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课件+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学课件+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4 12:43:55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课 鸦片战争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通过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史事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02
03
01
了解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等史实。(时空观念、史料证实)
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以及《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史料证实、历史解释)
学习爱国将领们的大无畏精神,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课程引入
政治
经济
对外
1、鸦片战争前的大清王朝和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
大清王朝
2、鸦片战争前夕中英双方的贸易状况
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
入超
出超
贸易结果:
英国的许多白银流入中国
(贸易逆差)
正常贸易
英国无法获利
英国资产阶级是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的?
想一想
怎么办?
(1)鸦片走私:
为改变正常贸易中出超的不利局面,英国无耻地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2)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①经济上: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影响清政府的财政;
②社会上: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现代毒品“海洛因”就是从鸦片中提取出来的。
3、鸦片走私及其危害
鸦片泛滥引起清朝统治者中一些有识之士的警觉。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大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林则徐
4、林则徐禁烟
4、林则徐禁烟
1)过程
2)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虎门销烟
①1838年底,道 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林则徐到达广州之后,明察暗访,缉拿烟贩,英美等国商贩被迫交出鸦片110多万千克。
③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为纪念 “虎门销烟”,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5、虎门销烟
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英)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1.原因: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讲话:(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2.开始:
1840年6月,英国军舰40多艘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鸦片战争开始。
3.概况:
①1840年6月,英军北上攻陷浙江定海,到达天津大沽口,威胁清廷。道光皇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改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和英军谈判。
②1841年1月,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皇帝下诏对英作战。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督率将士殊死抵抗,终因弹尽援绝,壮烈殉国。英军占领广州城北的四方炮台。
③1841年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占厦门、定海、宁波。在定海,守将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皆力战殉国。
④1842年6月,英军进犯长江门户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力竭牺牲。英军进攻镇江,守城清军在副都统海龄的指挥下,英勇抵抗,全部战死。
④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4、中国军民奋起抗击侵略:
①鸦片战争中牺牲的爱国将领
时间 地点 将 领
1841年初 虎门
1841年秋 定海
1842年6月 吴淞
1842年6月 镇江
关天培
陈化成
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
海龄
②三元里抗英
鸦片战争中,各地民众和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清朝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再加上经济落后,刀、矛、弓箭和旧式的抬枪、火炮抵挡不住英军新式的步枪和大炮,战争终以中国的失败结束。
方面 内容 危 害
五口 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 关税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中国贸易主权,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加剧了清政府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1、《南京条约》的签订
①时间:
1842年8月
②内容及危害: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香港岛
条约 签订时间 获取特权
中英 《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权利
美国、法国享受英国在华取得各项特权,扩大侵略权益
2、其他条约的签订
1843年
1844年
3、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①领事裁判权,指外国侨民在中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不受中国法律管辖,不受本国领事依照本国法律审判的特权。
②最惠国待遇,指国际条约中,缔约双方互相享有对方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在通商、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优惠待遇的条约权利、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未将此项待遇给予中国,所以说外国所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片面最惠国待遇。
课后活动
知识拓展
在政治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例如:《南京条约》中割让香港岛和协定关税破坏了领土主权和关税自主权;《望厦条约》中允许美国兵船“巡查贸易”破坏了领海主权;《南京条约》附件中的领事裁判权破坏了司法主权。在经济上,签定不平等条约后,使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例如:《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之后,外国商品大量倾销中国市场,洋布挤垮了我国东南沿海以纺织业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总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虎门销烟 B.炮轰广州城 C.鸦片战争 D.三元里抗英
2.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C
B
巩固练习
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A.揭开了中 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国社会的矛盾
C.使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A
巩固练习
5. 1999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以永久纪念他的禁海功勋。与林则徐相关的历史史事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A
6.龚书铎在《鸦片战争与中国半殖民地化》中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使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这里“转折”指的是( )
A.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巩固练习
7.对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的探究,几位同学作了如下阐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装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B.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
C.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D.清朝武器落后,军备废弛
C
8.“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A
巩固练习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