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6_3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人教新版八上生物 (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_6_3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人教新版八上生物 (备课素材+授课典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6 22:26:08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 教师播放2011年大邱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决赛视频,师生共同欣赏,然后提出设问:“飞人”刘翔为什么跑得那么快 人是怎样进行运动的 怎样在运动中避免受伤呢
[情境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打篮球时,需要完成运球、跳跃、投篮等动作。这些动作的协调配合需要哪些器官参与 为什么它们能如此默契地协作
[案例导入] 展示渐冻症(ALS)患者的肌肉萎缩图片,提问:运动神经元退化为何导致全身瘫痪,但思维不受影响
教学策略建议                           
  [重难点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骨骼肌的结构(重、难点)
重、难点分析:
学生对于运动系统的组成是模糊不清的,通过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归纳运动系统的组成。对照插图学生能够说出关节的结构,对于关节的特点和在运动中的作用并没有深入地了解。对于骨骼肌的结构及其作用,在学习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结构特征时,大致了解了胸肌发达能够牵动两翼飞行,而不知道是因为胸肌的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才能够牵动两翼飞行。
突破策略:
1.亲身体验
通过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以及分析肘关节受伤、骨折或肌肉拉伤患者不能完成运动,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2.实际运用
模拟演示:一根木条不能弯曲,用钉子把两根木条钉在一起,并用橡皮筋连接后可以弯曲。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总结:木条相当于骨,橡皮筋相当于肌肉,钉子连接处相当于关节,即人体的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3.观察理解
观察人的骨骼模型,通过观察、讨论,了解骨骼的结构和功能。观察关节结构和学生自绘关节结构图,思考、总结关节囊、滑液、关节软骨的作用,知道关节的基本结构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在运动中具有支点的作用。两手捏鸡翅两端并向内向外做伸缩运动,观察运动的产生、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以及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理解肌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骨、关节和肌肉的位置关系。
  [重难点二] 神经系统支配下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重点)
重点分析: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运动,并不能仅仅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可以结合生活实例分析运动的完成包括哪些步骤。
突破策略:
1.实例分析
分析屈肘、伸肘、提重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所处的状态,并进一步理解一组肌肉的两端必须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2.讨论总结
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手被针刺后迅速缩手”的过程中,运动的完成包括哪些步骤 学生讨论、分析、归纳: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骨骼肌收缩→相应的骨受到牵引→骨绕关节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进一步巩固本节的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关节、骨骼肌的结构。
  [重难点三] 总结提升(难点)
难点分析:
“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是本节的难点,观察鸡翅的活动或观看课件视频虽然科学直观,但学生有时并不能够真正理解三者的作用。如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产生运动等。
突破策略:
制作和展示运动模型
让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分组制作骨、关节与肌肉关系模型,并展示讲解,进一步理解动物的运动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比如:选用数学圆规作教具,以两规臂作两相邻骨骼,连接处为支点(关节)。在臂端拴两根绳子,代表肌肉,很好地解释了肌肉的特性:收缩产生动力,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必须依靠另一条绳子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与此同时,还可以把圆规的运动直接比作屈肘、伸肘运动,并让学生自己体会肌肉的变化,从而完成难点的教学。
情境素材建议  详见电子资源
  1.人体的骨骼数量
2.神秘的运动常数
3.关节保护
背记本/默写卷  详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教学分析  1.《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属于《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习主题(五)人体生理与健康的相关内容。课标中相关内容要求“5.5.3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2.本节课安排在《神经调节》之后,来进一步学习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运动的调节。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动物运动的结构和基本原理,使学生认识到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通过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归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肌肉和关节组成的,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配合。展示有关骨、关节和肌肉的实物教具,并联系生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实例进行理解和分析,总结出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以及骨、关节、肌肉三者的关系。通过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有利于理解动物在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统一关系。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完成的,同时还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使学生加深理解生命活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3.通过前一节神经系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但关节的结构、肌肉的组成、运动产生的过程相对比较抽象,需要借助实物解剖和观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叙写)  1.通过解剖和观察关节、肌肉的组成,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观察、体验、制作模型等活动,学生能够描述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的产生过程。  3.认同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支配下,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难点  1.骨、关节、肌肉在结构上的关系。  2.神经系统支配下,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教学准备  人体骨骼示意图,新鲜的猪、羊等较大动物的关节,屈肘和伸肘模型,除去部分皮肤的完整鸡翅,镊子,剪刀,2~3块硬纸板,松紧带,工字钉等制作模型的材料,PPT课件。
教学策略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仔细感知和观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情况。然后观察骨、关节、肌肉运动模型,讨论分析屈肘和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以及前臂骨的活动情况,理解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骨、关节和肌肉的密切协调配合下共同完成的。
教学设计  对应的“加注式”课件见电子资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做一个简单的加油动作,需要胳膊的哪些结构来完成  体验并回答问题。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运动系统的组成  1.体验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屈肘是靠哪些结构参与完成的 思考运动系统的组成。  2.展示人体骨骼图片,区分骨与骨骼。  3.关节的构成及特征。  (1)展示图片,并结合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关节有哪些利于运动的特点  (2)观察剖开的新鲜的猪或羊等动物的关节,认识关节的结构,并思考关节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3)观察关节脱位患者的X光片,说出什么是关节脱位。  4.骨骼肌的组成及特征。  (1)提出问题: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什么结构  (2)观察实验:观察去除部分皮肤的鸡翅,了解肌肉的组成及附着在骨上的方式。观察肌肉中的血管和神经。  5.小结:骨、关节、肌肉在结构上的关系。  通过体验活动,感知并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  结合图片,正确认识骨与骨骼的关系,明确骨≠骨骼。  回答问题:  (1)结合图片和生活实例,分析得出关节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  (2)观察关节的结构,绘制关节结构图,思考、讨论关节的结构特点,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3)观察X光片得出关节脱位是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  结合教材内容及观察实验,说出骨骼肌是由肌腱和肌腹组成的,肌腹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肌肉通过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思考总结: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结构相连形成骨骼,肌肉通过肌腱连在不同的骨上。  通过体验,让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自绘图示可以加深理解记忆。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神经系统支 配下运动 的产生  1.观察实验:依次拉动鸡翅每组肌肉,观察骨的运动。  2.演示动画:屈肘和伸肘动作,观察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作关系。并提示思考在提重物和双手自然下垂时两组肌肉分别处于什么状态。  3.总结: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结合杠杆模型,帮助学生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及运动的产生过程。  4.设问:你的同学在运动会上参加比赛时,满脸通红、汗流浃背,说明有哪些系统参与完成运动呢  5.播放脊髓性肌萎缩视频。  通过观察实验及演示动画,归纳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讨论、总结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作关系。  总结说出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总结运动还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  观看视频,总结:神经受损导致肌肉萎缩等,从而使运动无法完成。  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体育运动与健康  1.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好处  2.如何安全运动,才能避免运动时受伤。  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及运动时避免受伤的一些方法。  认同体育运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学会一些运动时避免身体受伤的方法。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本节课知识。  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回忆本节内容。  提高归纳概括能力,及时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神经系统支配下的运动  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二、神经系统支配下运动的产生  三、体育运动与健康
课后反思  1.运用“体验式教学法”  通过让学生做屈肘和伸肘动作,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以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作关系;结合同学在运动会上参加比赛时,满脸通红、汗流浃背的现象,明确有哪些系统参与完成运动,这些活动和实例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自我体验为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教师展示和学生观察人体的骨骼模型、动物关节结构、鸡翅上骨骼肌的结构以及骨骼肌与骨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关节的结构使得关节具有牢固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在运动中具有支点的作用;肌腱跨越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的结构特点,有利于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而产生动作,骨骼肌在运动中具有动力的作用、骨具有杠杆的作用。利于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
导学设计  
探究点一 关节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情境展示] 观察剖开的哺乳动物的关节,对照关节示意图,观察关节的结构。
  [问题探究] 关节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 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如下图。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以缓冲骨与骨之间的震荡与摩擦;关节囊把关节头和关节窝牢牢联系在一起;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所以关节的特点是既牢固又灵活,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
[课堂速记]  
探究点二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情境展示]
[问题探究] 这两个人在做上述动作时,她们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人体在做不同的动作的时候,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
动作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收缩 舒张
伸肘 舒张 收缩
直臂提重物 收缩 收缩
双手自然下垂 舒张 舒张
  [课堂速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