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熟悉歌曲的反复记号并且能够在实际演唱中进行运用。 2.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理解校园歌曲积极向上的特征,喜爱这一类体裁的歌曲并且领略歌曲的魅力。 3.在歌曲合唱学习过程中,注意合唱声部间的均衡与和谐,培养多声部听觉感知能力。 4.能够为音乐编配一段集体舞,并随歌曲进行表演。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在歌唱及编创过程中体验和表达对充满青春活力的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1.合唱中声部的统一,音调节奏的准确。 2.为歌曲编创校园集体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 师:每当我迎着朝霞走进校园的时候,心中常会有一种感动,听到你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你们在操场上矫健的身姿,不由地感叹:校园里的你们充满青春活力,你听,这首歌讲述了什么? 教学行为:出示图片。 师: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感受? 教学行为:播放音乐。 师:这首歌曲情绪轻松活泼,描述校园生活像初升的太阳,那么充满活力,那么朝气蓬勃! 二、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歌曲,名字叫《校园的早晨》 教学行为:出示课题。 1.歌曲段落划分 师:首先请再次聆听歌曲,请你给听到的音乐划分段落。 教学行为:教师播放录音并出示曲谱,学生聆听后说出段落划分。 师:本首歌曲分为A、B两个乐段并加以重复。 2.A段教学 (1)观察休止符,朗诵歌词 师:请同学们观察乐谱,注意休止符出现的位置(同学们观察到了吗,休止符都出现在一拍中的前半拍,现在我们朗诵第一排歌词,注意在休止符的的部分用“空“字来代替。)。 (2)演唱旋律 师:现在我们跟随钢琴,演唱A段旋律,注意在休止符的部分,用拍手表现,声音需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3)完整演唱A段,注意演唱的姿势和情绪。 3.B段教学 (1)师:请同学们聆听演音乐,说出该段的演唱形式是? (2)这部分的演唱形式为合唱,分为两个声部,介绍合唱。 (3)女生演唱第一声部,男生演唱二声部。 注意在第一排中的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为2/4拍,这种被称为复合小节,让音乐更加的活泼流动。 (4)二声部部分旋律教唱 (5)跟随音频演唱二声部,注意聆听声部之间的和声之美。 4.完整跟随音频演唱歌曲,注意歌曲出现的顺序是什么? 师:歌曲出现顺序为ABA结束,这是音乐在歌曲中出现了这三种反复记号,我们再次来复习一遍这三种反复的记号。 三、总结歌曲风格 师:这首歌曲音乐风格活泼,描述出校园生活的积极向上,我们把这种类型的歌曲都统称为校园歌曲。同学们可以多聆听,想想还有哪些歌曲可以作为校园歌曲? 四、编创活动 师: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欢歌笑语,也请你为这首歌曲编创一段校园舞蹈吧。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具有校园歌曲音乐风格的《校园的早晨》。孩子们,此时的你们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蒸蒸日上,老师相信大家会珍惜这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直到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