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上册句子、标点符号专项训练(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期末上册句子、标点符号专项训练(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5 12:5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句子、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一、理解句、段意思。
1.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是哪一项?( )
下雨了,我把鞋脱下来拎着,光着小脚丫,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滑溜溜的窄窄的田埂上走着。
A.下雨了。 B.“我”脱下鞋。
C.“我”光着小脚丫。 D.“我”走着。
2.对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爷爷给“我”讲述唐代诗人杜甫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B.爷爷用杜甫小时候读书的故事告诉“我”学好语文的方法。
C.爷爷向“我”解释唐代诗人杜甫是用什么方法来“煮书”的。
D.爷爷向“我”解释什么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给下面的天气预报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中央气象台10月6日报道 这两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降水,天气干燥,冷空气势力偏弱,大气扩散条件比较差,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开启“雾霾模式”。7日至11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及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加重。
A.污染加重,小心! B.令人烦恼的“干燥”
C.忽如一夜“冷”风来 D.迎“霾”模式,开启!
4.对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父亲吹长笛的笛声清脆悠扬,写出了父亲笛声的美妙。
B.邻居们爱听父亲清脆悠扬的长笛声。
C.孩子们羡慕她有个会吹长笛的父亲。
D.父亲笛声美妙,吸引了邻居和孩子们,也让她感到骄傲。
5.下面这段文字想说明什么?( )
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不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低落,懒惰无力,甚至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研究表明,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20世纪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约10万人患上抑郁症,精神病发病率上升8%。究其原因,是该现象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过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其出现思维迟钝等精神异常状况。
A.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B.抑郁症与气候异常、天气灾难有一定关系。
C.有必要深入研究厄尔尼诺等异常现象。
D.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6.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再使用例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全句子)
8.仿照例句,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写写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
例: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例句,把你根据词语想到的内容用一段话写下来。
例:饱经风霜的脸——这张脸上满是沟壑,仿佛岁月用刀在他脸上刻过一样。他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饱经风霜的老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向和蔼慈祥的班主任,突然绷着脸站在你面前,严肃地对你说:“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请把你此时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式转换。
11.放学了,老师对李华说:“李华,你告诉丽丽,让她记得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比赛。”李华该怎么跟丽丽转述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丽丽,老师说让我记得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比赛。
B.丽丽,老师说我们记得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比赛。
C.丽丽,老师说让你记得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比赛。
D.丽丽,我说让老师记得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比赛。
12.下列与“落红不是无情物”表达的意思不一样的句子是哪一项?( )
A.谁能否认落红的情义?
B.落红的情义没有人否认。
C.怎么能说落红无情呢?
D.不能不说落红是无情的。
13.[语气]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强烈的是哪一项?( )
A.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家。
B.桑娜一定要把两个孩子抱回家。
C.桑娜很想把两个孩子抱回家。
D.桑娜非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不可。
四、语病。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元旦那天,福山公园里花草盛开,美极了。
B.同学们对这次比赛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
C.秋天到了,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桂花的清香。
D.他们决心以实际行动建设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
A.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环。
C.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脑海中。
D.通过学习讨论,同学们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16.下列病句修改正确、修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哪一项?( )
地方
A.我一定改正不好的缺点。

B.桑娜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C.校园里屹立着一个个松树。
D.《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创作者是达·芬奇创作的。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段。
电信诈骗的泛滥和滋生使许多人成为受害者。电信诈骗虽然损害了公民权益,但是扰乱了社会秩序。开展防电信诈骗进校园。是保护末成年人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
五、修辞手法。
18.下列句子中没有用到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 )
A.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B.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C.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D.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的琴键。
19.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
A.荷花漾起来了,在荷叶上翩翩起舞。
B.厦门是个美丽的城市,可惜只有巴掌大。
C.矗立在河边的巨石像位智慧的老者。
D.他难道不是一位英雄吗?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哪一项?( )
A.走进这片森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B.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C.甲虫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D.秋天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又悄无声息地走开。
2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下面对这个句子表达效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能增强语言的气势。 B.强化所表达的感情。
C.引起读者的注意。 D.一直出现“咆哮”,重复啰唆。
22.“给别人一缕阳光,你也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色彩;给别人一点快乐,你也会感受到快乐的美好与充实;给别人一点爱心,你也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和幸福。”下面对这个句子表达效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B.能增强语言的气势。
C.把事物人格化,更加生动形象。 D.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23.下列对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迹吗?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指纹有什么用途呢?原来它可以用来鉴定身份。
④灯塔是个忠实的向导,它给漂泊在海上的船只指引方向。
A.①设问 ②重复 ③拟人 ④比喻
B.①反问 ②夸张 ③对比 D拟人
C.①设问 ②比喻 ③夸张 ④拟人
D.①反问 ②反复 ③设问 ④比喻
24.下列比喻句中,比喻最为贴切的是哪一项?( )
A.这片葱郁茂盛的原始森林,就像一把指向蓝天的剑。
B.天山那常年积雪、高耸入云的群峰就像孔雀开屏,艳丽迷人。
C.秋天就像一幅金色的图画,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D.她身材苗条,婀娜多姿,远远看去就像一根火柴棒。
六、句式衔接。
25.为了使语言连贯,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哪一项?( )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A.有的鲜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26.下列短语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最合适的是哪一项?( )
①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
②灿若明珠的黄河文化
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①②③
27.将“但花朵从来都稀落”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①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②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
③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④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①之前
28.下面这句话插入语段中的哪个位置最恰当?( )
而我呢,依然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①铃声有气无力地响起,又到了放学的时候。②班上的同学纷纷把准备上交的作业本放在桌角,然后陆续走出教室。③我望着没有做完的作业题,沉思着。④班长拿起我的作业本,关心地问:“怎么了?被哪道题难住了?”
A. 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七、排列句序。
29.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他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点悲凉。②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簌簌地飘到地上。③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生曾经给人们献出一片片绿荫,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④于是,他们终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了。⑤当他们还在枝头的时候,秋雨最后一次为他们洗去细尘,夕阳为他们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
A.①②⑤③④ B.②⑤①④③
C.③④②⑤① D.②⑤④①③
30.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善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集中。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⑤③②①④
C.④⑤③①② D.⑤④②①③
八、标点符号。
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过年的习俗可多了,贴春联,放鞭炮、穿新衣等等。
B.在抗洪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人。
C.在游园活动中,小红设计的宣传海报被授予《最佳创意奖》。
D.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
3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他花了一夜工夫把“夜光曲”记录了下来。
B.“今天好热啊!”刚进门的爸爸对妈妈说。
C.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D.“三朵花吗?”我惊讶地说,“不对吧,我只看到了一朵花。”
33.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4.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
A.管理人员只要一出现,小贩们就互相报信,赶快收摊;管理人员一走,他们就又继续倒卖。
B.舞台上,天女在翩翩起舞;舞台下,徐悲鸿思绪万千。
C.天上下雨,地面就湿;太阳出来,东西就容易晒干。
D.这次班会的任务是:①选举班委会成员;②制定班级公约;③拟订学习计划。
35.““我不反对他看书。’父亲说话变得嗫嚅,是为了其他事…….”句中省略号表示( )。
A.省略递增的次数 B.语意未尽
C.语言断断续续 D.语意的跳跃
36.“父亲接着说:‘只是这个孩子——’说到这里指着小明,‘他实在使我伤心!’”父亲话中的破折号表示( )。
A.解释说明 B.意思转折
C.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D.声音的延长
参考答案
一、1.D2.B 3.D 4.D 5.A
二、6.示例: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终于要来了,我可以收到压岁钱了,
7.示例:空中的彩虹那么绚烂夜市的霓虹灯那么绮丽
8.示例:他目不转睛地盯着练习题,手上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着。汗水从他脸上滑落,他也浑然不觉,仿佛与周围的桌椅融为了一体。
9.示例:海边的老屋,她是多么勇敢。每当狂风吹来,她都挺直身子,用尽全力保护屋里的主人。她经过海浪的袭击,受过暴风雨的吹打,虽然现在烂得不成样了,但依旧坚强地挺立着。
10.示例:班主任今天怎么了 神情怎么会如此严肃 还让我去她办公室 难道我最近上课开小差了 ……没有啊!那是我的作业完成得不好 ……也没有啊!到底是什么事情啊 ……不想了,到办公室就清楚了……
三、11.C 12.D 13.D
四、14.C 15.D 16.D
五、18.C19.C20.B21.D 22.C 23.D 24.C
六、25.D26.C27.B28.B七、29.D 30.C八、31.B 32.A 33.D34.D 35.B 36.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