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章第四节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地震波的类型、传播特点、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主要特点;
3.理解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组成、主要特点及各圈层的相互关系;
4.结合实际,会分析地球圈层结构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
天问一号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了4亿多公里的距离后,成功着陆于火星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地球半径6371KM,我们如何感知地球内部的结构呢?
1970年,开钻
1991年,钻至12869米
科拉超深钻孔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的"对地壳的最深渗透"
我国“蓝鲸2号”
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
通过声波,敲瓜判瓜
那如何探究看不到的地球内部呢?
地震波
地震波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已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1.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结合视频和教材21页第一段文字,填写下列表格
类型 传播速度 所通过物体的性质 地物表现
纵波(P)
横波(S)
上下颠簸
左右晃动
较快
较慢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
1.地震波
结合视频和教材21页第一段文字,填写下列表格
先上下震动,
后左右摇晃。
有上下震动,
无左右摇晃。
有上下震动,
无左右摇晃。
思考1:当地震发生时,
陆地上的人、水中的鱼、天空中的鸟感觉相同吗?为什么?
思考2:哪一种波的破坏性大?黄金逃生时间指?
横波;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
1.25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探究:
地震波传播速度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几次明显的变化?
根据这些变化,我们应该将地球划分为几个圈层?请画一画。
2.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
地核
地幔
横波
纵波
0
3
6
9
12
15
速度/km S-1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深度/km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6371
地面
地心
33
2900
地壳
1.莫霍界面以下,横波和纵波有什么特点?
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2.在古登堡面处,横波和纵波有什么特点?
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在古登堡面以下,横波消失推测地核的成分?
液态
读图思考:
地壳:固态
地幔:固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知识小结
名称 地下深度 波速变化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3km
2900km
横、纵波明显增加
纵波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
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莫霍面之上;
平均厚度17Km;
厚薄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较薄
自主学习1:地壳的位置,厚度和组成有哪些特点?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莫霍界面
地 幔
地壳
上层: 硅铝层
下层:硅镁层
高大山脉 60-70KM
大陆平均39—41KM
海洋平均5—10KM
均厚17KM
6370
5150
2900
900
400
80
0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下地幔
地幔
外核
内核
地核
地壳
深度 /km
思考:
1.请描述软流层的位置。
上地幔顶部、岩石圈之下
2.岩石圈和地壳的范围是否一致?请描述岩石圈的范围。
不一致。
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软流层以上)
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
古登堡面以下;
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厚度约3400多Km;
可分为内核、外核;
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内核因高温、高压呈固态(金属球)。
自主学习2:地幔和地核的位置、组成和典型特点有哪些?
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可分为上、下地幔;占地球总体积的80%;
上地幔上部软流层是岩浆主要发源地。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33
深度/km
2900
6371
地壳
地幔
地核
内核
外核
下地幔
上地幔
软流层
岩石圈
平均厚度17km
高温、高压、高密度
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
注意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分
地壳+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1.地球外部具有哪几个圈层?
2.除了岩石圈,其他几个圈层的特征是怎样的?
3.外部圈层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水圈
大气圈
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包括大气圈下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
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生物圈
岩石圈
地壳加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考考你
A
B
C
D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示意
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是?
随堂演练
回到目录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1~3题。
1.据图分析,a圈层厚度的空间变化特点是( )
①陆地大于海洋 ②平原地区大于高山高原地区
③大致与地表海拔呈正相关关系 ④大致与地表海拔呈负相关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b圈层的特点是( )
A. 连续而规则 B. 连续而不规则
C. 规则而不连续 D. 不规则而连续
3.c圈层的主要成分是( )
A. 氢气、氧气 B. 氮气、二氧化碳
C. 氧气、氮气 D. 氧气、二氧化碳
C
B
C
自然景观涉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
1.找出照片中主要事物,如山、云、山顶积雪、湖泊、草、树木等
2.将找出的事物按照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进行分类
3.思考各事物之间的联系
山体
云层
树木
积雪
湖泊
草本
认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及其相互联系
综合提升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 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 D,E合为岩石圈
D. E,F合为岩石圈
C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外部圈层
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
分层
岩石圈: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交接过渡的一个圈层
生物圈
大气圈
水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
横波
地震波
记忆:一波二面三层四圈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