰落和瓦解。
随着钱币使用的普及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领主需要从商人那儿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由此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卷一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3、租地农场的出现
背 景:
时间:
建立者:
过程:
生产方式:
性质: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14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最早建立)
富裕农民
①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②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
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出卖、出租土地
购买、承租土地办农场
受雇佣到农场工作
在租地农场里,租农场主、土地所有者掌握土地等生产资料,他们把土地出租给农民,甚至向承租人提供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承租人须向农场主支付地租。双方订立契约,农场主与承租人形成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相关史事
4、手工工场的出现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背 景:
时间:
过程:
性 质:
建立者:
①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②手工业也不断发展,手工业者逐斩脱离农业生产,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13世纪
①13世纪,手工作坊得到发展,农村出现手工工场。后来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②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
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商人
4、手工工场的出现
小型手工作坊
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农民为交纳赋税在家生产)
集中的手工工场
相关史事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5、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带来的影响
①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②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实质: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说明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庄园主(贵族)
出售或出租土地
日渐没落
富裕农民、骑士
集中土地、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逐渐崛起
租地农场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富裕农民的出现
13、14世纪,贵族将地产抵押或变卖;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2、城市市民阶层的崛起
①市民阶层的出现: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采取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②政治权利的扩大:发家的商人巨贾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租地农场的特点:租地农场主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新的手工业经营的特点: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集中的手工工场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课后活动
1、西欧城市手工工场和农村租地农场的出现,都表明( )
A.劳动生产率的下降 B.庄园逐渐兴起和盛行
C.手工工场从集中转向分散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
2、中世纪欧洲社会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社会整体面貌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
A.垦殖运动的开展 B.市民阶层的兴起
C.农奴取得劳役豁免权 D.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
D
巩固练习
4、“中世纪晚期,西欧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 )
A.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B.垦殖运动和手工作坊的出现
C.庄园经济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D.庄园经济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A
3、14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欧农村众多地区劳役量的固定化,越来越多
的农奴通过缴纳一定的货币而摆脱了领主的人身束缚。这一现象( )
A.加速了庄园的衰落瓦解 B.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C.促进了手工工场的集中 D.提升了领主的政治权利
A
巩固练习
5.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 小作坊生产的出现 B.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大工厂生产的建立 D. 工厂制度的确立
B
6.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巩固练习
7. 13~14世纪,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先后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它们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 )
A.都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都分散生产且产品流向庄园
C.都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D.都加速了社会封建化进程
C
8.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富商巨贾政治权力扩大 B.庄园经济的盛行
C.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D.现代工厂制度的兴起
D
巩固练习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