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太极拳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8-24 14: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四《16式太极拳》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在《普通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以及“健康第 ”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遵循 平四阶段九年级学生的身 发展特征为基础,紧紧围绕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 标以及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三个关键要点展开教学。注重以学 发展为中 ,充分发挥学 的主体作 ,尊重学 的学习需求,激发学 对运动的喜爱,培养学 的运动能 、健康 为、体育品德,促进学 全 发展。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了解武术基本手型和步法,对太极拳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且善于思考。然而,他们对太极拳中的套路与应用理解较少,在练习中缺乏与同伴的配合,难以有效地形成整体的练习效果。此时学习该项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然而,技能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学生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让技能教学与趣味教学相结合是需要突破的方向,否则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三、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分析
(一)学习目标分析
1.运动能力: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太极拳中基本动作与技法的要领;通过分组探究,学会太极拳的套路与应用,能合理运用到实际练习中。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加入趣味性的体能练习,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性、耐力和协调性,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这项运动中获得快乐。
2.健康行为:通过创设太极拳练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提升学生与教师以及同学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与队友互动与交流,提高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体育品德:太极拳课程中各种成功体验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积极进取和超越自我的精神;各种练习与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学练过程有效促进学生相互尊重与包容,形成正确的胜负观,强调内心的和谐与自我修养。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准备部分的具体教学内容为慢跑热身、动态性拉伸练习以及专项练习,避免运动损伤;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2.课的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太极拳1-2式以及比赛展示。对于野马分鬃和白鹤亮翅技术动作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指导纠错,强化练习。体能练习侧重于下肢力量练习和核心力量练习,体现体能练习的补偿性、多样性原则,在体能练习过程中,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练习强度。
3.结束部分具体内容为下肢拉伸以及腰背拉伸,听舒缓的音乐按照教师的指令有节奏地放松、拉伸缓解疲劳。
四、教学策略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依据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三个关键点进行设计,教学过程中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学习动作路线:
采用骨干学生带动法,组长课前能够与教师沟通,提前了解主要的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教
学氛围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和组间、组内的竞争,教师适当地给予学生鼓励,通过比赛展示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
体现结构化教学策略,从练习内容开始逐步增加难度,由手型到步法,由慢到快。通过比赛展示巩固提高学
生太极拳1-2式的学习成果。
重难点分析
重点:对于野马分鬃的重心转换;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体育与健康课 教案
学习阶段 水平四 授课对象 九(3)班 人数 48人 课次 第1次课
学习目标 运动能力:通过学习太极拳,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准确地完成基本身型、步型; 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运动安全意识,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品德:培养学生耐心与毅力、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优良品质。
学习内容 主教材:太极拳1-2式 重点 重心转换
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
程序与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法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开始 部分 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 2.检查人数、着装; 3.师生问好; 4.宣布本堂课学习内容和任务; 5.安排见习生。 1.教师提前准备好场地、器材; 2.向学生问好; 3.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并导入本节课学习内容; 4.检查学生着装,要求学生妥善放置钥匙,校园卡等危险物品; 5.安排见习生。 1.妥善放置个人物品,快速集合整队,做好上课准备; 2.认真聆听课程内容、课堂安排等,积极配合老师。 1.着装整齐、精神集中认真听讲,按要求活动 1’ 1 70-80次/分
准备 部分 一般性热身 1.绕足球场地两个半圆跑步热身 1.教师站在中圈,检查并纠正学生跑步姿势,引导学生使用正确呼吸方式;口头激励。 1.主动认真,积极参与,服从安排; 2.相互协作并相互监督提示; 6’ 1 100-130次/分
程序与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法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备 部分 专项性热身 1.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热身动态激活 1.认真看教师示范并做练习。做到有节奏、有幅度。 3’ 1 120-140次/分
基本 部分 学习太极拳 1.学习起势 2.学习野马分鬃 1.教师示范第一式动作 2.组织学生自主尝试性练习 3.教师示范并讲解第一式 4.教师带领完成动作练习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学习 教师示范动作 2.组织学生自主尝试性练习 3.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 4.教师带领完成手型和步法的练习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学习 6.组织集中练习和自主练习 7.巡视指导 8.观察学生练习,引出动作难点:把握身体协调 1.仔细观看技术动作,认真思考 2.积极主动尝试练习 3.认真听讲,明确 重、难点 4.集中练习,注意动作要领 5.改进提高动作质 量,接受教师、同 伴的指导 1.仔细观看技术动作,认真思考。 2.积极主动尝试练习 3.认真听讲,明确 重、难点 4.集中练习,注意动作要领 5.改进提高动作质 量,接受教师、同 伴的指导 6.练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7.学生互相评价 2’ 10’ 1 1 100-130次/分 100-130次/分
程序与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法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基本 部分 小组比赛 素质练习 集体体能操 2.小组体能练习 安排四个趣味体能加油站,男女分组,每两分钟进行一次顺时针轮换。 9.讲解并示范解决问题 10.组织学生进行动作练习 1.教师口令,安排学 生在就近场地进行小场地比赛。 2.教师巡视,每个场 地提醒尝试使用才学 会的动作技能完成突破 1.讲解体能练习方法和要求。 2.口令指挥,检查提示安全距离。 3.语言鼓励,激励学生高质量完成练习。 认真听教师讲解 集体进行1-2式的动作练习 1.认真听教师讲解 要求 2.积极主动,努力完 成比赛 3.有集体荣誉感 4.注意安全 1.认真听老师讲解,明确 练习方法和动作要求。 2.积极参与练习,按照要求高质量完成。 3.互相鼓励,完成练习。 □ 8’ 8’ 1 1 120-140次/分 130-150次/分
程序与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法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运动负荷
时间 次数 强度
结束放松 放松练习 1.跟随音乐做全身放松练习。 2.集合整队; 3.课堂小结; 4.布置课后练习内容; 师生再见。 二、课堂总结 下课礼仪 1.教师带领学生放松 2.总结本次课学习 情况 3.布置课后作业 4.师生再见 1.听教师的口令放 松练习 2.积极参与总结 3.明确课后练习内容 4.师生再见,归还器 材 7’ 1 120-130次/分
场地器材 口哨、足球场地、音箱、标志物6-8个 安全措施 1.合理安排场地,控制练习距离 2.明确练习目标与要求 3.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4.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理
课的预计 个体练习密度:50%左右 群体练习密度:75%左右 平均心率:120-130次/分 课后小结 1.课时目标完成情况: 2.主要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3.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