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爱我中华
教学目标
1.从民族歌舞音乐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热情豪迈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表达出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3.了解不同类型的演唱形式。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演唱和表现等方式,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多变的节奏、大跳时的音准,及时呼吸、吐字清晰,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国民族知识问答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 3.哪个少数民族有“游牧民族”之称? 4.在祖国宝岛台湾,居住着哪个少数民族? 5.“孔雀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6.“火把节”是哪个民族最隆重的节日? 7.请同学们观看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人的图片,请同学们说出是哪些少数民族? 教师: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五十六个民族生活的地区和环境不同,因此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也不同。但我们都是兄弟姐妹,都是一家人,我们要团结,要热爱自己的国家。音乐家们创作了很多抒发对中华民族热爱之情的歌曲,你能说一说有哪些吗?是的,这些歌曲都以“我”“我们”为主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表现了祖国人民团结、富强的情境。今天,我们就将千言万语汇聚在这首歌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爱我中华》。 二、初步感知歌曲 1.思考: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教师:歌曲的情绪欢快热烈,给人一种热情激动、昂扬奋进的感觉。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 2.请同学们试着哼唱出记忆深刻的一段旋律。 衬词“咳啰伲啰咳啰咳……”具有少数民族音调特点,注意音准、休止符的运用。 3.介绍歌曲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词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后来被广泛传唱。 三、完整聆听 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反复出现的“爱我中华”,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歌曲结构:二段体。A段为领唱,B段与A段形成对比。其中A段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特色以及曲调节奏特点。反复出现的“爱我中华”表现了各民族兄弟姐妹情同手足,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四、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跟琴哼唱。 2.分段练习,A段注意衬词的部分的音准,以及休止符、装饰音的运用,控制整体音量;B段高音时不要喊唱;两段要有对比,进行力度、表情、情绪情感的变化。歌声要表达歌曲情感,唱出自豪与热情。 3.请同学们完整演唱歌曲。 4.完整欣赏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进一步熟悉歌曲。 五、拓展教学——民族音乐欣赏《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刘三姐是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故事讲述了她以山歌为武器,带领乡亲们与恶霸财主作斗争的故事。山歌作为中国民歌体裁之一,节拍节奏比较自由,旋律起伏较大。歌曲承载了劳动人民的精神,他们靠着吆喝山歌来干活劳动,或者作为一种娱乐方式。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大到我们的国家、小到我们的班集体,我们都应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虽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但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心声——爱我中华,是永远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