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5 19:4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澧一中2025年上学期高二历史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范围:选必1、选必2第1-2单元;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3×16=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 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是新石器文化遗存,在已发现的植物遗存中,炭化稻米773个,占42.3%;葫芦种子507颗,占27.7%;桃核275个,占15%;山楂果核65个,占3.6%;芡实24枚,占1.4%。在可鉴定的动物遗存中,哺乳动物占45%;两栖和爬行动物占24%;鱼类标本、鸟类标本和虾蟹标本次之。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 )
A. 南稻北麦的农业格局已形成 B. 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C. 粮食贮备技术得到有效改善 D. 社会的物质生活较为丰富
2. 下表为春秋时期《管子》书中农学思想的摘录。据此可知,当时农业生产( )
一农之事, 必有一耙、一挑、一镰、一椎、一鎒、一铚, 然后成为农。 《轻重乙》篇
深耕、均种(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疾耰(平整土地)。 《小匡》篇
善为国者, 必先除其五害(指水、旱、风雾雹霜、厉、虫)。 《度地》篇
A. 注重多种经营 B. 力求精耕细作
C. 提倡天人合一 D. 重视人的作用
3. 从传世文献和近百年出土的秦汉简牍来看,秦汉时期“文书行政”空前发达。官文书在制作、收发、办理、保管等各个环节都有严密的制度,其种类和数量都甚为可观,涵盖了诏令、奏章、报告等多种形式。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
A. 官僚体制十分完备 B. 国家治理较为规范
C.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 行政决策失误减少
4. 如表所示为北宋颁行的慈善救济办法(部分)。由此可见,北宋( )
时间 办法
熙宁十年(1077年) 朝廷颁布“惠养乞丐法”,收容无业流浪人员
元丰四年(1081年) 朝廷颁布“漏泽园之法”,安葬贫困无依或无主死者
元符元年(1098年) 朝廷颁行“居养法”,收容城乡鳏寡孤独疾病残疾人员
A. 政府重视扶助弱势群体 B. 慈善救济均由政府掌控
C. 社会慈善救济体系完善 D. 民间慈善活动较规范
5. 下图是中国古代相关王朝法律改革的信息。该图整体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
A. 大一统局面的有效维护 B. 法律的发展渐趋儒家化
C. 中华法系的传承与发展 D. 法律程序注重公平公正
6. 1933年“国定税则”实行后,日本输入我国的“粗细市布、标布、斜纹布的税率,增加实属有限,平均都只合从价百分之十”,“日煤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价格较日本本国还要低落四五元(每吨),现在新增关税仅两元”。而1934年税则规定棉布类减税10%~50%不等,棉花则加税43%,机器、金属制品等类增高了税率。这些现象的出现( )
A. 佐证了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问题突出
B. 折射出民族工业发展环境改善的有限
C. 表明中国主权丧失及民族危机加剧
D. 说明中国主动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7. 1987年,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对干部实行科学的分类,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93~2005年,形成了包含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奖惩等较为完善的公务员制度框架,强调法制化、规范化,注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这一发展历程( )
A. 体现了党执政能力获得了显著提升 B. 深入贯彻了新时期党管干部的原则
C. 表明干部录用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 D. 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8. 2024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时指出:“中俄要继续密切在联合国、金砖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的沟通和协作,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表明当代中国( )
A. 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 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贡献中国方案
D. 积极发挥了外交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9. 2004年以来,每年新粮上市后,农民随行就市出售粮食,而当主产区市场价格下跌较多、低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则指定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入市收购,引导市场粮价合理回升。这表明我国( )
A. 提升储粮技术增加粮食储备 B. 加强立法保障食品安全
C. 努力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D. 积极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10. 查士丁尼即东罗马皇帝位(公元525年)后,成立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领导的罗马法编纂委员会。在随后的三年时间中,该委员会几乎搜罗了罗马史上所有的法律条文,经过系统的筛选整理之后,将其汇编为《民法大全》。由此可见,该法典( )
A. 集中体现君主意志 B. 体系完备且具有百科全书性质
C. 是罗马法的集大成 D. 体现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诉求
11. 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王国内不可征收任何兵役免除税或捐助,除非得到本王国一致的同意”;“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国王不得将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这表明英国《大宪章》( )
A. 成为摧毁封建制度的法律武器 B. 注重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C. 具有限制王权的法治精神特征 D. 有效推动议会君主制的发展
12. 中世纪,罗马教廷的官方用语拉丁语是全社会的唯一通用语言,各国自己的语言被视为粗俗的方言。1362年,英国王室颁布法令,规定英语为法庭用语;1539年,法国国王规定所有的法令和公告都必须使用法语。这一转变( )
A. 得益于资本主义的扩展 B. 扩大了欧洲文化的影响
C. 体现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D. 有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13. 1803年,英国约克郡西区织出的呢绒只有1/16是产自资本家经营的大工厂,其余的约有43万匹则是由老板兼工匠在作坊里织出的。根据1831年英国议会的调查,该年英国工厂工人为404,317人,手工工人为1159,867人。这体现出该时期英国()
A. 急需大力推进蒸汽机普及 B. 工业经济组织呈现出多样性
C. 手工生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D. 工厂制难以适应经济的需求
14. 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之后欧美各国开始纷纷效仿,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停止银行券兑现并禁止输出黄金,这一变化导致( )
A. 多个货币集团纷纷出现 B. 英国丧失经济霸主地位
C. 国际货币体系的不稳定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5. 美国高级文官大多是专业技能较高的精英,主要被安置在行政部门的高层政治和管理职位上。他们在联邦政府中主要被总统、内阁成员所依赖,根据其专长处理复杂行政事务,并在颁布的行政规章、条例和阐释政策方面极大凸显知识精英的身份。据此判断,美国高级文官制度( )
A. 阻碍了平民进入政府任职 B. 提升了美国政府的行政效率
C. 促进了政治与管理的结合 D. 在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博弈中发展
16. 二战后,苏联实行了全民社会保险制度,民众受保条件宽松。198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苏联全民的社会保障经费共660亿卢布,其中93%是由政府负担的,另外7%则是由集体农庄承担的。这种社会保障制度( )
A. 提高了工矿企业生产力
B. 使苏联在世界率先成为福利国家
C.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D. 说明苏联实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家训家范节选
作者 书名及内容
贾昌朝 (997-1065) 《戒子孙》:“又见好奢侈者……一旦以贪污获罪,取终身之耻。其可救哉?”“众中语涉朝政得失,人事短长,慎勿容易开口”
范质 (911-964) 《戒从子诗》:“戒尔学立身,莫若先孝弟,怡怡奉亲长,不敢生骄易,战战复兢兢,造次必于是”
梁焘 (1034-1097) 《家庭谈训》:“士人修性,唯忍以自胜,使不失中和为贵。”“喜怒之言,勿出诸口,造次颠沛勿忘于恕”
欧阳修 (1007-1072) 《与侄书》:“欧阳氏自江南归明,累世蒙朝廷官禄,……当思报效,偶此多事,如有差使,尽心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
——摘编自宋建晓《宋代家教中的官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家训家范的主要内容。
(2)结合以上家训内容,请从“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思想文化”任选一个角度,对北宋家训家范的繁盛进行原因及影响分析。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宋代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迅猛,长途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客观上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明朝建国初是以铜钱为法定货币,洪武八年,明太祖命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在发行时就以法律禁止民间不得以金银、实物交易,违者治罪。但由于明代宝钞的发行并无准备金,宝钞在发行之初便出现通货膨胀现象,导致了百姓对宝钞的极不信任并弃而不用,迫使明政府接纳和认可了这一趋势。万历年间实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最终在制度上确立了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明代银本位制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于货币供给的不稳定,无法根本解决白银的供求矛盾,是历史的机遇促成了白银货币化切实可行。
——摘编自陈昆《宝钞崩坏、白银需求与海外白银流入》等
材料二 1932年,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发行苏维埃国币。苏维埃政府明确提出“苏维埃公民及一切居民,都要用苏维埃国币”的口号。国币代表苏维埃政府的信用,是以银元为本位的可兑换货币,每发100元的国币,需要30元银元的本位币支撑。为实现财政平衡,苏维埃国家银行代理中央政府发行并推销了三次公债。一期和二期发行的公债均为革命战争短期公债。第三期公债为经济建设公债,为300万元,“100万供给红军作战费,200万借给合作社、粮食调剂、对外贸易作本钱”。国家银行投资创建合作社和商业体系,并向粮食调剂局和对外贸易局放贷。农民可向信用合作社借贷,以低利息购买耕牛、肥料、种子等,以抵制高利贷的盘削。
——摘编自李婧、姜雪晴《从“工”字银元到边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维埃红色金融发展的历史意义。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面对高速城镇化导致乡村发展滞后及衍生的社会问题,西方开始主动通过政策干预促进乡村经济,以实现乡村振兴。20世纪50年代,由于二战以后的粮食严重短缺问题,农业发展被西方社会置于核心位置。欧美各国政府对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直接或间接财政补贴,同时也致力于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世纪80年代,从西欧到美国,各国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干预减少。同时,随着逆城市化兴起,乡村景观、乡村空间的娱乐休闲价值开始显现。市场和村民等行动者在乡村治理中开始发挥更大作用。
——摘编自张京祥《解析中西方乡村振兴的“同”与“不同”》
材料二 西方国家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并没有逆转乡村人口外流的趋势,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在西方,大型农场排挤小农场和农业高度依赖补贴的现象普遍存在。促进小农户的发展政策也没能阻止乡村的空心化和老龄化。乡村虽然获得了经济发展,但很多也失去了粮食安全。西方的乡村振兴,实际上是福利社会对社会贫富差距、生产过剩性危机等问题的综合回应。
——摘编自王晓毅、阿妮尔《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制度优势与行动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欧美国家振兴乡村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影响西方乡村振兴的因素。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政治制度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政治制度的形式包括一套正式的政治机构体系,而政治制度的内容则是机构的权力配置及权力运行机制。根据制度变革中的制度内容与制度形式的关系状态,我们可以把历史上的制度变革模式分为不同的范式,其中一种模式是传统的制度形式得以保留,但制度内容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模式可以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模式;另一种模式是原有的制度形式和制度内容被新的制度形式和制度内容所取代,可称为“新瓶装新酒”。
——摘编自叶剑锋《制度形式与内容的“变”与“不变”》
结合中国近代史或世界近代史中政治制度发展的两例相关史实,对材料所提的任一模式进行阐释,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7.(1)内容包括节俭倡廉,反对奢侈贪污;强调孝悌,倡导怡怡侍奉亲长,不生骄纵轻慢之心;主张谨言慎行,避免随意议论朝政得失与他人短长;提倡修身养性,以忍自胜,保持中和,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倡导忠于职守、勇于担当,秉持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甚至临难死节。
  (2)### 政治制度角度
  原因:北宋皇权不断加强,推行重文轻武政策,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门阀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演变,士大夫在社会中的地位较高,重视家族教育以维系家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影响:家训中修身养性与勇于担当思想的传承,有利于维护家族内部和谐稳定,提升家族竞争力,促进家族繁盛;同时,这些思想渗透到社会层面,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安定,巩固北宋王朝统治。
  经济生活角度
  原因:北宋社会经济繁荣,商业与对外贸易活跃,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奢侈浪费的现象,部分家族为避免因奢侈导致家族衰败,注重以家训倡导节俭。
  影响:倡导节俭和以和为贵的家风,有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推动社会文明有序发展。
  思想文化角度
  原因:北宋儒学盛行,理学逐步发展,重文轻武政策推动教育普及,书院兴盛,读书之风盛行,士大夫重视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家族成员行为,形成丰富的家训家范。
  影响:节俭倡廉、孝悌等理念的倡导与传承,有助于淳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提升社会整体文化素养;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8.(1)背景:商品经济迅猛发展,长途贸易兴起,对易于携带、价值量大的货币需求增加;明朝初期发行的大明宝钞无准备金支撑,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百姓不信任并弃用宝钞;对外贸易繁荣,大量海外白银流入中国,为白银货币化提供物质基础;万历年间实行 “一条鞭法”,推行 “计亩征银”,从制度上确立了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任答 3 点即可)
  (2)意义:有利于实现苏区财政平衡,为苏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推动苏区对外贸易发展,促进合作社、商业体系建设;低利息借贷帮助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抵制高利贷剥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障苏区经济稳定发展,支持苏区建设与红军作战;有助于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的封锁和围剿,巩固苏维埃政权。(任答 3 点即可)
  19.(1)变化:20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欧美国家乡村振兴的重点从重视农业生产转向重视乡村的娱乐休闲价值;政府角色从加强财政补贴与干预转向减少干预,更加注重市场和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原因:20 世纪 50 年代,二战后粮食严重短缺的教训促使各国重视农业;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 世纪 80 年代,逆城市化兴起,乡村的休闲价值凸显;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各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强调市场作用。
  (2)因素:国家政策(如财政补贴、干预力度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福利国家制度);城市化与逆城市化进程;市场与村民的参与作用;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生产过剩、贫富差距)。
  20.答案示例一:
  论题: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属于 “旧瓶装新酒” 模式
  “旧瓶装新酒” 模式指传统制度形式保留,但制度内容发生巨大变化。1688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并未彻底废除旧有制度形式,君主制和议会制得以保留,国王仍拥有形式上任命首相及各部大臣的权力,这便是 “旧瓶”。但从制度内容来看,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律文件,逐步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等被剥夺,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君主逐渐 “统而不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取代了传统封建君主专制的内核,这便是 “新酒”。英国以 “旧瓶装新酒” 的方式,在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上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示例二:
  论题: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属于 “新瓶装新酒” 模式
  “新瓶装新酒” 模式指原有制度形式与内容被新的制度形式和内容取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全新的共和政体,打破了传统封建政治制度的形式,这便是 “新瓶”。在制度内容上,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体制,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权力,构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彻底摒弃了封建专制的权力结构,这便是 “新酒”。“新瓶装新酒” 的模式使中国政治制度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的根本性转变,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