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第一周 计划 进度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第一周 计划 进度 队列队形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5-08-24 17:10: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年龄大多在 9 - 10 岁,正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体育课程充满热情,乐于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且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模仿能力。但由于其运动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肌肉力量较弱,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有待提高,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相对不足。此外,男女生在兴趣爱好和运动表现上开始出现差异,男生通常更倾向于对抗性、竞技性较强的项目,如跑步、球类运动;女生则对韵律操、跳绳等较为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其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坚持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每周至少进行 3 次课外体育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如 50 米快速跑、立定跳远、投掷沙包、广播体操及简单的球类运动基础动作等。
3、全面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的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4、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
三、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 认真备课,精心撰写教案,严禁无教案上课。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任务、重点和难点 ,规划好教学原则、方法及组织措施。
2. 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得旷课、丢课,如有特殊情况不能上课,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3. 采用多样化的表扬方式,及时、真挚地鼓励学生,同时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和努力方向。
4. 注重自身仪表和教态,做到整洁大方、严肃自然,课前3分钟换好服装到上课现场等候。
5. 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方面
1. 明确学习目的,积极主动上好体育课。课堂上认真听讲,努力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 上体育课时,着装轻便整齐,穿轻便运动鞋,不携带危险物品,提前按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做到快、静、齐。
3. 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无故缺课,不迟到早退,服从教师领导和指挥 。爱护体育器材,不故意损坏设备用品,课后按要求如数归还器材。
四、教学内容
1、体育理论知识:每学期安排 4 - 6 课时的体育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体育健康常识,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体育活动中的安全知识,如如何避免运动损伤、发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知识,如奥运会的起源、发展历程、比赛项目等,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2、田径项目:
跑:着重进行 50 米快速跑、400 米耐力跑和往返接力跑的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起跑姿势训练、途中跑的步伐节奏练习、冲刺跑的速度提升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术,提高奔跑能力。在 50 米快速跑教学中,注重起跑反应速度和加速能力的培养;400 米耐力跑则侧重于呼吸节奏的控制和耐力的提升。跳:开展立定跳远和跳绳教学。在立定跳远教学中,通过讲解动作要领、示范标准动作,让学生掌握双脚起跳、腾空和落地的技巧,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跳绳教学包括单人跳绳和多人跳绳,教授学生不同的跳绳方法,如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等,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投掷:主要进行投掷沙包教学,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投掷姿势和发力方法,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通过不同距离和角度的投掷练习,提高学生的投掷准确性和力量控制能力。
体操项目:广播体操:巩固和提高学生对广播体操《七彩阳光》的掌握程度,规范学生的动作,注重动作的整齐度、节奏感和力度。通过反复练习和小组竞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韵律操:引入简单的韵律操教学,如《拍手操》《韵律舞蹈》等,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有节奏的身体运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技巧:安排前滚翻、后滚翻等技巧项目教学,通过讲解动作原理、保护与帮助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操技巧,发展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安全,确保每个学生在掌握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进行练习。球类项目:
小篮球:开展小篮球基础教学,包括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等基本动作。通过游戏和简单的比赛形式,让学生熟悉球性,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控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小足球:进行小足球的启蒙教学,教授学生足球的基本规则,如越位、犯规等,以及简单的踢球、接球、传球动作。通过开展小型足球比赛,如 3 对 3、5 对 5 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足球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游戏与拓展活动:每节课安排 10 - 15 分钟的游戏时间,选择趣味性强、具有一定锻炼价值的游戏,如 “老鹰捉小鸡”“贴烧饼”“接力赛跑” 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组织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如春季的户外远足、秋季的趣味运动会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学习态度、纪律遵守情况等,及时给予鼓励或指导。
2. 技能考核评价: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对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进行考核。
3. 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体育知识掌握、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周 3课时 开学第一课
第二周 3课时 队列队形练习;开展游戏“木头人”,培养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
第三周 3课时 广播操教学;进行队列队形巩固练习
第四周 3课时 50 米跑:站立式起跑
第五周 3课时 立定跳远:起跳与落地
第六周 3课时 投掷沙包:原地投掷
第七周 3课时 400 米跑:呼吸节奏与耐力练习
第八周 3课时 跳绳:单人跳绳基础
第九周 3课时 前滚翻:动作要领与练习
第十周 3课时 小篮球:原地运球
第十一周 3课时 小足球:踢球与接球
第十二周 3课时 50 米往返跑
第十三周 3课时 后滚翻:技巧练习
第十四周 3课时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第十五周 3课时 体育理论知识复习;游戏:体育知识竞赛
第十六周 3课时 进行期末体育成绩评定,总结本学期体育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
体育备课教案
课题 1、队列队形练习 2、游戏
周次
课时数 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要领,如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转法、行进与立定等,在教师口令下,能迅速、准确、整齐地完成相应动作。
健康行为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空间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执行力。
体育品德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
德育目标 养成科学锻炼身体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责任心。
教学重点 掌握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的动作规范与要领。学会齐步走、跑步走的行进节奏与动作协调,以及行进间的立定动作。
教学难点 对于队列变换,能够清晰理解变换规则,并迅速、有序地完成。
教学过程 组织形式与教法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每课三分钟一、开始部分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任务及要求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二、基础部分热身慢跑:教师带领学生围绕操场进行慢跑,慢跑过程中穿插简单的跳跃、侧身跑等动作,活动身体各关节,持续 3 分钟。徒手操: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教师领做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手腕踝关节运动,每个动作 4×8 拍,活动身体各部位,预防运动损伤,持续 4 分钟。立正、稍息:立正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 60 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稍息时,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向右看齐、向前看齐:向右看齐时,基准学生不动,其余学生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同学腮部,前四名学生能通视基准学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听到 “向前 —— 看” 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向前看齐时,在立正的基础上,听到口令后,迅速将头抬起,眼睛向前平视远方,同时调整脚步,使自己与前面同学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三、小游戏:木头人结束部分:1.放松2.师生互相总结3.布置课后练习作业4.师生再见 教师语言要清晰。组织队形要求:快静齐进行完整示范,然后分解示范,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动作概念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听指令开始
教学反思
体育备课教案
课题 1、队列队形练习 2、游戏
周次
课时数 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要领,如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转法、行进与立定等,在教师口令下,能迅速、准确、整齐地完成相应动作
健康行为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空间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执行力。
体育品德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
德育目标 养成科学锻炼身体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责任心。
教学重点 掌握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的动作规范与要领。学会齐步走、跑步走的行进节奏与动作协调,以及行进间的立定动作。
教学难点 对于队列变换,能够清晰理解变换规则,并迅速、有序地完成。
教学过程 组织形式与教法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每课三分钟一、开始部分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任务及要求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热身活动:进行 “反口令练习” 游戏,教师喊出动作口令,如 “立正”“稍息”“向左转” 等,学生做出与口令相反的动作,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反应能力,持续 3 分钟。关节活动操:带领学生进行全身关节活动操,包括颈部关节、肩部关节、肘部关节、腕部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活动,每个关节进行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活动各关节,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持续 4 分钟。三、基础部分- -队列队形:原地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左转时,以左脚跟为轴,左脚跟和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左转 90 度,体重落在左脚上,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向右转的动作要领与向左转相反。向后转时,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后转 180 度,体重落在右脚上,左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齐步走、立定齐步走时,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 75 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与腰带同高),离身体约 25 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 30 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 116 - 122 步。立定口令下达后,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 30 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四、游戏:块块集合游戏规则为必须按信号散开,集合站队时要迅速;分散和集合队伍时不准堆人、拉人、冲撞他人。五、结束部分:1.放松2.师生互相总结3.布置课后练习作业4.师生再见 教师语言要清晰。组织队形要求:快静齐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教师示范师生积极互动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教学反思
体育备课教案
课题 1、队列队形练习 2、游戏
周次
课时数 第三课时
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要领,如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转法、行进与立定等,在教师口令下,能迅速、准确、整齐地完成相应动作
健康行为 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节奏感以及空间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与执行力。
体育品德 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
德育目标 养成科学锻炼身体有初步的认识,增强自信心、责任心。
教学重点 掌握立正、稍息、看齐、原地转法(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的动作规范与要领。学会齐步走、跑步走的行进节奏与动作协调,以及行进间的立定动作。
教学难点 对于队列变换,能够清晰理解变换规则,并迅速、有序地完成。
教学过程 组织形式与教法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每课三分钟一、开始部分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任务及要求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热身慢跑:教师带领学生围绕操场进行慢跑,慢跑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变向跑,如向左转弯跑、向右转弯跑等,活动身体关节,提高身体的灵活性,持续 3 分钟。韵律操: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韵律操练习,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手臂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等,动作简单易学,充满节奏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活动身体,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持续 4 分钟。三、基础部分- -队列队形:队列变换(四列横队变二列横队及还原)将四列横队变成二列横队时,听到口令后,一、三列学生不动,二、四列学生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站在一、三列学生的左侧,自动看齐,变成二列横队。还原时,听到口令后,二列横队中的后一列学生(原四列横队中的四列学生)右脚后退一步,左脚向右脚靠拢,回到原来的位置,恢复成四列横队。游戏:队列接力比赛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站成一路纵队。每组的第一名学生听到口令后,迅速向前跑出,按照规定的路线绕过障碍物,然后跑回起点与第二名学生击掌,第二名学生重复第一名学生的动作,依次类推,先完成接力的小组获胜。五、结束部分:1.放松2.师生互相总结3.布置课后练习作业4.师生再见 教师语言要清晰。组织队形要求:快静齐教师讲解课堂要求和任务教师示范师生积极互动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先进行一次试跑,让学生熟悉游戏路线和规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