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2运动的描述
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运动
1.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万马奔腾图》
《星空》
3.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现运动。
我国著名的古筝曲 《高山流水》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
哪些汽车是静止的?哪些汽车是运动的?
珠穆朗玛峰由于地壳
运动高度在变化。
日本茨城县鹿岛町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由于板块运动缩短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
分子、原子的运动
电磁运动
生命运动
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的现象。
机械运动的普遍性
分子、原子、电磁运动及生命运动都不是机械运动。
陆地上的运动。
蜗牛在爬行
机械运动的实例
海洋中的运动。
游动的鱼群
空中的运动。
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进入距月面15公里的落月准备轨道时的情景。
为什么对物体的判断上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
标准不同
这幅图中的观光电梯里的人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呢?
2.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距离或方向)上是否变化。
3.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但不选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1.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小飞机是如何运动的?
如果以大飞机为参照物,小飞机是如何运动的?
如果以小飞机为参照物,大飞机是如何运动的?
1.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必须指明参照物
2.选择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有可能不同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要视研究对象合理选择参照物
4.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参照物
甲:运动状态
丙、丁
运动
乙
静止
参照物选取的不同,研究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也不一样。
电梯上升过程中
甲
乙
丙
丁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判读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研究对象
参照物
相对位置没有变化
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静止
运动
一辆小汽车在公路上快速驶过,路旁行人在步行。
参照物
乘客的运动状态
地面
运动
司机
静止
判断汽车上乘客的运动状态
前方的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后方的战机加油。
参照物
战机的运动状态
地面
运动
加油机
静止
判断战机的运动状态
同步卫星:
同步卫星与地球的自转保持同步
以地面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__,
以太阳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__。
题型一:已知参照物判断运动情况
静止
运动
判断下列情况中的参照物
(1)汽车在公路上飞快的行驶。
(2)坐在下降电梯上的人说:地面升起来了
(3)坐在下降电梯上的人说:旁边的人没动
(4)坐在下降电梯上的人说:我们在下降
研究对象—————运动情况——————参照物
汽车
地面
没动
升起来了
电梯
旁边的人
说话的人
我们
下降
地面
飞快的行驶
公路上的树或公路
题型二:已知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
题型三 运用运动的相对性解释现象
例:甲乙丙三汽车均向东运动,甲最快,乙最慢。
(1)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丙三辆汽车均向________运动。
(2)以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运动,乙向_________运动。
变式1:甲乙两辆汽车均向东运动,但是甲感觉乙在向西运动,则甲的速度_______乙的速度
变式2:甲同学向东运动,乙的情况未知。甲感觉乙同学在向西运动,则乙同学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
东
东
西
大于
静止、向西运动、向东运动(V乙﹤V甲)
课堂小结
1.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地球 B.月球 C.太阳 D.天宫一号
D
巩固训练
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行船 B. 远树 C. 河岸 D. 山峰
A
3.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
巩固训练
马(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