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综合测评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读书是一场有趣的旅行。从书中我们知晓了令人 rè xuè fèi téng( )的开国大典,领略了lǜ tǎn( )似的草原,学着制作了wēi fēng lǐn lǐn( )的竹节人。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笨拙(zhuó) 外宾(bīng)
B.稍微(shāo) 风靡(mǐ)
C.呻吟(yíng) 汹涌澎湃(bài)
D.卡住(kǎ) 势不可当(dǎng)
3.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悬涯 斩钉截铁 B.豪迈 全神贯注
C.噪热 排山倒海 D.检阅 别出心栽
4.“旰(gàn)”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意思最可能与下面哪个词语有关?( )(2分)
A.晚上 B.用光 C.干旱 D.干活
5.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B.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C.路转溪桥忽见(同“现”)
D.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里指陆军、海军、空军)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2分)
A.细雨迷蒙的江南水乡,真让人心驰神往。
B.你别老是用那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口气跟我说话。
C.老师对我们关爱有加,她的爱在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中暴露无遗。
D.每当谈到令他感兴趣的话题他就忘乎所以,开始高谈阔论。
7.下列各项中,病句修改正确且修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哪一项?( )(2分)
A.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普及
B.近两年来,他们在全省推广了袁教授坚持的科学种田。
C.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
的称号
D.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8.古人常借月表达心情,下列带月的名句中表达了作者孤寂心情的是哪一项?( )(2分)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9.根据以下提示,可以判断这本书是( )。(2分)
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 以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 书中的外祖母让主人公保持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A.《战争与和平》 B.《我的大学》
C.《童年》 D.《小英雄雨来》
10.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B.学习贵在自觉,要积极主动,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C.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
11.下面是小明对阅读目的和阅读方法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一样,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B.与阅读目的有关的内容要仔细读,必要时甚至要多读几遍。
C.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认真阅读。
D.读书时要先想阅读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12.下面语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2分)
童年是人心灵的故乡,儿童是社会的未来。2021年6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以更有力的“法律之手”为孩子撑起一片晴空;教育部等15个部门启动“光明行动”,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依法严惩侵害儿童权益的犯罪……从制度到行动,全社会正在形成合力,共同守护新时代的少年儿童。
A.儿童是社会的未来。
B.用“法律之手”保护儿童。
C.“光明行动”保护儿童青少年。
D.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少年儿童。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也提到了许多非遗: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到了非遗文化聚集地——西湖,这里的风景令人向往;孟浩然的古诗《过故人庄》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到了非遗名录中的重阳节,这一节日还被称为“登高节”;铁索桥铁链制作技艺、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陆续被列入非遗,《七律·长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便描述了相关战斗场面,体现出红军的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二、阅读与欣赏。(共36分)
(一)(9分)
【材料一】武夷山位于江西与福建西北部的两省交界处,北段东南麓总面积999.75平方千米,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武夷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避暑胜地。
【材料二】 武夷山的天游峰海拔约408米,相对高度215米。它是一条由北向南延伸的岩脊,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入峰底,形成高差百余米。天游峰独出群峰,云雾弥漫,山巅四周有诸名峰拱卫,三面有九曲溪环绕。从一览亭四望,群峰悬浮,九曲蜿蜒,武夷山全景尽收眼底,美不胜收。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材料三】 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当时此地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会狩猎,会种田,聪颖过人。他们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河道。后人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脉叫“武夷”。
14.小乐想要从地理角度研究武夷山,他需要重点阅读( )。(2分)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一、材料二 D.材料二、材料三
15.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武夷山位于江西西北部与福建的交界处。
B.天游峰海拔2158米,相对高度215米。
C.天游峰的峰上有一涧沿崖壁流入峰底,形成高差百余米。
D.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武和彭夷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
16.后人纪念彭武和彭夷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2分)
A.会狩猎 B.会种田
C.聪颖过人 D.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河道
17.读画“ ”的句子,徐霞客为何对天游峰有如此赞誉?请根据文本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绿蓝白——中国农业的希望(13分)
人们说起粮食问题,常常只是直接计算我们吃了多少粮食。其实,更多的粮食用在了畜牧业、养殖业、酿酒业和其他工业上。在有限的耕地上,既要种人吃的口粮,又要种给鸡、牛、马等的粮食,还有许多其他经济作物,实在是力不从心。怎么办呢?科学家提出了“绿蓝白”三色农业的构想。“绿色农业”是指在土地上耕种的农业,那么,“蓝色农业”和“白色农业”指的是什么呢?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向开发海洋资源进军。海洋中不仅有鱼、虾、蟹可供食用,其他许多海产品的食用价值也被人类重新认识……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蓝色农业”。
海洋生物产品富含各种营养物质,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味道鲜美,称得上是优质食品。我国有约一万八千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如果把我国近海二十二亿亩的浅海区域都利用起来,实现农牧场化,那么,解决中国未来更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多了一条途径。
地球上有三大类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单个的微生物要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甚至一二十万倍才能看得清楚。与传统农业不同,由微生物领衔的农业,是在高度洁净的工厂厂房里进行的。所以,科学家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白色农业。”
微生物是怎样在农业上发挥作用的呢?举个例子来说,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五亿吨,如果把其中五分之一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饲料,就可以获得相当于四百亿千克的饲料用粮。这样一来,人畜争粮的矛盾不是可以大大缓和了吗?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兴奋地把三色农业称为又一次“产业革命”。这次革命的结果,不仅可以解决粮食问题,而且将使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工业,使更多的农村成为城市,使城乡之间的差距大大缩小。这是多么美好的前景啊!
18.看了文章标题,我们不免产生疑惑:什么是“绿蓝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什么阅读方法比较合适?( )(2分)
A.前后对比 B.联系生活实际
C.抓住关键语句 D.联系学过的知识
19.科学家提出三色农业的构想,是因为什么?( )(2分)
A.人吃的口粮越来越多。
B.耕地有限,耕种作物力不从心。
C.用在工业上的粮食越来越多。
D.想让人们餐桌上的食物种类更丰富。
20.由微生物领衔的农业,属于( )。(2分)
A.黄色农业 B.绿色农业
C.蓝色农业 D.白色农业
21.下面对文中画“ ”的部分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2分)
A.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我国农作物每年的产量很大。
B.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我国农作物每年的产量很大。
C.用举例子的方法说明微生物在农业上发挥的作用。
D.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有了微生物后秸秆转化为饲料的速度增快。
22.“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五亿吨”中的“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为什么说“绿蓝白”是中国农业的希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九百九十九只草蚱蜢(14分)
①清晨,古城里游客稀少,魏晓东在石板路上慢慢地走着。这时,迎面走来一个小女孩,她怯生生地问:“叔叔,你需要导游吗?我可以免费当你的导游。”
②魏晓东笑着问:“你这个小导游知道得多不多呢?”
③“放心吧,叔叔,我在这里土生土长,比导游还专业呢!”小女孩对这里的历史很熟悉,讲起来头头是道,尤其是她以孩子的视角加入了许多天真的想象。
④转眼间,到了古城的最后一个景点小荷庄。魏晓东掏出五十块钱,递给小女孩,说:“谢谢你,剩下的路我想自己走。”
⑤谁知,小女孩摇了摇头,说:“叔叔,我不要钱!不过,你能让我继续为你介绍小荷庄吗?我之前费了那么多口舌,就是为了这一刻!”听了小女孩的话,魏晓东一愣,觉得自己可能落入了小女孩的圈套。但他来了兴趣,说:“行,你继续讲解吧。”
⑥“其实介绍小荷庄的导游不是我!”小女孩说完,朝边上的一个山坡大喊道:“弟弟,你可以出来了!”话音未落,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山坡后面跑了过来。他身上脏脏的,手里举着一只草
蚱蜢,羞涩地递给魏晓东。
⑦小女孩拍拍小男孩的肩,鼓励道:“弟弟,说吧。”“小荷……荷庄,以前……前是个…句简单的话,小男孩要费力地重复好几遍。他说话的时候,小女孩一直紧张地望着魏晓东,目光中充满哀求,魏晓东于心不忍,只好耐心地听着。
⑧大约半小时后,小男孩终于讲解完了。小女孩立刻鼓掌道:“弟弟,你真是太棒了!”魏晓东也笑着鼓起了掌。
⑨小女孩感激地对魏晓东说:“叔叔,谢谢你!我弟弟生下来就和别人不大一样,但我希望他能同常人一样流利地说话,所以,每到周末我都带他来这里免费当导游!每来一个游客,弟弟都会送一只他亲手编的草蚱蜢!我告诉他,等送完九百九十九只草蚱蜢,他就能和我一样流利地说话了。”
⑩望着两个孩子快乐的身影,魏晓东不禁自惭形秽。一周前,魏晓东的父母出去旅游,不料途中飞机失事。得知父母遇难的消息后,魏晓东觉得天都塌了。于是,他决定来到父母生前最喜欢的地方,完成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旅行。
此刻,听小女孩讲完弟弟的故事,魏晓东的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另外,他有了新计划:回去后上网发几个帖子,发动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听小男孩的讲解。
24.小女孩当导游的原因是什么?( )(2分)
A.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胆量。 B.为了帮弟弟当导游。
C.让弟弟练习流利说话。 D.为了让游客更加了解本地景点。
25.第⑥段画“ ”的句子在塑造人物时没有用到的描写方法是( )。(2分)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6.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完成下图。(3分)
同一篇文章,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想了解小男孩,应重点阅读第_____段~第____段;想了解魏晓东之前的遭遇,应重点阅读第_______段。(1分)
28.读画“ ”的句子,思考魏晓东当时会想些什么,请写出他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了文章,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30.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迷”:热爱读书的“小书迷”,爱观察虫子的“昆虫迷”,整天追剧的“影视迷”...…请选择生活中的一种“迷”,写一写他的表现,聊一聊你的看法。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题目自拟。
100
200
300
400
500
参考答案
一、1.热血沸腾 绿毯 威风凛凛
2.B 3.B 4.A 5.D 6.C 7.A8.B 9.C10.D11.C12.D
13.示例: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金沙 不畏 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二、(一)
14.C 15.C 16.D
17.天游峰削崖耸起,壁立万仞,三面有九曲溪环绕。从一览亭向四周望去,可以看到群峰悬浮,九曲蜿蜒,景色美不胜收。因此徐霞客称“此峰固应第一也”。
(二)
18.C19.B 20.D 21.C
22.不能去掉。“约”是大概的意思,说明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的产量不是精确的,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去掉后就成了具体数字,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3.因为“绿蓝白”三色农业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使农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工业促使更多的农村成为城市,缩小城乡差距。
24.C 25.D
26.小女孩主动免费当导游小男孩介绍小荷庄 魏晓东重燃希望,有了新计划
27.⑥ ⑨ ⑩
28.示例:姐弟俩面对不幸的遭遇仍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我要振作起来,好好生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对了,我要想办法让更多的人来这里听小男孩讲解。
29.我认为这是一个关爱弟弟、勇于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心态乐观的小女孩。从小女孩鼓励弟弟讲解、请游人听弟弟讲解可看出她关爱弟弟;从小女孩每周末带弟弟当“导游”让弟弟练习说话可以看出她勇于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从小女孩向魏晓东讲弟弟的事、姐弟俩快乐的身影等可以看出她心态乐观。
三、30.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