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无答案+素材) (1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07 14:38:1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习题
选择题
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 )
A.12.95亿 B.11.95亿
C.10.95亿 D.13.71亿
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
A.豫、鲁、川 B.京、津、沪
C.青、藏、宁 D.苏、皖、湘
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甘肃 D.青海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
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
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
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我国各省中,四川、河南、山东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省
B.从我国人口增长图看,人口增长大体上是直线上升的
C.尽管我国人口多,但土地面积大,所以人日密度并不高
D.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约增长1200万人
7.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
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
8.下列有关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C.我国城乡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D.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
9.下列四组国家中,人口全部超过1亿的是( )
A.日本、印度、朝鲜 B.中国、美国、孟加拉国
C.巴西、阿根廷、墨西哥 D.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埃及
10.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山东 B.青海
C.云南 D.福建
1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旧中国人口出生率低,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B.由于旧中国人口死亡率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
C.由于新中国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长期较高,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D.由于新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B.我国东部地区面积不及全国的一半,而人口占全国的94%
C.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少而西部地区人口密集
D.江苏、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平方千米以上
13.有关我国人口的正确叙述是( )
A.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
B.我国人口素质已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C.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D.我国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全民化
答案:
1.D 2.C 3.A 4.B 5.B 6.C 7.D 8.BD 9.B 10.A 11.BC 12.BD 13.AC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习题
综合题
(一)有人说,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许多社会问题、经济发展问题等都是人口太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应该大力减少我国的人口,越少越好,你认为这种说法全面吗?谈谈你的认识。
(二)读、填图题
1.表中列出了我国5个省(区)的面积、人口总数,请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5省(区)的人口密度(取整数),并填入表中:
省(区)
人口(万人)
面积(万千米2)
人口密度(人/千米2)
山西
2800
15
陕西
3220
19
宁夏
450
6.6
甘肃
2200
39
青海
420
72
(2)下图是5省(区)的轮廓示意图,将它填绘成人口密度示意图。要求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设计不同的图例(至少四种)来表示。
2.下表是我国三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人口密度
人均耕地(公顷/人)
人均草地(公顷/人)
人均林地(公顷/人)
甲地
202
0.093
0.013
0.020
乙地
19
0.073
0.073
0.120
丙地
6
0.020
15
2.4
(1)根据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你认为哪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密度较为适当?说出你
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这三个地区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你认为人口迁移的方向应该是由_______地区移向________地区。
答案:
综合题
(一)要点:
这种说法是不太全面的。人口太多,生产出来的财富,大部分会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自然环境和资源也会因负担太重而遭到破坏,经济势必难以发展,但如果人口太少,就会缺少生产者,资源不能被充分开发利用,经济同样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不能说人口是越少越好,实际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的数量的多少,应该和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必须和自然环境所提供的资源相适应,达到既不是“太多”,也不是“太少”。
(二)
1.(1)(2)图略
2.(1)乙地区 乙地区人口密度较合理,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利用程度较好,人均占有一定的耕地、草地和林地;甲地区人口密度稠密,人均草地、林地较少;而丙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
(2)甲 丙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具准备
中国人口的分布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板书)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讲授新课
(一)人口基数大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41页第二段文字。
(板书)13.71亿(2010年),占世界20%,最多(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
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本别是多少?(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增长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活动)根据表C“中国人口数据表”,绘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但到1950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即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高峰,到2010年我国人口达13.40亿。
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活动过程:
①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
③正反方各选出4人小组代表,并确定主辩手、副辩手、三辩手和四辩手。
④双方展开辩论。
⑤教师综合评价辩论双方的观点及论据。
⑥辩证统一。
辩论结论: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我国人口众多,给国家带来了哪些压力?
(回答)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育着约占世界20%的人口。我国的许多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总量在世界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但是人均拥有量或者人均产值却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承转)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二、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讲述: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提问)计划生育带来了哪些成绩?
(回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千分之25.8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千分之5,全国少生了约4亿人。
(提问)解决人口问题是不是只控制人口数量就够了?
(回答)不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水平总体上比较低,人口素质比较差。目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过多的沉重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这一关键主要在提高人口素质。
(提问)人口素质包括哪些方面?又有什么作用?
(回答)人口素质又称人口数量,它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控制人口数量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而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
三、人口的分布
(提问)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回答)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提问)东西部人口密度呈现差异的原因?
(回答)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后作业:
掌握我国人口的特点,并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对自己家乡的人口状况进行调查。
课件19张PPT。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13.71亿,占世界人口1/5以上。这意味着:
(1)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2)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
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
(3)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
赤道40多圈。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1953196419822010199014
1210 8
6
4
2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原因我国人口迅速增加 每分钟出生约36人,
每小时出生约2250人,
每天出生约4万,
近几年,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平均1200万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两个香港的人口数!我国人口增长快中国人口密度大观察对比两图,你能够发现什么问题?同样的人口增长率,人口基数越大,增长的人口越多。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资金积累困难。2.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压力增加。3.对生态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4.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5.就业形势严峻,由于人口整体素质较
低,结构性失业突出。6.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负担加重。7.流动人口增多,交通压力增加,也导致
社会治安问题日益严重。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
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基本内容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实行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控制人口数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千分之25.8降到2010年的千分之4.97,全国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的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还很多,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增长率下降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提高人口素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教育水平总体上比较低,人口素质比较差。目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经济,必须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过多的沉重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这一关键主要在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分布 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142744307122人口密度=人口/面积(注意单位的转换)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由沿海向
内地人口逐渐减少。西藏的学校 广东的学校 造成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原因:自然原因:人文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多,气候好,生产粮食多;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东部交通运输便利,工商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
西部交通不便,工商业欠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课堂小结 一个重要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最多的国家
一个现状: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
偏低;人口分布不平衡
一个严峻形势: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经济和社
会发展
一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四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