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明性文本专项训练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 华 鲟
①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中华鲟分布纬度最低,体形最大,生长最快。
②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珍稀现生鱼类之一,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称为活化石。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中华鲟被称为王鲔鱼。
③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中大熊猫”之称。野生的中华鲟现今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其他江河中几乎绝迹。它因具有许多原始性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④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具有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例如,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洄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千米溯流搏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它们世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执着回归、寻根的习性,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1.下列关于中华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中华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B.中华鲟是溯河洄游性鱼类。
C.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D.中华鲟世代生活在江河上游。
2.阅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中华鲟不见得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鱼。
B.中华鲟是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鱼。
C.中华鲟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D.中华鲟从长江口外浅海域到金沙江一带要游3000多千米。
3.短文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
A.打比方、列数字 B.作比较、举例子
C.举例子、列数字 D.作比较、打比方
4.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两处“之一”能删掉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这不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⑤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⑥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某些国家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希望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5.如果想要知道运动常数对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有什么作用,那么应该选择哪几段进行重点阅读?( )
A.第①②段 B.第③④段
C.第④⑤段 D.第⑤⑥段
6.下面说法与文章不符的是哪一项?( )
A.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
B.飞行动物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这个常数的值在50~70之间。
C.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个神奇的常数可能也适用于外星生物。
D.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7.下面哪一个题目更适合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
A.科学家的发现 B.有翼的飞行器
C.出乎意料的答案 D.神秘的运动常数
8.文章第③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④段画“ ”的句子中的“几乎”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国青绿山水画的绝响——《千里江山图》
①《千里江山图》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唯一的传世之作,王希孟创作此画时年仅18岁。《千里江山图》为绢本画卷,青绿设色,全画长约1191厘米,宽约51厘米,与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赵伯骕的《万松金阙图》齐名。《千里江山图》是宋代流传至今最长的山水画卷,也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②《千里江山图》继承和发展了唐代青绿山水画技法,工笔细腻、意境悠远,力求在青绿色中寻求变幻,谋求古意与创新兼备,实景与想象并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画貌。画作秉持宋徽宗推崇的“丰亨豫大”审美观,将“借画喻世”的功效在山水画中展露无遗,代表了宋代青绿工笔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③《千里江山图》整幅画卷展现出一幅完整的壮阔美景,山水间点缀有屋舍村落、桥梁渡口、寺观塔刹、楼阁亭榭等,绘有行旅、幽居、捕鱼、观瀑、游玩等各式人物场景。画作在布局上采用三段式构图法,在章法中穿插有三个主要段落,每段又有起承转合的变化,自然衔接之处蕴含“起伏、缓急、高下、虚实、明暗”等各种形式,极富节奏感,形态错落有致。
④王希孟用七大组群山构图,每组都将主峰和诸多辅峰组合起来,宛若一座座仙岛矗立于江畔。七组群山泾渭分明,恰似高潮迭起、亢奋优雅的协奏曲,节奏感十分鲜明。正如北宋宫廷山水画家郭熙所言:“主峰已定,方作以次近者、远者、小者、大者,以其一境主之于此,故曰主峰,如君臣上下也。”
⑤青绿色是《千里江山图》的主色调,采用大青绿手法,相较于小青绿而言用色凝重,所用颜料主要取自矿物质石青和石绿。此种染料,色阶丰富,经久不褪,色泽鲜丽而不浮艳,呈现一片郁郁葱葱、苍翠欲滴之感。王希孟以淡色渲染晴空和水面,在山涧和巉岩处露出绢本底色,显现出宿雨之后的曙色,欣愉之感油然而生。
⑥全卷设定在初夏雨霁之晨,画中瀑布高悬,溪山泉涌,鱼肚白晨,满山吐翠,显露出被暴雨洗礼过后的万千景象……展现出《千里江山图》所描绘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境界。
10.下列关于《千里江山图》的说法,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
A.它是北宋宫廷画家王希孟年仅18岁时创作的唯一的传世之作。
B.它是存世青绿山水画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C.它秉持“丰亨豫大”的审美观,代表了古代青绿工笔山水画的最高水平。
D.画作在章法中穿插有三个主要段落,每段又有起承转合的变化。
11.第④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好处是什么?( )
A.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B.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C.具体直观,令人信服。 D.突出强调,增强效果。
12.阅读文章第②~⑤段,概括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千里江山图》的艺术成就,完成下图。
13.第⑤段画“ ”的句子中的“主要”一词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⑥段中说“全卷设定在初夏雨霁之晨”,请你联系第③段,选择一处画面展开想象,并写下来。
初夏的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书籍面临着危机
①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只能保存25年。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
②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先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纤浆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③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干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延长到500至600年。
④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这在经济上远比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读者需要时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被找到。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书籍面临的危机?( )
A.严重老化。 B.书籍数量多。
C.保存时间短。 D.脆到不能翻阅。
16.第①段加点词“恶果”指什么?( )
A.书籍保存数量多。 B.书籍面临的危机。
C.造纸过程中添加了化学物质。 D.书籍保存时间长。
17.下列对文中第②段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A.造纸时添加的酸性剂,残留在纸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
B.造纸除了木质原料外,还必须添加些酸性剂,否则,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
C.造纸时添加的酸性剂会破坏书籍,虽然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经济上并不可取。
D.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须添加酸性剂,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纤浆漂白、浓缩。
18.第③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
A.举例子、列数字 B.列数字、打比方
C.举例子、作比较 D.打比方、作比较
19.短文介绍了哪两种保护书籍内容的新技术?这两种新技术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①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形成了。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并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②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该河床宽达上百千米,远胜过今天地球上的亚马孙河。2004年3月以后,人类通过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最初,这兄弟俩都没有水,没有生命,不但荒凉寂寞,还经常遭到彗星和陨石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太阳系内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④陨石的水分比较少,而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含有丰富的水。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⑤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在兄弟俩诞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经潜藏在一些矿物中了。当火山爆发时,这些矿物便分离出水,随着熔岩释放出来。其中大部分以蒸汽状态飘散在空中,一部分随后变成雨水落下来,形成了湖泊和海洋。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数以百计的干涸的河床和峡谷,河床上布满了洪水冲刷的痕迹。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当年火星上洪水的咆哮。
⑥火星的环境与地球相似。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上的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⑦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⑧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只要有适当的温度,就可能孕育出生命来。如果火星的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 是怎样生存的 这仍然是一个谜。
20.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
A.火星和地球长得很像。
B.火星上水来源的推测。
C.火星上没有水的原因。
D.火星和地球的异同。
21.人类进一步证实火星上曾经有水的推断依据是什么?( )
A.地球和火星的环境相似。
B.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
C.对火星岩石的钻孔分析。
D.水的成分就储藏在矿物中。
22.第②段中画“ ”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A.总领全文 B.引出下文
C.总结上文 D.照应开头
23.人们推测出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下列对这种来源中水产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水的成分潜藏于矿物中→变成雨→火山爆发分离出以蒸汽状态存在的水
B.水的成分潜藏于矿物中→火山爆发分离出以蒸汽状态存在的水→变成水蒸气
C.水的成分潜藏于矿物中→火山爆发分离出以蒸汽状态存在的水→变成雨
D.水的成分潜藏于矿物中→雨变成水蒸气→火山爆发分离出以蒸汽状态存在的水
24.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导致了这个结果”中“致命缺陷”指什么?( )
A.火星比地球小,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
B.火星表面的水蒸发得相当快。
C.火星表面的液态水很少。
D.火星的气体出现集体大逃亡。
25.火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兄弟”,是因为它们有很多相同之处。那么火星和地球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请你用“一是……二是……三是……”的句式写出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个标题拟得很好,请你分析一下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2.B 3.C
4.不能删掉。“之一”的意思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数量或事物中的一个”。中华鲟是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珍稀现生鱼类中的一种,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中的一种,表明还有其他种类的鱼存在。如果删掉就变成中华鲟是的珍稀现生鱼类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与事实不符。“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二、5.D 6.B 7.D
8.举例子、列数字。通过举蜂鸟飞行的例子和列举蜂鸟翅膀展开长度、飞翔时的振幅、飞行速度等具体数据,使计算结果令人信服,具体翔实地验证了运动常数在0.2~0.4 之间。
9.不能删去。“几乎”是绝大部分的意思,原句的意思是绝大部分的飞行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去掉“几乎”后就变成了所有的飞行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三、10.C 11.A
12.构图 色调
13.不可以删去。“主要”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所用颜料大多都取自矿物质石青和石绿”,去掉后句子意思就成了“所用颜料全部取自矿物质石青和石绿”,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严谨性。
14.示例:刚刚下完雨,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泥土的气息,山林显得格外翠绿清新,一座座屋舍看起来也格外干净,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四、15.B 16.B17.C18.A
19.化学技术和电子存储技术。将书籍用化学技术处理后,可使书籍的保存寿命大大延长;电子存储技术可将很多页的文字内容存储到一个数字激光存储器中,读者可根据需要在计算机上灵活查阅。
五、20.B21.C22.B23.C 24.A25.火星和地球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一是同样有南极、北极;二是同样有高山、峡谷;三是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四是同样四季分明,
26.①直接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火星”,让读者容易理解。②题目有趣,生动形象地写出火星和地球相似的特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以读者更为熟悉的地球人手来引出读者比较陌生的火星,让读者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知,缩短文章与读者的距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