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7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课件(27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4 20: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课堂导入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大陆对台政策
时期 相关事件
三国


1662年
1684年
近代
1895年《马关条约》割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去流球
设置澎湖巡检司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康熙统一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大陆对台政策
国民党军败退
蒋介石撤离大陆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光复,回归祖国。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军败退台湾。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大陆对台政策
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大陆对台政策
“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大陆对台政策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
——邓小平
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变化
1958年到1979年对金门采取炮击政策。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开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左右。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变化
从1979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
1981年10月1日,即叶剑英提出的“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变化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变化
材料一:1990年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 成立。主要功能是接受“陆委会”委托,办理两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项事务。
材料二:1991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 在北京成立。根据章程其为社会团体法人,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变化
1992年10月底至12月初, 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举行会谈,会谈后又通过数次函电往来,最终形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精髓是求同存异。
一、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2.两岸关系的变化
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会辜振甫举行第一次会谈。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八项主张
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的内容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对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
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
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
2.两岸关系的变化
1995年1月,江泽民又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这成为了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八项主张
2.《反分裂国家法》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05年,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3.胡连会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胡连会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连战‘和平之旅’行程(2005年4—5月)”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习马会
材料一 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间长达70秒左右。
材料二 习近平致辞: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三 马英九致辞:巩固九二共识,维持现状。降低敌对状态,和平处理争端。扩大两岸交流,增进互利双赢。设置两岸热线,处理急要问题。两岸共同合作,致力振兴中华。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习马会
2.影响统一因素及对应措施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合作探究】
在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今天,还有哪些势力在阻碍我们的统一大业?
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2016年至今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从未承认“九二共识”。
(1)台独势力;(2)外国势力的干涉。
2.影响统一因素及对应措施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应对措施:
【谈一谈】作为中学生能为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1)践行祖国统一大业基本方针,坚决拥护祖国统一。
(2)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
三、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本课以海峡两岸的交往交流为主线,介绍了半个世纪以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因为两岸人民心连着心,血脉相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
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我们坚信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再 见